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请君入瓮 (第1/2页)
我们往往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姑娘。
当然,这句话的原话到底是胡适说的,还是詹姆斯说的,已经无法分辨。
依稀记得,在我50岁兼任教育部长的时候,遇到了一件趣事。
那时,有关于父亲的战争事迹,他个人是不想大动干戈做记录的,毕竟那些个叔伯们从功德林出来之后,或是自行撰写了回忆录,或是子女代写回忆录。
我当然知道,很多人想借此发一笔财。
算了,由他去吧。
但教材里,关于父亲那场发生在王屋山的战争,却有一页记录,甚至成为了不少邦联在初中阶段的校内考题。
我看过那一页记录,说实话,并没发现任何不妥的地方。
可那天日落,我照常准备收拾东西下班,一份特殊的投诉信被秘书急匆匆送来。
我翻开投诉信一看,顿时哭笑不得,信封内还有一张裁剪过的试卷,皱巴巴的。
上面有一道被红笔打了叉的填空题【抗战中期,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前,最艰难的一场会战-中条山会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答题卡上的答案是:第33师团长被俘虏。
旁边还有一行用红笔修正的正确答案:第33师团长被击毙。
我有些错愕,好像不记得有这么一号被俘虏的师团长啊。
翻开信封,上面的字迹颤颤巍巍却力透纸背,让我只看一眼就额头渗出汗水。
【那小鬼子师团长明明就是我们三连俘虏的,怎么就变成击毙了?我孙子没错!】
当时我就问秘书,送投诉信的人还在吗?
几分钟后,我见到了那名身穿旧式军装,被一个半大孩子用轮椅推进来的老兵。
胸前密密麻麻的勋章看得我头皮发麻,好几枚金色的【光复勋章】与【同盟军圣剑勋章】闪得我睁不开眼睛。
见到我的第一时间,老人竟然想站起来,还称呼我为【大公子】。
受之有愧,比起这些先烈来,当真是受之有愧。
我只能蹲在老人面前听他说话,毕竟这也是父亲一手带出来的老兵,能在这里安家,那是父亲带他们出来享福的。
如今邦联里面有39处大型庄园,负责这些老兵的衣食住行。
打了一辈子仗,享享福怎么了?
而里面至少有一半都是老光棍,这点父亲却从没与我解释过为什么。
老人看着我的眼睛,语气温柔:“眉宇间,有七分像他,真是怀念啊。”
可下一秒,老人却怒目道:“那日,我三连奉戴副总团长命令,趁着夜色冲入包围圈,将那个躲在山洞里的小鬼子逮了出来。”
“当时洞内黑烟弥漫,那小鬼子跪在地上准备切腹,老头子我飞起就是一脚踹在它狗头上,身后那老舍子介错人还想趁乱砍我,被我一枪放倒!”
“晕过去的小鬼子还有他那指挥刀被我们都带了出来,岳团长都确认过身份的。”
我有些疑惑:“那不可能没有记录啊,这可是俘虏一名师团长,怎么就没有报道呢?当时的报纸也写的是击毙。”
老人嘿嘿一笑,我竟然感觉他好像有些不好意思:“那不是晚上炊事班老赵做饭的时候没家伙什,便用了这家伙家传的宝刀炒菜那家伙一着急就叽里咕噜说个不停,最后不小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