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汉兴十二剑!(6K,求月票!) (第2/2页)
但相比董卓,刘辩只能表示,皇甫嵩这个激进派还是太保守了!
你皇甫嵩再激进,和敢一把火烧了雒阳城,还掘了大汉历代帝王陵墓盗取里面财宝的董卓比,也配称激进?
当然,这不过是玩笑话。
皇甫嵩的用兵更偏向煌煌正道,更擅长的是正面作战,也的确会顾及到山上的老弱妇孺不好施展许多手段。
但董卓没有那么多束缚,也没有太高的道德底线,不会顾及山上黑山贼家眷的那些老弱妇孺,什么阴毒的手段都不介意使上。
从贼的老弱妇孺,也是贼!
凭什么他们享受了家里作为贼人的丈夫、兄弟、儿子为他们劫掠来的利益,却可以不承受那份作为罪责?
这不是小偷小摸的窃贼,而是叛国劫掠百姓的叛贼!
刘辩不是没有给黑山贼从良的机会,宣布了对昔日加入黄巾军的百姓既往不咎,只要安心回到籍贯所在地,重新在户籍上登记造册便赦免罪行。
如果没有田地,官府还会发放足以养活这一户人的土地,甚至为了鼓励流民归乡,朝廷还会负责路途的饮食并给予归乡后半年赋税的免除。
这件事在冀州、幽州、青州和豫州等受黄巾军荼毒较严重地区都得到了很好地落实。
但既然贼人不愿意从良,那也怪不得刘辩残忍。
甚至于若不是放火烧山实现不了烧掉整个太行山脉的目的,刘辩宁可一把火连人带山烧干净了事。
对黑山贼的残忍,何尝不是对冀、并、三河百姓的仁慈呢?
硬生生拖着,为了号称的“百万人”,而伤害剩余四千九百万大汉子民的利益?
若是刘辩有两全其美的手段,他自然不介意使用,但很可惜没有,他也不会受到电车难题的绑架。
作为大汉这辆金根车的驾驶员,他会毫不犹豫选择驾驶着这辆金根车,用车轮狠狠碾过那所谓的“百万人”的尸体。
“末将领命!”董卓咧嘴一笑,抱拳应诺,还得意地朝皇甫嵩挤眉弄眼嘚瑟了一阵。
倒不是两人不和,而是作为武将,皇甫嵩和董卓早就在雒阳待腻了,但又没有战事,幽州那头的事情天子也没有让他们插手,实在是闲得慌。
因此董卓这种炫耀,大概类似于两个想要新玩具的小孩,但新玩具只有一个,其中一个小孩得到了新玩具,和作为朋友的另一个小孩炫耀。
皇甫嵩白了董卓一眼,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哼,但那一声冷哼却是暴露了心中羡慕。
“董仲颖,你也莫要得意忘形。”刘辩语气转冷,带着几分警告之意,道,“先前让阿望传的话,绝非戏言。此事若办砸了,朕定扣你食邑!”
天子话语虽含威吓,殿中众人却眼观鼻鼻观心,全然不觉得天子严苛。
天子交办之事若办不好,罢官夺职都是轻的。
扣点食邑,如同小儿犯错打手心,象征性惩罚罢了,算得什么?
相比之下瞧瞧张延,都闹到了要问斩的地步!
“臣定然不会辜负国家的期许!”董卓忙躬身,面上惶恐未褪尽就图穷匕见,露出一抹狡黠的笑意,道,“只是……嘿嘿,臣想讨要些将军作为助力帮衬一二。”
“中军之中将军级将领你是别想了,奉先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把骁骑营训练好。”刘辩自然猜得到董卓是想要谁,别人都可以不要,但这厮必然会讨要吕布作为助力。
不过刘辩虽然断了董卓讨要吕布的希望,却也不会不给他其他支持。
刘辩摆了摆手,示意内侍上前,两名小黄门一人手捧一柄精光内敛的八面汉剑,一人持一杆象征生杀大权的节钺。
刘辩指向那杆节钺,道:“朕授你假节钺,督并州、冀州各郡守,助你平定黑山贼!”
随即目光转向正侍立在侧的许褚,道:“此外,朕的右武卫将军,此番随你出征!”
刘辩准备将许褚派出去转悠一遭,典韦已封亭侯,许褚尚且还是关内侯。
虽说刘辩也不是不能找个机会以许褚尽心尽职为由,为许褚晋爵为亭侯,但将典韦、许褚这等猛将永远缚于身侧,也是对他们才能的一种埋没,总要给他们沙场扬名的机会。
董卓微微一怔,旋即不由大喜。
右武卫将军是许褚,许褚的勇力,虽然没有正式领兵征战,但平日里角抵时,许褚的巨力可是让董卓深为叹服。
至于领兵能力,能统领右武卫营一万名军士,足证其才。
待董卓领命,刘辩才示意小黄门将那柄八面汉剑递与卢植,令众臣相互传递观赏。
只见剑格处嵌错金银纹饰,古朴华贵。
卢植缓缓抽出剑身,一声清越的剑鸣随之响起,嗡嗡余韵回荡,长久不息。
皇甫嵩和董卓作为武将自然是识剑之人,仅凭这清越绵长的剑鸣声,便约莫猜测这柄剑是“百炼”之剑,而剑身清晰可见的规律性折叠锻打纹路更是佐证了这件事。
实际上后汉已经有一套成熟完备的冶炼体系以及工艺标准了,有三十炼、五十炼和百炼的工艺标准。
兵器的剑身上都有写着某年某月某日造某炼兵器,比如“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大刀”就是一柄三十炼级别的环首刀。
剑身近格处,还有以阴刻填金工艺书写的小篆体“汉兴”二字,正在从窗外射入的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刘辩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笑容,道:“此剑……乃是朕年初之时仿效太上皇所铸‘中兴四剑’,以一纪之数,令尚方令柴玉督造‘汉兴十二剑’,赐予汉兴元年起,助朕兴汉之功勋卓著者!”
饶是以卢植向来淡泊名利的心性,此刻也不由为之动容,这柄剑的意义显然非同凡响,这是足以传家的宝物啊!
甚至于,拥有了这柄剑,就是家族与国同休的政治许诺!
即便是几百年后大汉亡了,这柄剑也会成为他们的家族提供政治声望,这柄剑便是他们家族的政治口碑!
“国……国家……”董卓嘴唇微抿,喉头滚动,艰难地咽了口唾沫,目光死死黏在了这柄汉兴剑上,哪怕剑已传到下方中军校尉手中,道,“此剑……是赐予臣的吗?”
刘辩嗤笑一声,指着董卓揶揄道:“你董仲颖倒是想得美!”
董卓被天子嗤笑,也不恼,既然不是现下赐予他这柄汉兴剑,那么天子此刻便将这柄剑抬出来的目的显而易见,那就是要激励他!
不,天子要激励整个大汉所有的文武官员!
与国同休的诱惑啊!
董卓猛地起身,面色肃然,向刘辩抱拳,声音沉凝有力,道:“臣若荡平黑山贼,可得赐此剑乎?!”
“可。”
刘辩的回答简洁至极,却让董卓眼中迸出狂喜的光芒。
“国家!”皇甫嵩一双虎目中投射出噬人的眸光,就像一头蛰伏的猛虎突然张开了那张满是血腥味的嘴,露出了口中锋利的獠牙,道,“臣欲得此剑,需立何等功绩?!”
而随着皇甫嵩的发问,殿内的一干重臣以及中军将校们也看向了天子,投来了渴望的目光。
刘辩微微一笑,气定神闲道:“朕说了,‘汉兴’十二剑赐予汉兴元年起,助朕兴汉之功勋卓著者,至于何谓功勋卓著。”
刘辩的话语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笑道:“尔等自行领会便是。”
其实以卢植和皇甫嵩的身份,必然会得到一柄汉兴剑的,但有些许诺不能提前给。
提前许诺了,他们就会觉得那是他们应得的。
只不过刘辩将封赏的范围,定为了汉兴元年之后功勋卓著之人。
而汉兴元年以前,卢植、皇甫嵩身上的功绩都不会纳入汉兴剑授予的功劳计量之中,让他们觉得自己未必会被赐予汉兴剑,同时也是在激励朝堂和地方上的后起之秀们。
你们的起跑线都是一致的,谁功勋卓著立下大功,谁就能获赐汉兴剑。
卷吧,都给朕卷起来!
积极为兴汉立下功劳,朕就会不吝赏赐!
至于怎么样算功勋卓著呢?
自然是由刘辩这位裁判说了算!
改革并整顿中军,如何算不得一场能够赐予卢植和皇甫嵩汉兴剑的大功呢?
至于十二剑的数量太少?
谁说只能有汉兴十二剑?
拱卫天子的天罡三十六剑和地煞七十二剑呢?
哪怕这一百二十柄剑都发完了,他还有汉兴宫二十八将,再建个凌烟阁,设置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再不济还有配享太庙的功臣名单。
刘辩觉得哪怕自己活到八十岁,这些名号也未必能全部封赏完。
(6010字)
——
PS:呱,今天周五了,准备去吃烧烤!!!
所以心情特别好,再加个2000字的小更。
求读者老爷们看在作者加更2000字的份上,多砸点月票吧!
PPS:24号,也就是下周二要上一个流量还不错的推荐,准备屯稿上推当天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