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武当旧事》 (第2/2页)
两人正说着,一阵低沉悠远的埙声忽然从林子深处传来。循声望去,只见眯鲁坐在一棵粗壮的桫椤树下,一只古朴的龙山埙在她灵活的手指间发出苍凉而悲壮的声音,它透着孤独和几分淡淡的抑郁,就像山间的溪流,穿过岩石缝隙,又像晚风拂过千年的古木,钻进耳朵里,瞬间勾起了包晓彤藏在心底的回忆。
一直安静听着埙声的郝小雨,这时轻轻拉了拉晓彤的衣袖,眼神里满是好奇,轻声问道:“晓彤姐,你是不是想起以前的事啦?能跟我们讲讲你在武当山练功的那些事儿吗?我一直特别好奇,在武当山上练武术、学东西,是不是像电视里演的那样特别有意思?”
包晓彤被埙声和郝小雨的话拉回思绪,嘴角泛起一抹温柔的笑意,感慨道:“可不是嘛,一听到这慢悠悠的声音,就想起在武当山的日子了。现在回头想,那段能安安静静跟着道长学东西的时光,真是格外难得,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温暖。”
“那快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事吧!”陈苗苗性子急,没等包晓彤说完就急忙追问,眼睛亮晶晶的,“是不是有特别难的武术动作,或者特别有意思的琴棋书画课?”
包晓彤被她的模样逗笑,轻轻点头:“那我就讲讲当时的日常吧。那时候我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和师兄们一起在武当山的练武场上跟着李玄清道长练武术,从最基础的扎马步、练拳脚开始,经常练得浑身是汗,却一点都不觉得累;到了下午,我们就去书房里学琴棋书画,道长会耐心地教我们弹琴、下棋、写字、画画,有时候还会跟我们讲道教的故事,那段日子充实又快乐,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珍贵。”
陈苗苗听得入了迷,等包晓彤说完,又忍不住分享起自己的经历,语气里满是好奇:“我之前也跟着家里人去过不少道教名山,像四川的青城山,山上的道观藏在树林里,特别清幽;还有江西的龙虎山,能看到道士表演符箓;葛仙山和陕西终南山的楼台观也去过,那些地方的道观都特别有韵味。可我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这些道教名山每年都要举办难度特别大的法事活动呢?又是诵经又是仪轨的,看起来特别复杂,到底是为了什么呀?”
她的话刚说完,林间的埙声又轻轻响了起来,和三人的对话交织在一起,在桫椤林里慢慢回荡。
包晓彤眼神里带着几分对道教文化的熟稔,缓缓解释道:“道教的这些活动,可不是凭空来的,就说咱们常听的祈福、斋醮这些仪式,其实是一点点吸收了民间的理念和风俗才慢慢成型的。你想啊,老百姓信山神、敬土地,道教就把这些融入进来;就连节气里的习俗,比如清明祭悼、冬至祈福,也被揉进了法事里。正因为有了这么丰富的名目,道士们才能在各种场合里施法布道:赶上国家有大典,就做场大斋醮,为天下安邦祝禧,要是遇上旱涝,还能设坛祈晴祷雨;到了老百姓家里,小到新房落成要镇宅安家,孩子受了惊吓要驱邪消灾,都能找到对应的法事,方方面面都能覆盖到。”
陈苗苗抱着胳膊,眉头轻轻蹙着,眼神里藏着几分疑惑,她总觉得“驱邪消灾”这些说法有点玄;郝小雨则是咬着下唇,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袖口,两人脸上都明晃晃带着将信将疑的神色,没立刻接话。
见两人没吭声,包晓彤便顺着话头,聊起了自己的经历:“之前武当山办过高功法事,那场面可隆重了,山上的道士们都穿着绣着云纹的法衣,香炉里的烟飘得满山都是。师姑唐云如当时就坐在法坛边的案前,抱着一把红木琵琶,弹了一曲《琵琶赋》。我那会儿满脑子都是练功夫,一开始还以为她弹完就要教我阴阳指的诀窍,结果她把琵琶轻轻放好,看着我说,‘想学好咱们这门功夫,先得听得懂音乐’。”
“为什么呀?”郝小雨立刻往前凑了凑,眼里的疑惑更重了,功夫是练拳脚、练指法,跟音乐怎么会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