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税警团的传统 (第1/2页)
“老王,给我再电李鹤年,问他到底要多久才能攻克第一道防线?”
保胜县,税警团临时指挥部,沈复兴看着地图与廖耀湘传来的电报,不断催促。
老王摇了摇头:“太急了,只是一天,是不是再给一些时间?”
“没有时间!内线来报,又有一支日军在防港城登陆,奔赴镇南关!”沈复兴指着地图上的河内:“谅山到河内只有90公里,如果一切顺利,3天!只要3天小鬼子的兵力就会翻倍!”
“我知道,但5月的雨季虽然刚过去,天放晴了几天,但道路一片泥泞,小鬼子的后勤不可能支持5-6万大军!”老王用专业的角度极力反驳!
“不!日军只要带足够的子弹就够了!”沈复兴突然眯起眼睛,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这难道?”老王瞪大了眼睛,似乎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是的,他们只要抢夺当地百姓的粮食就可以了。”说到这里,沈复兴神情有些萧索:“这次,怕是要血流成河了。”
“我明白了,那就让俍兵下山吧。”老王显得很是无奈。
与之前法军驻守红河河谷不同,这次有了小鬼子的参谋,保隆的军队直接将路全部破坏,部分路段还从山上炸开,形成人工的泥石流,直接冲毁路段。
现在,摆在李鹤年面前的情况便是如此。
高度足有4层楼高的山体泥石流滑坡直接将红河河谷拦腰斩断,而这一段的红河足有200米宽,水流相当湍急根本无法绕行。
“怎么办?”
李鹤年有些无语,看向还在帐篷里看书的许知远,摇了摇头,问向三团的参谋周化庆:“能不能过?”
“不行!试了好几次,混着泥水的黄浆士兵根本站不稳,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再次滑坡,只能绑着绳子几个几个过去。”周化庆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摇头回答。
“几个?这不是给小鬼子送菜吗?”李鹤年急了。
这次南下到底意味着什么?
别人特么的不清楚,他这做舅舅的怎么会不清楚?
谁都可以不拼命,他这个做舅舅的必须拼命。
这个时候,参谋急急忙忙跑来:“王参谋长急电!”
“让老王闭嘴,能不能别催了!周化庆,组织敢死队,集中全部冲锋枪,今晚跟我一起摸过去!”
李鹤年拼了,如果不能及时赶到河内,什么大展宏图,都是狗屁!
“不是,王参谋长说,今晚俍兵会从后面突袭,让三团先锋配合,别”参谋支支吾吾没敢说下去。
“别什么?”李鹤年有些烦躁。
“别掉链子.”
参谋说完,当场行了一个礼就向后跑去,生怕被牵连。
“狗日的,许久不见,老王你这是皮痒了?”李鹤年看了眼天色,想起了民国26年跟着外甥前往淞沪拼命的场景,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转身对不怎么服他的周化庆、李纪常、李高仑等人说道:“召集所有人,组织敢死队抽签,我只要300人,随我冲过去!”
周化庆无奈点头:“好的,此事我来安排。”
“不用!”李鹤年大手一挥:“许知远!”
正在看书的许参谋放下那本封页都卷边的旧书,封面赫然是《孙子兵法》,是老王借给他的。
“到!”
“传我命令,依照税警团老规矩组织敢死队!”李鹤年卯足力气,对着许知远说道:“父子同营者,子留!”
“兄弟同营者,弟留!”
“家中独子者,不参与敢死队!”
说完,李鹤年扬着头,一脸傲气地看向周化庆他们。
仿佛在说:
不知道了吧?还敢自称税警山地步兵精锐?
老子跟沈复兴在罗店跟鬼子拼命的时候,你们还在市区挨揍呢!
一时间,包括许知远在内所有人愣了。
传统?
什么时候的事情?
为什么他们不知道?
可当李鹤年说出这三句话的时候,就算是最骄傲的周化庆也震惊了。
李鹤年是谁?
沈复兴的舅舅,两人一起在罗店摸爬滚打起来的。
只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他才没有回到税警总团。
罗店又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真正的血肉磨坊!
几人终于动容,李纪常反应最快,站定向李鹤年敬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