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问对 (第1/2页)
零州江畔,江水滔滔。
后世已经很是稀少且昂贵的刀鱼,裹上了面粉,扔进油锅里油炸。
手脚麻利的马秀英,熟练的处置着一条条的刀鱼。
不远处,坐在马扎上的林道,望向滚滚流淌的江水,侧首看向朱升。
“世人总说,黄河暴躁,动辄泛滥成灾,给沿岸百姓带去巨大的灾祸。”
“可长江这里的水患,其实比黄河要大的多,为何鲜少有人提及。”
这话问的,朱升陷入了沉思。
一番思绪,方才回应“当是长江过于狂暴,连发消息的机会都不给,全都吞没干净。”
工业时代之前,长江的水患,实实在在的比黄河更可怕。
现代世界里之所以那么安稳,全靠工业建设的各种水利设施。
至于现在,林道能做的也就是安排人手疏浚河道,修建河堤。
将身处于岸边易泛滥之地的百姓迁徙走,土地留作泄洪区。
“治河,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林道看向朱升“我想命你为河道督办。”
“全面负责全国各地大小河流的治理工作。”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长江黄河与淮水。”
这边朱升,心头思绪想了许多。
‘明王这是在点我?’
‘还是说,真的要重用我?’
‘我这个年纪只修河的话,以后还有机会入中枢吗?’
毕竟是读书人,心思多这很正常。
“明王有命,属下自当遵从!”
林道颔首,至此方才询问“你上的建言,详细说说吧。”
“是。”
朱升不敢怠慢,出言仔细解释。
“明王乃弥勒降世,仙器护体,仙法纵横。”
“这等神威,自当让更多的人知晓,传的越广越好。”
“红巾军上下,必然愈发忠诚。”
“元廷等处,则是兵无战心,将无战意。”
“此乃神威当显!”
有超越层级的实力,就得显示出来,沉重打击对手的信心与士气。
林道颔首“继续说。”
“如今元廷野战主力尽丧,撑起场面的是李察汗父子拉起来的地主武装。”
“可元廷,并不是没有能打的兵了。”
“大草原上,西域之地,乃至于遥远的各处汗国,都能源源不断的送来野战兵马。”
“若是等到李察汗父子整合了各路兵马,到时候又是免不了一场鏖战。”
朱升努力解释自己的进言“明王当趁着如今元廷虚弱,远处援军未至的时机,迅速北上光复河北之地,夺取大都,将元军都挡在长城之外。”
历史上他给老朱进言,是积蓄实力之后再打。
那是因为全国统一战耗费了太长时间,元廷源源不断的调集来物资兵马。
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建议老朱忍耐发育是正确的。
现如今的情况不同。
林道打仗太猛了,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席卷。
自当抓住时机以快打快,将战线推到长城一线。
自古以来,凭借长城就足以将胡虏们赶回草原上去。
没有了来自中土的人力物力与科技实力,回到草原上的胡虏,很快就会退化到用狼牙做箭头的程度。
这边林道并未表态,而是再度颔首示意。
“接着说。”
“是。”朱升缓了口气“明王。”
“如今天下各地群雄并起,且多以红巾为名。”
“明王身具弥勒,白莲,明教共主大义,当在如今各地群雄实力不强之时,将大义名分定下来。”
“如此一来,民心所向之下,可以加快一统天下的速度。”
历史上的元末红巾军起义,从黄河独眼石人出世,到徐达常遇春北伐,差不多耗费了二十年的时间。
这是一代人的时间。
元廷之外,各地像是张士诚,方国珍,陈友谅,明玉珍等人已经是逐渐形成了气候。
陈友谅这样的,甚至能够调动数十万大军。
各路义军很大一部分的实力,都消耗在了内斗上。
现在的话,红巾大起义方才开始没两年。
各地群雄实力不足,依旧都是打着红巾军的旗号。
林道身为红巾军共主,强行将名分定下来的话,以后征讨各地就占据了大义的名分。
万万不可小瞧了大义名分,的的确确是有用处。
对于朱升提出的这三条进言,林道心中自有思量。
会考虑,但是依旧会按照自己的既定步骤进行。
见着林道这边不再说话,早已经炸好了鱼的马秀英,端着盘子过来,放在了小桌上。
取来调料倒入碟中,摆放整齐。
伸手拿起一条炸鱼,蘸着调料咬着吃。
“味道不错。”
听闻赞许,马秀英也是露出了笑容。
身为时空穿越者,有一条福利就是,许多现代世界吃不上的山珍海味,异时空里多的是。
就像是此时吃的刀鱼,现代世界里哪怕是养殖的,也是价值不菲,野生的更是寻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