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一百一十章:奸臣已经自己跳出来了!

第一百一十章:奸臣已经自己跳出来了!

第一百一十章:奸臣已经自己跳出来了! (第1/2页)

当然了,别看卢植这一副区区“衣角微脏”的气定神闲模样,实际上前日卢植在翻阅府上账簿之时人都懵了。
  
  库房中竟莫名其妙多出两千三百六十四石粟米和三十四万八千钱,卢植顿时大惊之色,误以为老母和妻子趁他不在家收受了他人贿赂。
  
  结果得知这些钱粮竟然全部都是他去岁的俸禄之时,卢植当时的表情与此刻的这些朝臣同僚们是一致的。
  
  如今的大汉摒弃邓太后实行的月俸制,转而恢复了年俸制,并且因财政压力而实行半钱半谷,岁末由尚书仆射核计全国官员俸禄,由官员遣人前往所在郡的郡仓,凭尚书台发放的文书领取。
  
  但年俸制之下,官员即便任职未满一年,岁末也依旧是按照全年的俸禄进行发放。
  
  若是官员在职期间升迁或是贬谪,则按照发俸前一日的最新官职俸禄发放年俸。
  
  在京官员的俸禄则是前往太仓领取的,当然诸如三公九卿之高官,太仓令会主动遣人将年俸送至其家中。
  
  而为了避免引发骚动,卢植的俸禄是趁着天亮就悄然送至其府上,入库之时将卢植老母和妻妾都吓了一跳。
  
  刘辩默不作声,静候着侍御史维持秩序,直到百官都安静下来后,嘴角挂着一抹温和的笑意看向卢植,缓缓道:“太子太傅卢植,除冀州刺史,北中郎将,侍中,尚书,收假节钺之权。”
  
  “晋后将军,授录尚书事,封督亢亭侯,食邑一千户!”
  
  撤了卢植冀州刺史的职位并无不妥,卢植上任冀州刺史本就是去对付张角三兄弟的。
  
  侍中是天子的侍从之官,自然也当除之。
  
  假节钺亦非常授之权。
  
  然而随着太子的话音落下,满堂朝臣无不瞪大了眼睛,就连卢植也是赫然看向太子,手中板笏也在恍然间从手中滑落。
  
  后将军的职位,固然让人艳羡,但卢植此番立下的功劳就大局而言并不逊色于皇甫嵩,而且他的官职本就在皇甫嵩之上,还担着太子太傅这个与九卿同级的中二千石职位,受封后位在皇甫嵩之上也不足为奇。
  
  督亢亭侯,涿县所属之亭,闻名遐迩的膏腴之地,无非又是以家乡之亭封侯的礼遇,也并不值得如此惊讶。
  
  真正令百官感到惊骇莫名的,是授录尚书事。
  
  “不可!”
  
  袁隗的反应是格外激烈的,甚至直接在大朝会时以“不可”二字当面反对太子的决议。
  
  录为总领之意,录尚书事即总领尚书台事务。
  
  这便是在侵害三公的利益啊!
  
  后汉自孝章皇帝后以三公、大将军、太傅录尚书事,也正是拥有录尚书事的权力,三公才并非是作为吉祥物的虚职。
  
  而拥有录尚书事的权力,就连尚书令也得听从其令。
  
  袁隗反应如此激烈,也不仅仅是因为卢植被授录尚书事分润了他手中的权力,更是因为今日太子能授卢植录尚书事,明日便能授其他三公之外的臣子录尚书事,那么他手中的权力便会逐渐被稀释变得一文不值。
  
  这是袁隗无法接受的!
  
  而且录尚书事的还是古文学派的巨头卢植!
  
  好不容易当了司徒,太子又驳斥了天人感应论,不再以灾异免三公,他这司徒之位也许能坐到老死为止。
  
  可三公之所以为天下士人所追崇,不仅仅是因为担任三公意味着的他们是大汉最具才能与品德的臣子,更是因为那份录尚书事的权力。
  
  “自孝章皇帝以来,唯有三公、大将军与太傅方可录尚书事,卢子干并非此五职,怎可录尚书事?此举有违朝廷制度!”
  
  袁隗声色俱厉地反对着太子赐予卢植录尚书事的权力,但却发现自己根本举不出什么合适的理由,只能以不符合朝廷制度为由。
  
  “臣闻:‘利不十者不易业,功不百者不变常。’谋划朝政岂可不参照先人留下的制度而轻易更改,这岂是为政的道理?”袁隗悄然看向自己的几位政治盟友,希望几位盟友立即站出来帮帮场子。
  
  然而何进倒是巴不得太子能多加几个录尚书事的名额,说不定还能有他一份,自然不会开口援助袁隗。
  
  太尉杨赐,尚书令刘陶,以及共同利益者司空张济却是尽皆沉默不语。
  
  觉察到这诡异的状况后,袁隗瞪向身旁的杨赐,目光中带着质问与不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