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77章:回长安是不可能回长安的

第277章:回长安是不可能回长安的

第277章:回长安是不可能回长安的 (第1/2页)

七日后。
  
  都里镇。
  
  这里是高丽最为重要的港口,都里镇作为当地的重要沿海区域在高丽的统治下发展。
  
  历史上张亮率水军横渡渤海,就是在都里镇登陆。
  
  唐朝中期,契丹攻占营州,切断辽东与幽州的陆路,唐朝与辽东两地的往来改由青州至都里镇的海路来实现。
  
  在后世,这里便是素有“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之说的旅顺口。
  
  海岸边,黎明的曙光悄然划破夜幕,给浩瀚的大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李承乾站在高处,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令人震撼的景象。
  
  数百艘大船整齐地排列在海面上,仿佛一片钢铁与木材铸就的森林。
  
  为首的旗舰,宛如一座巍峨的海上堡垒,高高耸立在船队前方。
  
  船身巨大而坚固,由厚实的橡木打造,每一块木板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打磨,紧密拼接在一起,抵御着海浪的冲击。
  
  船头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神兽,旗舰的桅杆高耸入云,数面巨大的旗帜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旗帜上绣着的金色龙纹与“李”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彰显着太子李承乾的尊贵身份。
  
  旗舰之后,一艘艘运兵船紧密相随。
  
  它们身形庞大,船舱宽敞,足以容纳大量的士兵。
  
  运兵船的甲板上,神武军的精锐将士们整齐排列。
  
  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整齐地站立着,仿佛等待出征的钢铁长城,
  
  只要李承乾一声令下,便能勇往直前,赴汤蹈火。
  
  阳光洒在铠甲上,反射出冰冷的光芒。士兵们的眼神坚定而锐利,透露出一股无畏的气势。
  
  在船队的两侧,是装载着各类物资的货船。
  
  这些货船的船身稍显宽阔,吃水较深,显然装载着沉重的货物。
  
  一艘艘货船紧密相连,绵延数里。有的货船装载着堆积如山的粮食,米袋、麦袋层层叠叠,这些粮食经过精心筛选与储存,将为大军的行程提供充足的补给。
  
  有的货船则装满了崭新的兵器,长枪、长刀、弓箭等在船舱中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件兵器都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征程。
  
  而那些承载着新式纺织机的船只,更是意义非凡。
  
  纺织机被妥善地安置在船舱内,用厚实的毡布包裹着,以防在航行中受到损坏。
  
  棉花如今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
  
  今年秋收,便是棉花大规模产出的时候,届时棉衣将会批量生产。
  
  目前大唐来说,纺织机主要是手摇纺车,脚踏纺车,斜织机,多综多蹑织机,束综提花机。
  
  这自然是站在当今时代的巅峰。
  
  然而李承乾制造的这些纺织机,是有着被称为后世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的‘珍妮纺织机’,现被称为辽东纺织机。
  
  手摇纺车每次只能纺1锭纱线,脚踏纺车有三锭和五锭等不同类型,以三锭脚踏纺车为例,其效率相比手摇纺车提高了两三倍。
  
  然而李承乾制造的纺织机,在经过不断升级改进后,虽说没有达到珍妮纺织机巅峰的80个纱锭,但已经有60个纱锭。
  
  这等于是手摇纺车效率的数十倍。
  
  跟多综多蹑织机,束综提花机主要用于织造复杂花纹和图案的织物不同,珍妮纺织机侧重于提高纺纱的产量和效率。
  
  在王朝时代,衣服可是硬通货,所谓丝绸之路,贸易也主要是在丝绸。
  
  对于普通底层的百姓来说,衣不蔽体,足上无鞋才是常态。
  
  一条裤子,一件衣服,甚至能够一代传一代,乃至于传承上百年。
  
  破衣烂裤,都能在典当行当出钱财来。
  
  棉花的大规模种植,纺织机的推广,李承乾自然是要逐渐的让大唐百姓更加富裕起来。
  
  这也是李承乾准回到大唐后,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说来有些好笑。
  
  当初李承乾攻入高丽境内时,依仗的心腹自然是大唐来的将士。
  
  然而这次返回大唐,这五万神武军精锐,有四万余乃是原高丽,新罗,百济之将士。
  
  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曾经攻打高丽时,对于汉人将士而言,他们的家在大唐,自然不存在背叛,忠诚度高。
  
  此次回大唐,李承乾面对的是李世民,天可汗的大唐皇帝。
  
  倘若跟李世民闹翻,这些曾经跟着过来辽东的将士,他们的家庭,父母妻儿,可都是住在长安,或是长安附近,保不齐在被攻心之下,容易闹出什么乱子来。
  
  而辽东地区的将士就不同了,回大唐后,对于辽东三国的将士而言,他们的父母妻儿都在辽东,自然是更加愿意为李承乾效死,也更难以背叛。
  
  人心是复杂的,李承乾从来不曾低估过。
  
  只有在最佳利益上,才是最为安全的方式。
  
  他可不想自己手下精锐被暗中说服,晚上睡觉的时候给他绑了。
  
  这样的事情,历史上都没少发生过。
  
  “父亲。”
  
  身侧,长子李象突然有些担忧的喊道。
  
  李承乾问道:“怎么了?”
  
  李象微微皱眉,说道:“父亲,孩儿忧虑您回长安后,恐将面临诸多凶险。这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有些人怕是不愿见您安然归来。”
  
  李承乾微微一笑,拍了拍李象的肩膀:“象儿,为父又岂会不知。然身为大唐太子,肩负江山社稷之重任,有些路,不得不走。”
  
  李象点了点头,又问道:“那父亲此番回长安,可有应对之策?”
  
  李承乾闻言,抬眼看向远方的海面上。
  
  码头上,搬运工人们紧张忙碌。
  
  一箱箱金银财宝被小心翼翼地抬上货船。
  
  这些财宝,是李承乾从三国贵族中搜罗而来,各中价值,难以估量。
  
  比之大唐国库都不逞多让。
  
  听起来有些夸张,然而大唐国库是大唐朝廷的,更多财富集中在世家手里。
  
  而这里的,是高丽,新罗,百济,三国国库,以及三国贵族的大半积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李承乾淡笑道。
  
  李象顺着父亲的目光望去,若有所思:“父亲,孩儿愿意随您一同回长安,为父亲分忧解难。”
  
  李承乾摇了摇头:“象儿,你不能跟我一起回去。辽东刚刚平定,局势尚不稳定,为父需要你留在这里,替我守护好这片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