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红楼帝业 > 第112章 大婚(下三)

第112章 大婚(下三)

第112章 大婚(下三) (第2/2页)

姜念微笑道:“这小丫鬟贴着门偷听,不妨我忽然开门,将她惊摔了。”
  
  元春闻言,抿嘴笑道:“她是喜鹊,素日就有点子淘气,大爷别见怪。”
  
  姜念听说这小丫鬟唤作“喜鹊”,眉梢微动,心下暗忖:“难道是晴雯?”
  
  前世有人推测,晴雯在跟随贾宝玉之前,待在贾母身边的时候,丫鬟名叫“喜鹊”,跟了贾宝玉后,才被贾宝玉改为“晴雯”这雅致名儿。推测的依据之一,是“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句诗。
  
  思及此,姜念便向元春问道:“这小丫鬟是何来历?”
  
  元春微怔,暗想:“这般洞房花烛之夜,他竟关切我的这个小丫鬟了。”
  
  她一时间倒也没多想,只当姜念随口关切,便坦然柔声道:“此番我出……出阁,陪来了四个丫鬟,她便是其一。她原是老太太跟前服侍的,老太太特将她赏与我,陪我出阁的。”
  
  姜念又进一步问道:“她可是府上家生子?抑或外头买来的?”
  
  元春愈觉诧异,暗想:“怎的这般细究?”
  
  她却仍柔声答道:“是赖嬷嬷家买的,因老太太见她生得伶俐标致,甚是喜爱,赖嬷嬷便孝敬了进来。”
  
  姜念点了点头,心下已了然:“这小丫鬟果然是晴雯!晴雯竟就这样来到了我身边,倒是比我当初得到香菱还要容易。”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呵,晴雯这般早就来了,可就不用多情公子贾宝玉牵念了。
  
  今夜乃良宵吉时,姜念虽因晴雯的到来而惊喜,还是将此事按下,转头对香菱吩咐道:“我与夫人要净口盥洗,进来伺候。”
  
  香菱忙应了声“是”,自去张罗。
  
  元春亦吩咐抱琴:“你也一同伺候。”
  
  抱琴亦恭敬应下,跟去张罗。
  
  喜鹊眨巴着眼睛,对元春问道:“姑娘,我呢?要不要进去伺候的?”
  
  姜念笑道:“你不用进来伺候,继续贴门上偷听吧。”
  
  喜鹊:“……”
  
  元春不禁掩嘴而笑。
  
  喜鹊终究还是跟着香菱、抱琴一起进洞房伺候了。
  
  在三个丫鬟的伺候下,姜念、元春先净了口,洗了脸。待要洗脚时,姜念忽执元春柔荑,笑道:“我与夫人一个盆里洗脚。”
  
  香菱低头偷笑,心中暗道:“大爷竟有这奇怪的喜好!”
  
  她的大爷偶尔会与她一块儿洗脚,而且,她还亲眼目睹过她的大爷与薛姑娘一块儿洗脚。
  
  元春忙低头,脸发热,自然不会推拒。
  
  于是,姜念、元春一起将脚放入了一个脚盆,香菱、抱琴都蹲在脚盆边伺候。
  
  姜念低头打量元春的玉足,见其白皙如玉,脚趾纤巧,心中暗道:“连脚都与宝钗相似!”
  
  盥洗毕,香菱、抱琴、喜鹊收拾了器具退出,反手将房门掩上。
  
  姜念携元春重新并肩坐在床沿,但见四柱雕着精致的花样,顶架上悬着红罗帐,大红锦被上绣着“囍”字图样。
  
  姜念掀开大红锦被,见褥单上端正正铺着一方素白帕子。元春瞥见,顿时惊得撇过头,似乎连颈间都泛起了胭脂色。
  
  二人心照不宣,此乃验贞的元帕。
  
  姜念见佳人含羞带怯,再难自持,展臂将软玉温香揽入怀中。
  
  元春嘤咛一声“大爷”,倒入红罗帐里。
  
  忽听她“啊呀”一声轻呼。
  
  姜念纳闷:“我还没开始呢,咋就叫了?”
  
  却见元春红着脸从身下摸出了一个红枣。
  
  姜念这才明白,原是撒帐时落下的吉祥果儿硌着了娇躯,也不知硌到哪里了……
  
  姜念笑道:“必是丫鬟们不仔细,撒帐的红枣漏了一颗在此。”
  
  元春轻“嗯”一声。
  
  姜念从元春手中接过那红枣把玩,笑道:“倒是好兆头,注定了咱俩要早生贵子的,只不知今夜能不能怀上?”
  
  话音方落,元春羞得去抢红枣:“休要浑说!”
  
  红枣没抢到,人却被姜念箍住了,又是一声嘤咛“大爷”。
  
  房内红烛“噼啪”爆出了并蒂灯花。
  
  窗外,不知哪来的野猫,“喵”地一声跃上了墙头,叫唤着春天。
  
  月光透过流云,在姜宅的青瓦上流淌。
  
  正是:
  
  “红绡帐底卧鸳鸯,玉枕纱橱度春宵。”
  
  ……
  
  ……
  
  翌日,东方才泛鱼肚白,元春虽身子骨酸软不适,却强撑着起身,要亲自伺候姜念更衣。
  
  姜念忙道:“夫人昨夜受累了,何须你伺候我的?”
  
  元春便去开了房门,领着两个丫鬟进来。
  
  元春对着一个挽着双鬟髻的丫鬟吩咐道:“金钏,你伺候大爷更衣梳洗。”
  
  又对另一个也挽着双鬟髻的丫鬟吩咐道:“玉钏,你来我这里。”
  
  香菱、抱琴、喜鹊三个丫鬟,昨夜都熬夜熬狠了,此时在补觉。
  
  姜念愣了一下,对元春问道:“这两个丫鬟唤作什么名儿?”
  
  元春微微一顿,暗忖:“大爷怎的对我这些丫鬟这般上心?”
  
  不待元春回应,正伺候姜念更衣的丫鬟,主动笑吟吟道:“回大爷话,我叫金钏。”又指了指伺候元春的丫鬟,“她叫玉钏,是我嫡亲的妹子。”
  
  声如黄莺出谷,脆生生的。
  
  姜念闻言心想:“原来抱琴、晴雯、金钏、玉钏都随着元春陪嫁过来了。”
  
  贾母大气啊!
  
  正说话间,忽听门外孟氏轻咳,只见她站在门槛边踌躇,见姜念望来,竟有些赧然:“大爷……全福妇人来查验元帕了……”
  
  按礼数,新妇的元帕,翌日清晨由婆婆或全福妇人查验,交予家族女性长辈收存。
  
  全福妇人指的是公婆健在、夫妻和睦、儿女双全的妇人,常参与婚仪。
  
  姜念家中并无全福妇人,孟氏、封氏及董良老婆都不算,董良老婆的公婆都不在了。此番大婚,是从外头请的全福妇人。
  
  元春登时羞红了脸,金钏忙低头,唯有玉钏懵懂,眨着大眼睛左看右看。
  
  姜念见元春羞得快要钻到地缝里去,笑着解围:“不必查验了,我已验看过了,由夫人自己收着罢。”
  
  这话一出,元春恨不得把脸埋进妆奁里。
  
  孟氏会意,“哎”地应了声,眼角堆出笑纹来。
  
  正是:
  
  “画眉笔底藏春色,元帕巾上染胭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