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一百一十六章:孤,太子,天策上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第一百一十六章:孤,太子,天策上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第一百一十六章:孤,太子,天策上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第1/2页)

不是,封赏我这个太子?
  
  饶是刘辩觉得这个时代已然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到震撼的事情了,由杨赐提起的这项提议也不免让他再一次被震撼到了。
  
  这般提议,是否太过荒谬?
  
  刘辩微微蹙眉,双唇紧抿,目光缓缓扫过朝堂,只见百官们或交头接耳,或面露惊愕,显然百官亦觉荒谬。
  
  故而,即便众人皆觉荒谬,却无一人站出质疑与反对。
  
  但关键在于,提出这项提议的人,乃是太尉杨赐,既然是君子,又是智者,断然不至于为了谄媚太子而提出这种听上去完全没有经过大脑的提议。
  
  一时间所有人都产生了自我怀疑,因此即便所有人都觉得荒谬,但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质疑和反对。
  
  杨赐见太子投来问询的目光,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意,示意太子安心,旋即俯身奏道:“老臣以为,天子可加封太子为‘无上将军’,都督中外军,并赐予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一如酂文终侯故事!”
  
  闻言,刘辩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顿时恍然大悟。
  
  提起权臣套装,他自然便能明白杨赐的用意了。
  
  当下,他虽为监国太子,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已然拥有了都督中外军的权力,然而这项权力原本并非太子所固有,而是加赐的临时权力。
  
  杨赐欲助他将此权力由临时转为永久,那么仅仅一个太子的身份犹显不足,于是他便回忆起去岁太子掌权之前,天子曾向他请教过的问题。
  
  杨赐是天子的老师,天子历来也对杨赐颇为信任,常常问策于他,曾向他透露,欲将北军五校打散后重编扩建,以西园为营地,称“西园八校”。
  
  这本不足为奇,最令杨赐称奇的是,天子竟然打算自封“无上将军”,不仅要直接成为西园八校统帅,更欲成为天下武将之首,连大司马与大将军之职皆位列“无上将军”之下。
  
  乍一听,这个昏君又整了出什么荒唐的幺蛾子,但静下心来细细思之,却发现天子此举竟是奇谋妙计,除了八校尉的人选到最后还得从世家豪门之中选拔这个事实外。
  
  在杨赐看来,天子并无合适的领兵校尉人选,故而最后校尉的人选还是会落入世家豪门手中,届时领兵之权仍旧被世家豪门所瓜分。
  
  但这个“无上将军”若是太子呢?
  
  想到此处,杨赐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如此一来,此计便具可行性!
  
  太子麾下有着一众甘愿为之效死的能征善战之将,如此领兵校尉的人选便可绕开了世家豪门,领兵之权亦能真正掌握在太子手中,岂非奇谋妙计?
  
  至于剑履上殿和入朝不趋的特权,则是太祖高皇帝赐予萧何之殊荣,酂文终侯也即为萧何。
  
  除了天子以外,任何人入殿皆需脱去鞋履,仅穿袜行走,以示对殿堂的尊重,佩剑亦须在殿外解下交予禁卫。
  
  趋步即小步快走且身体微躬,是臣子面见君主时的基本礼仪,以示谦卑与敬畏。
  
  这两项即便是太子也没有特权,不得违反。
  
  而原本除了这两项外,臣子朝拜君主时,赞礼官当以官职加姓名的时候通传,例如卢植入太子府,简雍便会高呼“太子太傅卢植至”,若是赞拜不名,那便会高呼“太子太傅至”,以示荣宠。
  
  但这一项荣宠是太子天生便具备的,因此权臣套装的“赞拜不名”对于他而言并无任何用处。
  
  一念及此,刘辩也不由在心中暗暗感慨,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诸多隐患,即便是贾诩、荀彧等跃然史书之上的智谋之士亦未能察觉,而杨赐这般老谋深算的政客却见多识广,一语道破太子府之隐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