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阶段落幕,铁甲团规划 (第2/2页)
他径直起身走到会议桌主位坐下,安静的等着。
狄惠堂不吭声。
现场其他人更没人敢吭声,一个普通人讲话,被几次三番的打断,都有怒气。
更恍论,从尸山血海的战场中,杀出来的总参副总。
他今天倒要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想要摘桃子。
十分钟后。
齐州军区的总指挥到了,看着会议室内,无一人吭声,他自觉找到一张凳子坐下。
十五分钟后。
奉天军区的总指挥到了。
又等了半个小时,没有人继续过来。
七大军区,就金城军区的庞海峰没到,毕竟,他们信息化辅战营已经训练了一段时间,算是起步了。
不是太觊觎铁甲团的人才。
连61师最早派过来蓝军营学习的那些战士,庞海峰都没再提,更何况是要人呢。
除了他,也就剩蓉城军区的总指挥没到,至于原因,那恐怕没人清楚。
但没来,就算是逃过一劫。
狄惠堂目光扫了一圈过来的四人,随即起身,虎目含煞,抬手“啪”的一声拍在会议桌上。
厉声道:“今天几位都挺闲啊,想干什么?”
“京都出一个铁甲团,刚做出点成绩,怎么?几位就惦记着给拆了?”
“有能耐自己去建!见一个拆一个,诸位好手段啊。”
“信息化实验我们走过多少弯路,不用我重复的给诸位讲了吧?”
“京都军区有能耐搞出一个铁甲团,你们有本事,就给老子造出一个金甲团,银甲团,只要有本事,老子所有的番号都给批。”
“现在是要干什么?”
“我陆军二百万之众,就选不出一个能扛起建营任务的干部?”
“谁说京都军区走的路就一定是对的,你们都是猪脑子,只会抄不会创新?”
“如果任何事情都是抄这么简单,这么多年,我们是怎么一步步过来的。”
“各位,想过没有?”
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
总部毕竟是要站在大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铁甲团不可能让拆。
一旦拆掉。
谁能保证,如今的实验成果究竟是遍地开花,还是销声匿迹?
形式严峻,试得起,输不起啊!
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几人,被骂了一通后,皆是沉默不语。
道理其实他们知道。
但新体系哪有那么容易,63军出一个就能带出一群,借鉴是最佳的办法。
也是唯一的捷径。
否则随便安排一个干部去瞎搞,闹笑话就不说了,很可能耽误时间。
跟其他军区拉开差距,这才是几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
羊城冯开疆,看着副总怒火稍稍下去了一些,他尝试着开口道:“狄总,我们不是要拆铁甲团,京都这边实验已经迈入成功阶段。”
“金城那边也在如火如荼的搞,我们羊城总不能一直没有头绪,狄总,我过来就是想让老傅匀给我几个铁甲团的干部,不用太多,连级的给我几个就行。”
“是啊狄总,京都目前已经很成功了,铁甲团不用拆,我们只需要一些骨干,能够搭建起框架就行,后面的问题,我们能解决。”
金陵郝成武紧接着提议。
其实大会上,这几个人也没过分,一个想借营长,一个想借干部。
都不在抱着拆蓝军营的念头了。
前面已经趟过雷,再趟一遍,那不是傻嘛。
只不过,站在傅宏毅的立场上,他不可能答应。
因为这借一个,那借十几个,算下来跟拆了没区别。
这俩人说的也有道理。
狄惠堂怒气消了一半。
人才啊,目前最缺的就是人才。
就在会议室内气氛有些焦灼时,傅宏毅看了眼陈默,示意他可以出来说几句。
毕竟。
就算总部手腕再强硬,面对几大军区只是报着借人的目的过来,总部也不可能一直干涉啊。
这时候,铁甲团站出来说话,正是时候。
恰好,陈默也有这个意思。
反正最近两年,蓝军营已经没可能发展了,不如给营里那么多干部,谋一个发展的出路。
注意到总指挥的目光。
陈默快速点点头,起身整理军装,大步走到会议桌跟前站定,立正,敬礼。
“首长!”
“铁甲团的干部可以给,首长,您只要点头,给我们一些时间,不需要太久,两三个月足矣。”
“我至少能培养出十几名合格的连级干部,外调其他军区协助。”
“你可有把握?”狄惠堂平静的注视着陈默。
“是,首长。”
“嗯,也好。”
狄惠堂点点头:“我听说了你以前搞过末位淘汰制,但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铁甲团因为这次演习,未来两年,甚至三年,我都不会让你们再有发展的机会,更不会有展现战斗力的机会。”
“这样,你还能培养?”
“报告首长,能!”
陈默挺了挺胸膛:“不光是培养信息化连级干部,趁着闲暇时间,铁甲团还可以培养更多技侦战士,扩充电子战能力。”
“这些都可以借调其他军区。”
眼下,正是表现自己的机会,陈默必然不会放弃啊。
能帮上面解决难题,同时,也能帮他自己日后,平步青云。
总比他当蓝军头子强。
“还有,首长,连级干部培养有些难度,不过太山那边的士官学院可以合理利用,让干部带人在那边学习,建营,每年都安排同志过去,增加技侦科目。”
“我相信,用不了三年,从士官学院就能走出一批又一批,专攻信息化的人才。”
“哎!”
狄惠堂听着面前的小家伙,不遗余力的推荐,连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可总部也没办法啊。
眼下,不可能再给铁甲团发展的机会,军区要的是整体平衡,而非单一的强大。
沉默半晌。
狄惠堂才开口道:“好,你的建议,总部采纳了。”
“士官学院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我记得当初这也是你极力举荐。”
“给我们这些老家伙一些时间,顶多三年,或者两年,铁甲团一定有发展的机会。”
这是一名副总的承诺,要比当初徐鸿说的更为靠谱。
陈默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你有什么要求,一并说了吧。”
狄惠堂平静道:“你们调防去塞外,部队上多有不适,你有要求尽管提。”
“是!”
陈默抬头想了想,佯装出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其实他对珠日河的发展,早就有想法了。
思索好一会,陈默才开口道:“首长,铁甲团要培养干部,兵力有些抽不开,珠日河地方又大,我想建一个团直属警卫大队,负责巡逻和执勤。”
“给,必须给,我给!!!”
羊城冯开疆听到就这么点要求,立马表态:“你只管培养干部,明天,我就给你调珠日河150人,组建警卫大队。”
“谢谢首长。”
陈默转身敬礼,尽可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而后继续道:“首长,珠日河营区贫寒,铁甲团人又多,需要建立足够的营房,提供住宿。”
“还有,营里士官多,家属从军问题比较严峻,我想建一批经济适用房,提供给士官和家人居住。”
“在营房周围建一个为兵服务中心,可以让家属开代销店,开饭店,来解决工作问题,这样营区建设的不枯燥,战士也有更多娱乐的地方。”
“如果家属过多,可以让他们在附近城镇饲养牛羊,由团里定期收购,补贴家用。”
“可以,我会通知工程部,尽快出设计图,尽快落实。”
傅宏毅点头道。
毕竟,陈默是站在兵的立场上,还要帮助全军培养干部,这么点要求,没道理拒绝啊。
“还有嘛?”狄惠堂怒气已经全消了。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真的做好扎根塞外的准备,并且都开始做规划。
这让总部也能安心一些。
“有!”
陈默继续道:“珠日河是大草原,但那边草的质量不行,枯萎的太早了。”
“能不能让农科院研究一些韧性强,扎根深,生命力顽强的草种,给我们。”
“来年开春,战士们可以自己去撒种子,看着自己种的青草长势茂盛,这样也算一种成就。”
“还能改善塞外多风沙的气候。”
听着陈默一个个条件说出来,在场的老头子皆是脸色臊红。
他们说的要求,是硬性要求,是想让陈默自己要点东西作为他努力这许久,还要被藏拙的补偿。
哪知道,说到底,就要了一个警卫大队,一些草籽,还有营房建设。
这算什么要求?
狄惠堂起身走到陈默跟前,伸手帮他整了整衣领。
“还有嘛?”
“报告,没有了。”陈默微微摇头,这确实是他的全部规划了。
“好,我代表总参,全部答应。”
“孩子,再给国家几年的时间,会有你用武之地的。”
“最近几年,就辛苦你们了。”
“是,首长。”
陈默抬手敬礼。
狄惠堂点点头,随即大步流星的离开,走出了会议室。
。。。。。。。。。。
。。。。。。。。。。
ps:老规矩,高潮不拖沓,这一章写了六千多字,总算是把这段剧情结束了。
后续会进入偏日常,我看评论区有大佬问,会不会跳过这个藏拙的几年,答案是不会跳。
因为女主还要来,前面已经写了过来的背景,还有陈默要中培,营区要建设,会偏日常但不会大幅度跨越。
最后就是,吹了那么长时间的金城示范营,也会来,不过他们的进场会非常狼狈,嘿嘿!
再次感谢所有读者大佬的一路支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