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5 探花郎难入杏园 (第2/2页)
“张郎竟知某名?”
贺兰进明闻言后忍不住问了一句,旋即便意识到自己今天过来可是作为挑战者的身份,而非是干谒拜访,于是便又向张岱作揖道:“薄名不足挂齿,今受诸同年所托,欲与张协律略作君子之争。此举业之暇所作几题,恭请张协律赐教?”
说话间,他将一诗卷掏出,两手奉入张岱面前。
张岱见这贺兰进明以其旧卷作为较量之题,想是不以捷才著称,恐怕临场考验发挥不佳。
他作为监园使,其实是应该由他提出考核的形式和内容,但既然贺兰进明已经先作表态,他也不再纠结于此,当即便接过贺兰进明的诗卷翻看一番。
这贺兰进明所作律诗尤少,大部分都是古体乐府诗作,其中有《行路难》《古意》等旧题倒也颇为典雅、意蕴可观,可见能进士及第,也是有几分真本领的。
张岱在想了想之后,特意将贺兰进明几首水平最高的诗作摘抄出来,然后便又对其笑语道:“这《行路难》之题,恕我历事犹短,无所感触以应此题,便且以《古意》为题,试拟一篇,你意可否?”
贺兰进明还未及答话,旁边已有纨绔大笑道:“张郎年未弱冠,已是名满天下、奉宸御前,如此少年得志,安有行路艰难之叹!”
周遭围观群众们闻听此言后也都不由得大笑起来,笑声中则多多少少夹杂着几分羡慕。这张岱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如果还为了应景而强拟《行路难》之题,那可是真有无病呻吟之嫌了!
贺兰进明也连忙欠身道:“张郎少年俊士,天下皆知,某若强以失意之题刁难,胜之不武,弗胜为笑。但凭所思,直抒胸臆即可。”
听到这贺兰进明作答,张岱便开始沉吟构思起来,而贺兰进明那诗作则被好事者拿起来向着围观群众们大声诵读起来:“秦庭初指鹿,群盗满山东……”
《古意》通常是指的拟古诗题,抒发心意之作。在同题诗作中,尤以卢照邻《长安古意》诗作最佳,诗仙李白同样也有《古意》诗作,但相较卢照邻的诗作还是不够意蕴绵长。
张岱在思忖一番后,便也开始提笔写来: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这是宋代梅尧臣《古意》诗,这一类的拟古诗作素来不以文辞精巧著称,而以意蕴、气节取胜,毫无疑问梅尧臣这一首诗作志气满满,读来不只琅琅上口,更给人以百折不挠、雄壮不屈之势。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张郎当真好气魄,此诗雄壮不屈,正是我三秦子弟心意写照啊!”
随着张岱落笔写定这一首诗作,周围那些看客们也都纷纷吟诵起来。
这些纨绔们别管平日里是何行径,但却最是崇尚这种豪义壮节的气概,加上这一首诗用词直白,也并没有什么晦涩的典故,很快便以此为中心,在曲江周围传唱开来。
饶是贺兰进明自觉得张岱这一首诗作太过直朴、欠缺修饰,并不如自己的诗作那么典雅意长,但是见到群众争相吟咏传诵的场面,也是只能低头欠身道:“张郎诗作声雄气壮,在下确是略逊一筹,于此献丑,让张郎见笑了。”
张岱闻言后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又将视线转望向杜孟寅,但他还未及开口,杜孟寅已经连忙说道:“某并无诗作留备,敬请张协律赐题试酬。”
他见到贺兰进明这遭遇,担心自己先呈献诗作的话会被张岱后来绝杀,于是便打算换个形式。
张岱对此也并不挑剔,执笔手中笑语说道:“早间奉舆至此心有所感,略成章句,便且示于杜郎。”
一边说着,他一边信笔写来: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从今亿万岁,盛世纪春秋。
这一首《曲江侍宴应制》诗在王维一众诗作虽然水准不算最高,但是作为其艺术生涯后期之作,也充分体现出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读来那种皇家仪仗车马喧嚣、气派非凡的画面恍然就在眼前。
杜孟寅在看到这一篇诗作后,脸色当即便是一白,他低头皱眉,口中念诵有声,但却迟迟不能成句,就这么过了大半刻钟,才在周围渐起的哄笑声中红着脸对张岱说道:“在下并非奉舆侍臣,实在难能描摹胜景,能否有请张协律另赐别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