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1000亿美币的产年值?陈延森:那印钞厂的事? (第1/2页)
次日一早,陈延森刚到公司,就接到了陶静文打来的电话。
“星源科技庐州总部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孟先生打算下午到现场视察。”
陶静文没有多余铺垫,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
陈延森听后秒懂,立即问清了具体时间,简单寒暄几句后,便挂断了电话。
前后仅仅用了十个月,就在3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建起一座大型Fab工厂。
由此可见,孟远志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
毕竟庐州为此押了重注:80亿元的建厂补贴、120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和30万平方米的居住用地。
若是项目最终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收益与投资回报,孟远志免不了要挨批评。
这笔投资,堪称是一场豪赌!
事实上,作为星源科技的大老板,陈延森怎会不清楚一期工程的推进速度?
孟远志这趟视察,无非是想向上面证明,自己“赌”对了!
要知道,仅凭破晓A220EUV光刻机和烛龙G1051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这两项成果,足够为他带去丰厚的晋升资本。
而陈延森也正想与孟远志当面沟通一次,以便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土地资源。
有些关系和人脉,该用就得用!
一上午三个小时,陈延森一口气开完了五个项目的例行周会。
拼呗在八月的日均销售额维持在50亿华元,市值稳定在2090亿美币,稳居全球电商第一股,远超雅马逊,相当于3个eBay,或者5个亰东,亦或是13个唯品会。
值得注意的是,拼呗的欧洲站、澳洲站、北美站和南美站点,通过推行深度本地化的运营策略,只保留控股和核心管理权,把部分股权和收益作为筹码,与当地中枢司、品牌方进行交换,业务实现了高速增长,如今海外单日销售额已超10亿华元。
而远在淡马锡执掌Lazada的张一峰,也成功将东南亚电商业务的日销售额提升至1亿华元。
看上去不多,但相较于去年同期单日200万华元的成交额,增长幅度已然十分可观。
与雅马逊、eBay相比,拼呗更舍得让利。
因为在这个逐利的世界里,只要深谙“分蛋糕”的学问,往往能更容易打开局面、站稳脚跟。
……
……
八月末的午后,和半个月前相比,天气明显凉快了许多,阳光落在红旗L5的车窗上,没有了往日的燥热,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让人惬意的温煦感。
陈延森抬手看向腕表,刚好三点半。
不一会儿,三辆车组成的车队疾驰而至,抵达了位于高新区的星源科技总部。
这片偌大的建筑区域内,依旧能清晰听到“砰砰砰”的机器轰鸣声,四周还围着防护网。
在园区的西北角,此刻耸立着十几栋高低错落的大楼,其中既有研发实验室,也有晶圆加工区,例如扩散区、光刻区、刻蚀区、离子注入区、薄膜沉积区和化学机械抛光区等。
陈延森抬脚下车,站在入门处,抬头看了看。
随即收回目光,冲着孟云摆了摆手。
对方立刻会意,迈步走进施工区域,很快叫来了橙子建工的一名项目负责人。
尽管星源科技生产基地的建造任务,是由鑫城国际承建,但橙子建工也派了大量的工作人员加入,一来是学习,二来是监督。
要不然,难保不会有人在背地里搞偷工减料的小动作。
“老板!我是工程管理部的.”
姚传强戴着安全帽,身上穿一件白衬衫,上半身微微前倾,笑吟吟地上前招呼道。
可他的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陈延森给打断了:“姚传强,我记性没那么差,孟先生很快就到,等下你负责介绍一期工程的大致情况。”
姚传强一愣,心头一喜,连忙点头应下。
在他看来,橙子建工的中高层管理,少说也有上百人,自己只和大老板见过一面,对方却能记住自己的名字,令他激动不已。
“老板,外面天热,您和孟助理不如先去办公室待着,我在外面等着就好?”
姚传强斟酌着提议道。
陈延森看了看他被晒得黝黑的脸颊与脖颈,轻轻一笑,随后摇了摇头。
借助神识,他看到一辆黑色奥迪缓缓驶来,而坐在汽车后排的人,正是庐州中枢司的负责人——孟远志。
眨眼间的功夫,那辆黑色奥迪便稳稳停在了园区门口。
陶静文率先下车,从车后绕行半圈,继而为孟远志拉开车门。
许久未见,年逾五十的孟远志丝毫不显老态,仍然像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身深色夹克映衬出沉稳的气度,步履稳健地朝陈延森所在的方向走去。
两人还隔着十几米远的距离,孟远志就挤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望向陈延森的眼神里,透着毫不掩饰的满意。
他万万没想到,星源科技分明是一家Fab工厂,转头却造出了EUV光刻机和五轴数控机床。
投一笔钱,收获多项尖端科研成果,这买卖实在太划算了!
孟远志快步走近,一把握住陈延森的右手:“说实话,当初拍板给你80亿补贴时,我心里虽有底气,其实也捏着一把汗。
毕竟Fab工厂的投入大、周期长,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出效益。
可你倒好,不仅拿下了28纳米制程的生产工艺,还硬生生啃下了EUV光刻机和五轴数控机床这两块硬骨头!”
他是徽安省一哥,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也很正常。
陈延森笑着回应道:“恭喜孟先生赌赢了!”
“哈哈哈,我确实该感谢你,没有让我输,否则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看我的笑话。”
孟远志微微一叹,唏嘘说道。
赢了是赌神,输了是烂赌鬼。
绝大多数的人不怕赌,只是怕输而已。
“现在没人看笑话了,反倒是多了一群得了红眼病的人。”陈延森戏谑地打趣道。
这话说得孟远志极为高兴!
孟远志握着陈延森的手,力道又加重了几分,目光灼灼地扫过眼前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厂区,最终落回到陈延森脸上,语气带着感慨与期待:“之前总有人说,咱们内陆省份搞半导体没优势,比不上沿海的产业链配套,破晓A220EUV光刻机一出,谁还敢说这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