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订单13亿美币!有了EUV还当孙子,那光刻机不是白造了? (第2/2页)
金南奇压下心中对天工科技的忌惮,脸上堆起热络的笑容,语气轻缓地说:“陈先生,多亏了星源科技的破晓A220光刻机,要不然,哪怕山星掌握了更先进的存储芯片工艺,也没法大规模量产。”
在破晓A220光刻机的第一批采购商中,华芯国际购入了两台,格罗方德同样采购了两台,山星与联华电子则各买了一台。
在他们眼里,破晓A220光刻机是足以吊打阿斯麦的跨时代产物。
可在陈延森看来,它不过是台初代设备,后续还有很多可提升、可优化的细节。
所以,卖出去也没什么可惜的。
一来能趁机压制阿斯麦的市场份额,二来还能让星源科技顺利坐上谈判桌,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分配权。
另一边,无论是金南奇,还是刚刚入场的湾积电代表杜元俊,个个面带笑意,无非是想从陈延森手里,获得优先供货权。
毕竟对半导体行业来说,每个制程节点在大规模普及之前,谁能第一个达成量产标准,谁就能抢占先机,赚到这一波的头份收益。
陈延森和金南奇聊了没几分钟,耳边突然传来梁劲松的提醒:“老板,李先生到了。”
听到这话,陈延森告罪一声,扔下金南奇,朝着迎宾区走去。
陈延森知道李青松会来。
原因是此次不仅有行业内的各大企业代表,灯塔国、英国、德国等还分别派了商务协会负责人参会。
李老板在知晓这件事后,二话不说,表示要亲自为星源科技站台。
陈延森刚走出没几步,就看见李青松从一辆红旗轿车上下来,身边还跟着一名助理。
“李先生!”
陈延森颔首示意,笑着问候道。
李青松微微点头,先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下现场的局势,之后才对陈延森叮嘱道:“开会的时候不用顾忌太多,我在这里给你撑着。”
“李先生,您是了解我的,我向来不怵这种场合。”
陈延森大大咧咧地回应道。
造出光刻机之前,只能装孙子;造出光刻机后,还要装孙子,那这光刻机不是白造了吗?
有技术,说话就得硬气!
“我相信你。”
李青松满意地笑了笑。
一个敢在金融领袖闭门会上,与赵滨海当面呛声的企业家,搁华国还真找不到第二个。
“李先生,里面请!”
陈延森侧身做出邀请的手势。
李青松应了一声,两人一前一后地走进了会议中心大厅。
在两人身后,助理和保镖紧随其后,形成一道醒目的人墙。
这一幕落在在场的一众企业代表眼中,立刻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金南奇站在原地,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心里暗自嘀咕道:陈延森在华国商界的地位还真是高啊,连李青松这样的大人物,都跑来为他站台撑腰,足以看出星源科技在华国半导体行业的地位有多稳固。
一进会议厅,海思、华芯、紫光等国产半导体行业的老总们便连忙起身招呼道:“李先生好!”
华芯国际的刘迅峰,双眼紧紧盯着陈延森和李青松,数秒之后,默默叹了一口气。
华芯与星源科技的确没法相提并论!
单从韩锦恒、李青松对陈延森的态度上,便能略知一二。
看着眼前这帮撑起中国半导体行业半壁江山的核心人物,李青松微微抬起手,声音温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不用客气,都坐吧。”
简单一句话,却让在场的国内企业代表们瞬间感到一阵暖意。
李青松平日里事务繁忙,极少在这类行业峰会上与企业代表过多寒暄,今天这番态度,明显是因为破晓A220光刻机的存在,连带着对整个国内半导体行业都多了几分重视。
陈延森跟在李青松身后,目光扫过会场。
国内企业代表们的眼神里满是期待,国外代表们则各有心思。
金南奇眉头微蹙,杜元俊面色凝重,保罗更是全程黑着一张脸。
李青松在贵宾席坐下后,对着陈延森轻声说道:“接下来的会议环节,你放手去做。”
陈延森点头应下,转身走向星源科技的席位。
路过华芯国际的席位时,刘迅峰正好抬头,两人目光短暂交汇。
刘迅峰连忙移开视线,端起桌上的水杯掩饰自己的失落。
海思的何波庭则主动朝着陈延森递了个眼神,带着几分示好。
她在心里暗暗思忖着,等峰会休息期间,一定要找机会和陈延森好好聊聊,争取能把20纳米制程麒麟处理器的代工订单敲定下来。
至于涉足芯片制造行业,海思和华为都没有想过,毕竟不是谁都能像森联资本一样,可以打穿半导体的核心模块,既可以设计芯片,又能够自主生产。
设计与制造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没过多久,主持人走上台,宣布峰会正式开始。
首先上台发言的是国际半导体协会的负责人,洋洋洒洒说了二十分钟,内容无非是围绕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展开。
台下的企业代表们反应各异。
所有人都明白,‘正餐’得等到下午那场小型交流会才会端上来。
与此同时。
在另一间会议大厅内,林南正在主持破晓A220的采购洽谈会。
售价7000万美币!
安装、校准与设施改造费,即“激活费”,大概在500万美币。
“全包式”的维护服务,一年大约需要600万美币。
比如远程监控与诊断,星源科技总部可以实时监控全球每一台破晓A220EUV光刻机的运行状态。
以及定期预防性维护、不限次数的现场工程师支援等,届时由星源科技的工程师定期上门进行保养和部件更换。
当然,采购方需支付技术人员的差旅费。
与阿斯麦相比,星源科技的要求并不过分。
不到十二点,林南就与湾积电、山星、英特尔、SK海力士、联华电子和美光科技等公司,累计签下了16台的供货合同,订单金额高达13亿美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