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一百一十二章:大朝会上边看热闹边偷吃的爷孙俩

第一百一十二章:大朝会上边看热闹边偷吃的爷孙俩

第一百一十二章:大朝会上边看热闹边偷吃的爷孙俩 (第1/2页)

韩馥虽为袁隗门生,治《孟氏易》,实际上却并不善治经。
  
  士人扬名,或以治经,或以品行,或以才干。
  
  但实际上前两条路没走通,你压根没有机会展示才干,因此实际上便只有前两条路可行。
  
  韩馥的第一条路被他的天赋所堵塞,因此他只能选择走第二条路!
  
  可韩馥父母早亡,并无守孝扬名的机会。
  
  对此,某位为自己尚未出生时便病逝的名义上的父亲守孝的袁家庶长子表示,这都是不努力的借口!
  
  但韩馥自觉还是要些脸面的,因此他选择了当个大撒比……嗯,他选择了进行撒币!
  
  怎么撒币呢?
  
  党锢之祸中,韩馥利用丰厚的家资,大量资助遭受迫害打压的士人,借着这场大撒比的行为,韩馥竟成功以轻财好施和急公好义扬了名。
  
  但人往往是缺什么越想显摆什么,他有了钱,有了权,有了名望又有了美人,他就想炫耀点自己还没有的,比如学问!
  
  关于这一点,袁隗也是了解的,但韩馥平素里也不过是私下里喜欢引经据典,即便说错了,士人们看在他这个司徒老师的份上以及他广施恩惠大撒比的行为,倒也没有去为难他。
  
  这就给了韩馥一种,原来他只是大器晚成的错觉。
  
  袁隗也未曾料到,平日里对韩馥的纵容,竟致使其在大朝会这等场合上发癫,连忙张开嘴准备出言喝退韩馥。
  
  然而不待袁隗训斥,登时便有人怒吼出声,众人循声望去却见正是侍御史胡毋班。
  
  “韩文节,尔母婢也!”
  
  韩馥正欲开口回应,却见胡毋班面色铁青,猛地将手中板笏飞掷而出。
  
  惊慌间却是未曾注意,韩馥一脚踩在了郭图先前丢在地上的板笏,脚下瞬间打滑,身子失去平衡的一瞬间,胡毋班掷出的竹木板笏不偏不倚击中了韩馥头顶的两梁进贤冠。
  
  所幸进贤冠因发簪固定未掉落,却也在板笏撞击下歪向一侧。
  
  韩馥双手忙不迭地扶正歪到耳边的进贤冠,额角青筋暴起,勃然大怒,指向胡毋班叱骂道:“竖子安敢如此无礼!”
  
  人都是好面子的,胡毋班让韩馥在大朝会上,当着太子和百官的面颜面尽失,他自然是怒不可遏。
  
  更何况胡毋班与他同属今文学派士人,且胡毋班还是他这位御史中丞下属的侍御史!
  
  然而胡毋班也是个暴脾气,或者说他们这一派都是暴脾气的。
  
  胡毋家是公羊学派的忠实拥趸,除了公羊家本家外,胡毋家便是公羊学派最久远、最为坚定的支持者。
  
  而公羊学派的核心思想,除了最受帝王喜爱的“大一统”外,便是“大复仇”思想。
  
  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但“大复仇”对于大汉的实际意义是,打不过的时候以此为借口忍让,国力强盛的时候以此为借口翻遍史书寻找战争借口。
  
  而公羊一派的士人虽然在个人方面也讲究“九世之仇犹可报也”,但那只是因为他们记仇,而且暂时没有能力报仇,因此他们才会不介意忍耐九世再去报仇。
  
  只要被公羊一派逮到机会,他们绝对会毫不手软地告诉你,什么叫作“公羊复仇,从早到晚”,绝不会将他们没报的仇带到下一代去!
  
  在胡毋班的眼里,韩馥不仅当着他这位公羊学派的大儒的面,在大朝会上公然辱骂他们公羊学派的始祖子夏,还骂他是贱儒,竟然还丝毫不觉得自己错了?
  
  “无聊,孤要看到血流成河!”
  
  “打起来,打起来!”
  
  此时,作为太子的刘辩静静地坐在席位上,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玩味的笑容。
  
  是的,他不仅未发一言,甚至还从袖中缓缓取出两块上朝前偷偷藏于袖袋的糕点,轻轻咬下一口,腮帮子有节奏地咀嚼着,饶有兴致地观看大殿中的这场闹剧,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
  
  “尔母婢也”直译过来就是“你妈是个婢女”,实际含义则是“你妈真是个贱人”。
  
  听上去这帮儒生就连人身攻击都是如此儒雅秀气,实际上这不过是受限于时代和身份地位,压制了他们的脏话水平,否则闹不好就是一出“韩馥大意失亲妈”的大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