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条顿骑士团最后的东征 (第1/2页)
12月15日上午8时
东线日寇第19旅团、第30旅团、第6旅团、第18旅团国琦支队,几乎每一支部队同时对当面之敌发起了进攻。
一时间炮火连天!
守军们只能苦苦忍受,除非日寇集结大规模重炮,或者阵地有危险,否则紫金山的重炮不轻易使用。
炮弹不够
在金陵守军全线挨揍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却出奇的诡异,那就是位于麒麟的牛头山阵地。
在紫金山上,48门瑞士生产的博福斯75毫米山炮,面前站着一个样貌俊朗的年轻日耳曼军官。
“都记住了吗?现在是8点,8点05准时开始炮击,8点10分准时结束!我们有5分钟时间,5分钟后就要靠他们自己了!”冯卢茨面色冷酷,仿佛在说今天早上的包子没有热透一般。
而在牛头山南北的出发阵地上,沈复兴与邱清泉掐着秒数着时间。
“刘团长,8点05分所有迫击炮齐射,8点08分准时发起进攻,8点10分所有迫击炮停止攻击,无论发生什么,都必须给我冲上去!”沈复兴的命令极为冷酷。
对于他们来说,只能通过时间管理,进行远距离步炮协同。
“冯施梅林少尉,还请你坐镇后方,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沈复兴对这位年轻的军官很是尊敬,名字带冯,就代表着他家祖上是容克贵族,也就是条顿骑士团后裔。
一战、二战,几乎都是他们这些容克贵族在战斗。
可这里面也分成两派,其中就有遵守旧教义,严格要求自己的条顿骑士团直系后裔。
冯施梅林就是其中一员!
“如你所愿,希望这次的进攻能够顺利。”冯施梅林虽然年轻,但军人家庭出生,加上父亲的骑士精神教育,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就与众不同。
理智,敏锐,聪慧,冷酷。
“沈将军,我需要提醒你”他的话说到一半,远处的麒麟已经陷入了一片火海,源源不断的炮弹落下,比刚才的防空火力更加恐怖。
冯施梅林却仿佛视而不见,他走上前几步,来到沈复兴身边继续开口:“我需要提醒你,步兵千万不要远离战车掩护范围,哪怕战车被击毁,也要快速交换,我没有时间教你们这些,很抱歉。”
说完,他就后退一步,双手在身前自然垂落交叉,静静地看着他的好友,冯卢茨的杰作。
沈复兴有些佩服这些家伙,从小进行军事教育,似乎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重新站起来。
而那些身后挥舞着白羽毛的法兰西士兵,怎么可能打得赢??
很快,时间来到了8点08分,远处的炮火还在蔓延。
48门火炮被分成4个批次,10秒一次的装填速度,它成为了不间断覆盖炮击的炮神!
战后,据第65联队的幸存士兵回忆:
当时我们已经做好了坚守一周的准备,为其他部队创造进攻与围歼支那军队的机会。
但我们遭到了至少10个炮兵团规模的连续炮击,成千上万的炮弹在阵地上落下。
不少战士甚至没来得及射击就被炸死在战壕中,实在是太可怕了。
这是小鬼子的士兵回忆,只是他不知道,这种75毫米博福斯山炮的理论射速其实是1分钟25发!
由于采用半自动曲柄锁闩设计,横楔滑动式炮闩的优势就是在炮弹装入后,炮闩自动关闭,发射后又自动开启。
不需要人工操作!
装炮,拉栓,一条龙服务最快只需要2秒多!
为什么10秒一次,只是因为熟练度与炮弹不足!
战车团冒着黑烟的超轻战车开始彪车,保养了一个多月的坦克兵们一点不吝啬油门,直接踩到底!
超过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让这些坦克成为攻城锤!
身后的士兵们狂奔着被拉开了十几米的距离,为什么没有极限步坦协同?
因为小鬼子有反坦克炮,只有先靠近阵地,再减速,才能完成目标。
南线的沈复兴率领税3团已经靠近了牛头山的外围阵地,而北面的教导一旅,却有些诡异的安静。
邱清泉咬着雪茄,脸上露出狞笑:“都特么给我上去,抵近再射击,所有迫击炮都给我准备好,瞄准一点给我轰击!”
“步炮协同,弹幕徐进,跟我在柏林陆军大学的课余作业差不多么,不难,不难!”
“传令!让一团长秦士铨给我直接杀进阵地,不许后退一步!”
“周振强旅长,辛苦你带一下二团,我怕小鬼子要跑!”
周振强嘴角抽了抽,这邱清泉太狂妄了,一来就直接接过了指挥权。
谁不知道他跟沈复兴在平安镇干得好事,这下让他小人得志了!
“是!”
有气无力的答应之后,周振强率领二团开始向日寇后方移动。
8点10分
轰——!
随着随后一发炮击的结束,地狱的交响乐终于停下。
小鬼子们在小队长与中队长们的呵斥下快速冲向阵地,只是当他们刚进入阵地,眼前的一幕就让他们震惊了。
漫山遍野的士兵已经冲到了跟前,他们脚下的土地甚至还燃烧着火焰!
“八嘎!不许退!给我上去!”
关键时刻,日寇精锐师团的作战本能被发挥到了极致。
负责南侧防御的第1大队下村福治大手一挥:“命令,第三中队组织敢死队,给我炸了那些战车!”
“第二中队立马组织反冲锋,务必将支那人赶出阵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