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那装榨菜的袋子,不能吃~ (第1/2页)
~
“这里就是街亭~”
“果真的地如其名~”
“一条街,尽头一口井,井上搭个亭。”
街亭,又叫街泉亭,俗名汉街城。
此地扼守在番须道的山谷咽喉之地。
来到此处方才知晓,这里实质上只不过是一处简陋的村镇,顶多有些围栏栅栏壕沟。
一条略显破败的道路横穿整个镇子。
这条破路的尽头,是一口由木头都已然腐朽的亭子遮盖的,水源旺盛的泉眼。
听当地人说,这口泉眼无论冬夏都会源源不断的出水,当地人称为龙泉。
“这里山高谷深,地势险要。”
林道环顾四周“而且南边因为有关陇道的存在,导致这里在非战时状态下,除了番人之外也很少有人通行,人口也是稀少。”
“没有商旅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钱。”
“没钱,当然建不了城。”
“也不对。”林道环绕着这座镇子走了一圈。
最终发现,在镇子外围的确是有一圈城桓的残余。
询问当地人之后得知,这里之前曾经是街泉县的县治所在。
可那已经是西汉武帝时期的故事了,三百多年前的往事。
后来此地改成了略阳县,县治也搬去了略阳。
至于这里的城墙,之前的确是有一圈土坯的。
可是多年来,在反反复复,没完没了的羌人叛乱之中,已经是被彻底拆毁。
因为没钱也就没有重修城墙,只能是用栅栏壕沟守备。
林道仰头看天。
望着天上诸多云团,他的心中若有所思。
“羌人~”
收回目光,林道又看向了大山。
羌人对中土的袭扰,可不是两晋时候才开始的。
实际上,早在两汉时期,羌人就不断的袭扰中土大地。
桓灵二帝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
东汉朝廷几乎年年都要对羌人动兵,军费都是多少亿的支出。
这街亭被当地人称为汉街城,乃是这羌人云集之地,少有的汉家聚集之所。
因此,每逢附近的羌人叛乱,总会有羌人跑来攻打。
次数多了,城也就毁了。
“马谡上山,想来是觉得这位于大道上的破街受不住曹魏精锐骑兵的冲击。”
“想着居高临下,先行废掉曹军骑兵的机动力,毕竟不能骑着马去攻山。”
“而且有大军在侧切断粮道的威胁,曹军也不敢直接冲走。”
打量了四周的环境,林道自己做出了一番推断。
至于究竟是否真的如此,等晚上吃过饭,去寻马谡聊聊。
问问他‘若丞相命你为主将,领一万兵马驻守此处,当如何应对曹军来袭?’
蜀军安营扎寨,砍伐树木,打水做饭。
诸葛丞相甚至还将本就不多的镇中百姓,都给送走远离战场。
吃过晚饭,诸葛丞相借走了笔记本电脑,打算带着姜维去看前世今生。
林道则是寻着了马谡,询问他若是为主将,此地当如何防备云云。
被诸葛丞相称为神物昆仑镜的笔记本电脑,可不是谁都能看的。
到如今,也就是丞相自己与赵云看过。
按照诸葛丞相的说辞,这就是泄露天机。
除非是林道这边修道之人,否则旁人看的多了必然折寿。
对于这个说法,林道自是嗤之以鼻。
真若是如此,那现代世界里谁还敢卖电脑~谁还敢拍电视剧~
马谡的回应,大致上也是差不多。
毕竟曹贼兵强马壮,这山谷大道上又无险可守。
“硬碰硬不是好办法,自当出奇谋。”
听完马谡的述说,林道沉默片刻之后,目光看着他说。
“山上没水。”
原本还踌躇满志的马谡,瞬间安静下来。
人能坚持几天不吃饭,可两三天不喝水就扛不住。
马谡蹙眉想了想“可派人下山取水。”
正所谓有山有谷必有河。
水往低处流,山里的水汇集起来,涌向位于低处的山谷,形成了一条条大小不一的河流。
“我若是魏将,见你大军主力驻扎山上,必定驱大军一拥而进,四面围困,断绝了下山取水的道路,将你困在山上。”
“到时候就不是你借助山势,压制魏军骑兵冲击,而是你得顶着弓弩箭雨冲出来抢水。”
沉默了片刻,马谡有些恼羞成怒。
“那你说怎么办,正面硬抗又打不过!”
“丞相的意思。”林道斟酌言语“是疲,是拖,是阻,是滞,而不是直接决战。”
“若是要决战,必然是如此时这般,丞相亲率主力而来。”
“想要阻挡魏军,也不是没有机会。”
林道伸手指向了帐篷外面的大山“首先你要借势。”
“借势?”
马谡面露疑惑之色“如何借势,借谁的势?”
“这附近,什么人最多?”
“当然是羌人~哦~~”
这边马谡顿时面露恍然之色。
羌人时常作乱,汉时作乱,曹魏的时候也作乱。
而且马超在这边很有影响力,若是派遣人手联络,想来是能拉来不少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