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待遇升级 (第1/2页)
自从亨利身上多了‘人傻、钱多’的标签后,他明显比以前受欢迎许多。特别是那些看谁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圈内大佬,遇到亨利时也多了几分笑容。
不管怎么说,电影是项风险很高的投资。虽说账目上的黑洞,与回款方式的复杂,让外人很难得知一部电影究竟是赚是赔。
但要是遇到像去年上映的电影《割喉岛(Cutthroat_Island)》,那种预算九千八百万釖,票房只有一千万釖的票房炸弹,直接把电影公司干倒闭也不是不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名单,总是来来去去,有时还凑不齐。
一个有能力分摊风险的投资人,就是值得拉拢的对象。假如这个投资人蠢到只知给钱,不懂拿钱,那就更好了。
作帐作到把卖座电影弄成亏损,可是好莱坞电影公司的传统艺能了。
时常被坑的华尔街投资人,最有发言权了。只是总有新人前仆后继地跳进来,一次又一次地验证了好莱坞的大坑有多深。
有时就连圈内人都逃不出这些电影公司的手掌心,被坑到连合约上谈妥的分红都拿不到。问就是一句亏钱了,哪来的分红。
像亨利这种背靠着史塔克影业与史塔克工业,看似圈内人,实则外行人的肥羊,怎么可能不受欢迎。
可以说只要亨利愿意,他每天晚上都能有派对或宴会可以参加。再进一步,每天晚上都有不一样的邂逅,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亨利当然不可能傻傻的照单全收,但也不是冷冰冰的完全拒绝。要是真像宅男一样,下了班就躲回家,信不信明天就收到托尼·史塔克的解雇通知书。
自己的主要任务可是盯着西岸呀,不是来史塔克影业搞技术的。托尼·史塔克的产业缺那丁点歪瓜劣枣了?
导弹打了就没了,想用要继续买。摄影机能天天摔?
亨利也没有刻意去靠近谁或迎合谁。他就只是按照自己的性情,选择接触的对象。反正现在邀请的人多了,选择权已经颠倒过来,在自己手上。
尽管大部分邀请者的想法,依然是那种‘找你是给你面子,不来就是不给面子’的高姿态。但要真不去,其实也不会有什么后果。
亨利以为自己在别人眼中是铁憨憨,他也努力扮演着一个只知道技术的书呆子人设。但可没人真敢这么看他呀。
索尼的教训在前,亨利·布朗全身而退。不管托尼·史塔克在这当中扮演什么角色,就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至于FBI找不到证据,证实索尼爆炸案和亨利·布朗有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要是做下一件事,那么容易留下把柄在别人手上,从而把自己送进监狱,这样的人岂不是没有接触的价值。
固然‘人傻、钱多’的标签是亨利近期大受欢迎的理由,但是索尼的损失也告诉别人,这家伙就是个不好惹的主。
跟他的老板,那个继承亿万家产的年轻人一样,又愣又扎手。
不过好莱坞试探性地伸出的橄榄枝,亨利收下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