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异乡见异客 (第2/2页)
姚国俊这才深吸一口气,眉锋倒竖:“姚国俊,关司令麾下25师师长!”
“诶,轨均,说了多少次,以后不要叫司令了!”关麟征眼眸低垂,有些许落寞之感。
沈复兴反应很快:“哎~这么多人呢,我为二位准备了接风宴,赶紧上车,有什么话,喝了酒再说!”
关麟征看了沈复兴一眼,默默跟在身后。
而姚国俊等到关麟征先动,才亦步亦趋跟在身后。
这一切,都被沈复兴看在眼里。
战时酒宴简陋,但沈复兴还是让人准备了几道法式菜肴款待。
毕竟以后用得着人家。
酒过三巡,似乎是气氛感染,关麟征竟然破天荒说了很多话,反正该听的,不该听的,廖耀湘与沈复兴都听了。
只不过,沈复兴可不信。
能借着酒精说出来的话,都特么是假的。
更何况,关麟征只是象征性喝了一口,根本就没醉。
他跟廖耀湘一样,每逢宴会只是礼貌性敬酒,完了就滴酒不沾。
第二天
沈复兴照常前往总督府,昨夜姚国俊喝了个酩酊大醉,令人意外,他与廖耀湘、关麟征可是浅尝辄止,酒宴结束还回到指挥部安排作战事宜。
但偏偏这大清早的,沈复兴穿过忙碌的人群,却在自己的办公室见到了关麟征。
“哟!雨东兄这么早!”
沈复兴放下手中的馒头,示意小满去泡两杯茶,就将大门关上。
关麟征笑了笑:“维安兄,人人都说你治军严明,以身作则,看来不假啊。”
对方语气与昨日可是大为不同,沈复兴没有猜错,这位一直以性格刚直树敌的家伙,昨天在演戏。
这是为什么?
“雨东兄今日用真面目示人,维安深感荣幸。”沈复兴打着哈哈,自顾自点起一支烟,对方还不抽烟。
关麟征这种人,是很难有朋友的。
杜聿明曾是25师的副师长,但与关麟征关系极为紧张,主动申请调离部队,甚至向军校申请“不愿回到关麟征麾下”。
郑洞国亦是如此,就连戴安澜,在彻底加入税警总团之后,也有一次与沈复兴的开诚布公。
那一日,海鸥很是感激沈复兴将他带离苦海。
关麟征御下极严,刚直暴烈、言辞刻薄,除了老乡,几乎都待不住。
尽管在这个时期,猛打猛冲战功卓越的关麟征还是许多黄埔学弟的偶像。
可真跟过他的,才知道各种苦头。
看着行为诡异的关麟征,沈复兴越想越是不对劲,这时候,小满端着茶进来,又递给沈复兴一封电报,是俞济时的。
来不及看,关麟征已经开口:“这次轨均带了我嫡系25师过来,虽然只有3000人,可都是百战精锐.”
“等等,3000人?不是2个团吗?25师万人规模,怎么会如此?”沈复兴差点跳起来,这尼玛他以为后面还有一车,看关麟征的意思,就这一车3000人了。
关麟征却没有正面回答:“维安兄勿忧,我既来,此3000人定能当2个团使用。”
沈复兴眼神不善,这家伙有些超脱他的认知了。
难道这些带着光环的抗日名将,都是如此?
关麟征似乎早就知道沈复兴会如此,他端起茶抿了一口,继续说道:“维安兄以为,我此来就为了让你帮我掩盖此事?看看你的电报吧,我若没有猜错,定然是俞司令的告状信。”
沈复兴打开电报一看,果然如此!
【张汉初克扣军粮,栽赃下属团长,25师万余战士不足3000,维安老弟万万不可交接】
果然是大舅子,有他在后方,自己差点就踩坑了。
此时,关麟征在沈复兴面前已经褪去光环,屡立战功又如何,谁又不是呢?
沈复兴没有说话,冷笑着放下电报,他倒要看看,关麟征会说出什么话来。
“果然如此,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不敢犯错,不敢打败仗,方因功坐上集团军司令宝座。他何应钦也好,陈诚也罢,一群酒囊饭袋,屡吃败仗,竟登如此高位,哼!”
关麟征强压怒火,他对这次被雪藏极为不满,但为了保张汉初,还是亲自来找沈复兴。
他看着好整以暇等他开口的沈复兴,突然说道:“维安兄,今日我,未尝不是明日你啊。”
“呵呵。”
沈复兴懒得答话,只是冷笑以对。
而关麟征似乎预料到了沈复兴的反应,他深吸一口气:“我知道三言两语无法说服于你,但今日,骄傲的关麟征也有几句话要与【民族双壁】沈复兴说。”
哦?
沈复兴歪着脑袋续上一支烟,他要听听这位抗日名将能说出什么话来。
“狡兔死,走狗烹!”关麟征眼神一变,语气陡然凝重:“这长沙大捷,与他薛岳有什么关系,换一支部队,未必就有长沙大捷。”
“如今国内战局暂时稳固,他薛岳就要告我叼状,卑劣小人罢了!”
沈复兴虽然收敛冷笑,但他也看到了此时国内的悲哀,任用嫡系,排除异己。
陈诚是,何应钦是,胡宗南是,薛岳也是!
正印了那句话:派系倾轧的破坏力,远甚于战场上的日军炮火。
不过,关麟征的提醒不无道理,有时候,你不招惹别人,人家也回来主动招惹你。
想到这里,沈复兴淡淡开口:“多谢,但25师的结果,要看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我能给你的保证就是,战后25师会归建。”
哎~
关麟征一声叹息道出了多少心酸,他知道自己这趟不一定会有什么结果,但临离开之前,他还是来了。
毕竟,自己识人不明,任用张汉初,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关麟征缓缓起身,看着沈复兴抱拳:“拜托维安兄了,祝你能比我走得更远。”
沈复兴起身送别关麟征,看着那个昔日意气奋发的集团军司令显得有些萧索,似乎这12月的天气,也变得有些寒冷了。
“河内之战如果败了,恐怕豫北也难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