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眉头一皱,直接退到路胜身后!(求订阅) (第1/2页)
梦里不知身是客,醒来已是梦中人!
“好一场大梦!”
洪易从大梦轮回中醒来,心中的念头,好似风掣电驰般快速转动起来,几乎是在三五个呼吸间就明悟了己身,忍不住赞叹一声。
“真的是梦吗?”
一旁的牛钧,目光从手中《易经》之上移开,看向刚刚梦醒的洪易,悠悠问道。
他手中这本《易经》,便是洪易在梦境轮回中证道阳神之作。
牛钧对此经文的评价是不差!
不差!
却也没有好到什么地方。
更是远远无法跟现实世界洪易所著的《易经》相比,书中理念更是南辕北辙,找不到任何相似之处。
不过,正也正常,《易经》一书,乃是周文王参悟圣皇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后天六十四卦所做,是真正的继往开来之作。
牛钧截取的那段阳神宇宙时空岁月,可是没有冠军侯杨安这个穿越者存在,更没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之学说。
洪易拿头著作《易经》啊!
总不能让洪易先著出先天八卦,后天六十四卦,然后再写出《易经》吧?
这事情想想就知道不可能。
所以,梦境轮回世界里,洪易耗费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所著出的《易经》,跟真正的《易经》完全是两回事。
事实上。
梦境轮回世界中,洪易所著出的《易经》,莫说跟真正《易经》相提并论了,就连造化道人的《造化天经》,长生大帝的《长生经》,以及太上道的《太上经》都远远不如。
其层次也就跟梵子的《六道梵书》,玄天道尊的《玄天暗黑录》差不多。
否则他也不可能在起源之地游荡几万年,都未能引出彼岸之桥,造化道人,以及长生大帝了。
要知道,牛钧构建的梦中轮回世界,可是有一比一模拟阳神世界,甚至就连天意都有截取了一部分投入进入。
为的就是想看看,没有冠军侯杨安的情况下,洪易还能不能成为纪元之子。
结果显而易见。
没有冠军侯杨安的穿越,阳神世界的天道根本就不会开启黄金盛世,更不会大批量的催生出各种气运之子来,像是养蛊一样,养出一尊纪元之子。
“不是梦吗?”
面对牛钧似笑非笑的目光,洪易瞬间觉察到不对。
因为他震惊的发现,自己的神魂念头,强大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足足有四亿八千万枚,每一念头都好似一个完美小千世界般。
甚至他隐隐有种预感,一旦这四亿八千万枚念头组合在一起,便可凝成一枚,演化一方中千世界。
“这是阳神!”
洪易不可思议道。
他在梦中轮回世界就有成就阳神,并在这一境界修行了十万余年,对阳神境界的种种特征,种种力量,种种不思议神通,自然是了如指掌。
但是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仅是做了一场梦,神魂修为便如梦中一般,直接突破到了阳神境界。
这样的事情,简直打破了他的认知,让他三观认知都要颠覆。
“这怎么可能?”
洪易感受着神魂念头中传来的无量大法力,震惊到极致。
他的目光看向牛钧,脑海中四亿八千万枚大绽光明,欲要将眼前这尊神秘存在看个透彻。
可惜。
哪怕洪易有施展出了阳神大神通,依旧不能看透牛钧分毫,这让他惊骇莫名的同时,脑海中也不由浮现出两个字:彼岸!
除了传说中的彼岸之境。
洪易实在无法想象,还有什么样的境界强者,能在睡梦之中,让一个五劫鬼仙直接成就阳神,这样的手段简直是不可思议到极点。
一旦传出去,必然让整个天下震惊,疯魔。
“为什么不可能呢?”
“难道在你看来点化一个真仙,会比著出《易经》更难不成?”
牛钧无语的看了洪易一眼。
在西游世界,《易经》一书,虽然比不上圣皇伏羲的先天八卦,却也是人族的无上经文,在人族中的地位,犹在太上道德天尊所著的《道德经》之上。
若有人能领悟《易经》的稍许皮毛,便可飞升成仙。
若能稍微领悟其精义,玄仙境界可以说是手拿把攥,说不得还能窥得金仙之境。
真要有谁能将《易经》一书融会贯通,不敢说百分百能证道混元太乙,但保底一个金仙极致还是没问题的。
这可是西游人族压箱底的无上道经。
如今却被一个尚未成仙的小修士写出来,就问你离不离谱吧。
“这……”
洪易默然。
如果是在成就阳神之前,他还不觉得自己在鬼仙境界时著出易经有什么问题。
如今回过头来,再次翻阅自己先前著出的《易经》一书。
他脑海中只剩下了一个念头。
“这《易经》真的是我写出来的?”
虽然自古以来,就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说法。
但自己在鬼仙初期就写出阳神境界都写不出的无上经文,感悟出阳神境界都感悟不出的大道至理,这真的正常吗?
足以离谱的是,自己著出《易经》后,竟然连六劫鬼仙都突破不了。
这就不是一般的离谱了。
最关键的是,自己在梦中轮回世界,似乎并没有改变太多,依旧有沿着现实记忆的路线军中历练,参加科举,认真读书等。
结果著出的《易经》,跟现实世界著出的《易经》,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部不同典籍,并且没有丝毫的可比性。
“这是为什么呢?”
洪易不断对比着自己现实和梦境的两段人生,眉头紧紧皱成一团,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何会如此。
许久之后。
他深吸一口气,向牛钧恭敬一礼,求教道:“还请前辈解惑!”
牛钧摇头道:“你心中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
“这《易经》本就不是你著作而出,而是你们世界的天道假借你之手显化世间罢了。”
“至于说这《易经》的来源?”
牛钧说到这里,目光朝冠军侯府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幽幽道:“想来是来自于我这位倒霉的小老乡了。”
只能说杨安这家伙真不是一般倒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