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无声厮杀,中培分水岭

第三百六十二章 无声厮杀,中培分水岭

第三百六十二章 无声厮杀,中培分水岭 (第2/2页)

“不光我是走个过场,还有他,纯属就是凑数的,还有那位,单位就在陆指对面27军直属通讯团,估计今天能赶上回单位吃晚饭。”
  
  韩东芹抬手指了好几个。
  
  陈默一一转头看去,这些干部面带轻松的点头回应,只是笑容多少有些僵硬和不甘。
  
  他看了之后,明白刚才韩营长说走个过场的意思了。
  
  中培近四百人,也不全是阴险狡诈之辈,自然也有洒脱的类型。
  
  尽管这个洒脱,是不得以。
  
  昨天晚上他刚来的时候,就听警勤大队的周队长提过。
  
  此次中培人群,一部分是军校毕业的干部,一部分是志愿兵老炮提干。
  
  对比纸上谈兵,肯定是前者更有优势,毕竟读过几年军校,又在基层锻炼七八年,各方面能力,知识都不缺。
  
  可提干的人怎么整?
  
  他们去哪学习那么多理论知识?
  
  甚至有些学历都没到小学,想学习也学不进去啊。
  
  得知具体情况。
  
  陈默长叹了一口气,如果说刚才他还认为是师资力量不够,那么现在,他必须得承认,这次入学考核,本质上就是军队想要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开端。
  
  就跟国防生政策推行目的是一样的,野战军要发展,基层干部必须大换血。
  
  未来不是讲资历,讲军龄的时代了,要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讲学历,讲知识储备。
  
  这也是为什么国防生未来进入部队,会晋升那么快的原因。
  
  发展必须有这个阵痛期。
  
  这次中培就是一次分水岭,留下的人未来成就不会差,而离开的人,哪怕再优秀,也得陆陆续续转业。
  
  连能够参加中培的干部,都要陆续离开,其他那些普通点的,可想而知。
  
  相对比较,铁甲团已经算是世外桃源,很多政策对他们倾斜,暂时没有这种顾虑。
  
  到了校官这一步,职务和机遇就不提了,都不会太差。
  
  而战役能力,就是晋升高级军官的一切前提。
  
  志愿兵老炮转的干部,没有相应系统的学习,知道自己最终的结果也正常。
  
  中培,改革,发展,都是一场无声的厮杀。
  
  人走人留,谁也没办法,为了发展,为了开启机械化第三阶段改革,曾经多少老单位含泪解散。
  
  多少老同志,坚强半辈子的硬汉,看着番号被裁撤,哭得像个孩子一样无助。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啊。
  
  未来还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单位番号要成为历史。
  
  强军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无数人前仆后继的投入,淘汰一批又一批。
  
  最终留下的。
  
  就只剩走完强军之路的人或单位,不是这些人或者单位有多强悍。
  
  而是这个过程,有太多殇和泪铺就,硬生生托起这条路。
  
  。。。。。。。。。
  
  了解了韩营长几人的情况,陈默心里虽说不舒坦,但也没有唏嘘。
  
  因为他也踏上这条路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替别人惋惜,实在是需要惋惜的人太多。
  
  只能自己去争。
  
  陈默简单调整好情绪,坐在座位上安静的等着。
  
  第一批结束后,礼堂里的人不能跟第一批见面,第二批依旧是四人一组的点名出去。
  
  中午用餐,都不允许去食堂,全是陆指的干部推着餐车送进来。
  
  途中去厕所,都要打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时间倒是挺宽松,但不自由。
  
  不允许离开战役系大楼。
  
  陈默可能是来的太晚,一直到将近晚上,第四批开始时,他的名字才出现在名单最后一位。
  
  等了一整天,哪怕再忐忑这时候也没那种感觉了。
  
  陈默跟着队伍中其他三个干部,前往微机室。
  
  接下来没什么可说的,全力以赴。
  
  战役理论考核都是计算机自主生成题目,估计连校长都不清楚谁的题目都有哪些,这种考核也不存在小抄,作弊什么的。
  
  特么的,头一批大规模中培,抄谁啊,就算让作弊也不知道该怎么整。
  
  陈默按照小组分配,领取考试牌,填写考号,军官号,大概两分钟后,计算机题库生成统一试卷。
  
  起初,理论考核题挺简单,大多都是有关机械化。
  
  比如《大纵深战役理论是什么》,《大纵深指的是什么》以及《大纵深主要言论和思想》。
  
  这类题目别说军校生了,但凡参加过培训的人,只要不是一直在课堂上睡觉,都能答出来。
  
  类似的题目既然提到理论,那就没有严格的正确答案,学术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的满分回答。
  
  比如闪电战,有人解释是闪击,有人解释这种战术其根本目的,就是让敌人自己认为自己已经败了。
  
  大纵深讲的再好,很多时候,一个十里堡垒也比不上几百里烂路带来的效果更好。
  
  陈默是机要单位出身,最不缺的就是扯这些理论知识,只要不跑题,不瞎扯,难不住他的。
  
  前面题目简单,真算得上是纸上谈兵。
  
  但后面就涉及到具体实施方面,考验中培学员组织策划实施能力。
  
  比如,《请详细阐述后勤保障机制与战役区域内社会经济关系要素》。
  
  这些答案其实也简单,铁甲团上面一没有旅,二没有师,作为军部直属,很多问题推不到上级单位身上,就只能自己解决。
  
  解决的多了,有些现实性的难题自然会有心得。
  
  要素无非就是工业,交通,人口。
  
  工业决定战役补充能力。
  
  交通决定战役部署速度。
  
  人口决定战役潜力。
  
  再比如《我军由军改为集团军后,集团军指挥自动形式,请具体阐述。》
  
  这个稍微复杂一些。
  
  军级单位现有指挥自动化,都是围绕空天雷达对战场覆盖,结合主战师团,单位与单位间计算机联络,单位与上级单位间通讯机制流程,战术权限,电磁保障等三个主要内容。
  
  按照卫星,固定雷达,移动雷达,无人机,电子大队,侦察兵,逐渐层次下沉,形成有效闭环。
  
  说白了,就是指挥自动化,处在情报一指挥一反馈的阶段。
  
  这些考核的题目,如果让志愿兵老炮子转的干部,过来回答,确实难度非常大。
  
  陈默坐进微机室,他目光一直盯着屏幕,十指跳动的快速敲击键盘,噼里啪啦的动静非常狂暴。
  
  因为陆军战役考核,根本不存在选择题和填空题目。
  
  出现的题目,只要有思路必须尽快作答,一旦停下,很多想法就会中断。
  
  足足一个小时过去。
  
  微机室内第四批总共才过来五十多人,认真思考者有,看完题目黯然离场者也有,毕竟这不是比体能,也不是比射击。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苦熬下去顶多增添一些烦恼,其他的没什么作用。
  
  但没有谁像陈默这样,一直噼里啪啦的拍键盘。
  
  搞得周围一圈干部频频侧目。
  
  把不少人都看懵逼了。
  
  卧槽!
  
  你狗日的这是答题呢还是砸键盘?
  
  战役学理论难道不用思考?
  
  就连现场监考的陆指干部,都时不时跑到陈默跟前,看看他是不是答不上来,在那敲键盘耍着玩。
  
  说真的。
  
  战役理论考核,拼的不光是知识储备,还有体力,还有精力。
  
  陈默纯纯是占便宜的类型。
  
  同期学员中,大多都上了三十岁,拿三十多岁的人跟二十岁的人比精力,比体力,那不妥妥被碾压。
  
  两个小时后。
  
  外面天都黑了,微机室原本的五十多人,此刻还在坚持的仅剩二十多人。
  
  有人手拧着大腿,以疼痛感来提醒让自己精神集中,还有更狠的干部,口袋里装着锥子,时不时朝大腿上轻扎几下。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熬下去,并且通过,那以后就有未来可谈。
  
  熬不下去,中途离开,就是未来注定的失败者。
  
  三个小时过去。
  
  依旧在考试的只剩十几人。
  
  淘汰率相当恐怖,而且这还是第一项,不在人为淘汰的范围。
  
  只是有些学员明知不行,硬是在座位上熬了三个小时,经历各种心理斗争后才不甘心的离开。
  
  此时的陈默,已经进行到最后一道大题,关于实测试题。
  
  考验学员对指定战役军事建模能力。
  
  绕是陈默答题整个过程相对轻松,看到这种题目时,他也愣了一下。
  
  实测军事建模啊。
  
  这特么完全可以作为中培结业考核的内容了,拿到入学考核当中,有几人能过关?
  
  除非后台评分机制相对宽松。
  
  否则的话,如果大家试卷都一样,内容差不多的情况下,别说淘汰百分之七十,就是淘汰百分之九十都可以了。
  
  指挥实测题,也是最后一道大题。
  
  屏幕上生成一份电子地图,图形是一副省图,科目,高地战役。
  
  战役力量,红蓝双方主战师级对抗。
  
  问题:请回答电子军事地图中,你作为红军主战装甲师师长,遭遇敌军合围后,你的战役思路规划。
  
  这种题目陈默不陌生,典型的战役救援,首先分析己方处于守势,而后根据地图所示判断是城市防御战还是救援战,或者两者同时进行即可。
  
  确定战术方向,在分析战情条件,己方可以据守的地形地貌,部队调动效率,后勤效率等等。
  
  毕竟是纸上谈兵,又不是真的演习,只要学员能厘清基础条件。
  
  实施一系列包围,打援,反包围,反打援,围绕战术节奏博弈就行。
  
  就像老院长说的,纸上谈兵都不会不如趁早滚蛋,反正敌军只是模拟,又不会动,一切回答都在合理范畴内就没问题。
  
  。。。。。。。。。
  
  时间一点点过去。
  
  陈默还在战役楼微机室,噼里啪啦的疯狂打字,给自己挣分。
  
  王建勇则是站在宿舍楼底下。
  
  他眼巴巴看着从下午四点开始,第一批,第二批基础考核的学员成绩陆续公布。
  
  一个又一个,原本信心满满的中培干部,黯然的提着行李,没有来时的雄心壮志,没有清晨的高调喧闹。
  
  全都像是瞬间苍老了十几岁一般,登上警勤的车,送出陆指学院。
  
  中级干部在时代中厮杀落败的苍凉,也让大勇更加坚定不能转干部的决心。
  
  毕竟,这种场合他根本混不来。
  
  铁甲团那么多军校毕业生,未来厮杀只会更狠,他觉得,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当通讯员靠谱一些。
  
  直到晚上八点。
  
  中培近四百人,走了一百多,依旧没看到营长的身影。
  
  连王建勇都不禁产生了怀疑。
  
  不会连秀才都过不去吧?
  
  毕竟,这淘汰率太恐怖了,入学考核仅仅第一天,就有一百多人被淘汰。
  
  上个学比打仗都狠,他们蓝军营唯一的一颗独苗,跑过来入学。
  
  应该没问题吧大勇心里都没底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