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而人满…当死! (第1/2页)
“殿下,酷暑难耐,妾特来送一盏冰镇酸梅汤,为殿下及诸位家臣祛祛暑气。”
一袭浅粉色宫裙的刘清莲步轻移,身姿婀娜地踏入偏殿,朱唇轻启,声音温婉动人,眉眼含笑,眸光流转间尽显柔媚。
“涟漪有心了。”刘辩微微颔首,回以一抹温和的笑容。
刘清得了太子准允,玉手轻抬,身后几名提着食盒的宫女分发起了冰镇酸梅汤。
醷者,梅浆也。
这便是酸梅汤最早的雏形,一种纯粹的梅汁饮品。
而《神农本草经》中,则记载以乌梅、甘草、桂花和糖等为主要原料烹调,刘清常随何皇后研习着做些小零嘴,以博取太子宠爱。
刘辩端起被冻的冰凉的瓷碗,轻轻握住碗沿,轻抿了一口这深红偏黑色的冰镇酸梅汤,喉结微微滚动,冰凉酸甜的口感入喉,顿时口中生津,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丝惬意的神情。
而一众太子府家臣则是纷纷跪坐着行礼,向刘清这位太子孺子谢恩,低首垂目避免自己直视刘清。
一来是碍于礼法,寻常人家令妻室出来拜见客人,乃是如同登堂拜母一般对客人表示亲近和尊重,客人直视亦无妨,但若是在皇家,直视太子后妃便是无礼。
虽然太子性情豁达宽和绝不会在意这些小事,但为臣者自当恪守礼法。
二来……这位太子孺子,他们中的部分人是在永安宫外见过的,袁本初的继妻,如今换了一种身份再见,也担心让这位太子孺子心生尴尬,引起莫名的敌意。
枕边风历来是最难防的,纵然是孝文、孝武也难以例外,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众人始终低首垂目。
在外人面前刘辩就美色这方面还是保持着一份正经,虽有与刘清调笑一番的心思,却压抑了这份想法,加之他也注意到了众人的拘谨,便索性让她退下了。
而且,随着贾诩的到来,刘辩原本稍稍有些愉悦起来的心情又一次变得烦躁。
“果真如此吗?”
刘辩低垂着眼眸,微微叹了口气,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
面前的贾诩却也沉默着没有作答,神色凝重,而刘辩也明白,贾诩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说笑。
偏殿中的一众太子府家臣看着太子和贾诩这诡异的氛围,也都意识到了似乎是有什么令太子不悦的消息传来,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放下了手中的冰镇酸梅汤,看向了太子。
他们都能感觉到此刻的太子正在用理智压抑着名为愤怒的情绪,但这就像是一堆泼上了火油的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子便是冲天烈焰升腾而起。
“呵。”刘辩自嘲般地轻笑了一声,虽面带笑容,面色却格外冷峻,道,“文和自然是再三确认无误才会上报的,孤这话问的太多余了。”
为什么刘辩中意贾诩来担任这个绣衣御史?
不单单是因为贾诩心思缜密,又深谙人心,最为重要的是贾诩的危机意识。
就像是军中夜间的岗哨,往往会安排一些胆怯之人值守,因为他们怕死,所以才不敢违背军法偷偷打盹睡岗,更担心有敌军来犯丢了性命,他们比那些胆大的军士更善于觉察到危险的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