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1章 泰山压顶之势(第三更,求订阅) (第1/2页)
2月25日,暹罗乌隆空军基地,清晨5:30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爬过呵叻高原的边缘,乌隆空军基地的跑道灯还在晨雾中闪烁。地面机组人员的指示灯的光束在黑暗中划出急促的轨迹,像一群发光的萤火虫围绕着那些空中巨兽。
““联合力量行动”,第一阶段,启动。”
演习指挥官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遍整个基地。
随着命令下达,六架F-4鬼怪式战斗机同时点火,宝马的W-P-200涡扇发动机的轰鸣撕裂了清晨的宁静。尾喷口喷出的热浪扭曲了周围的空气,将跑道旁的杂草压得贴伏在地面上。驾驶舱内,SEA空军上尉关耀祖调整着氧气面罩,左手拇指轻轻摩挲着投弹按钮的保险盖。
“红鹰小队,准备就绪。”他向塔台报告,同时瞥了一眼右侧编队位置上的暹罗空军飞行员——他们驾驶着F2战斗机。
对方戴着印有皇家暹罗空军标志的头盔,向他竖起大拇指。
塔台绿灯亮起。
“红鹰小队,起飞执行轰炸任务。”
关耀祖推动油门杆,鬼怪式战斗机如离弦之箭般冲向跑道。后座武器官开始快速检查武器系统状态:
“激光制导炸弹,六枚,保险解除;20毫米机炮,满载;响尾蛇F型导弹四枚麻雀导弹,四枚,待命。”
机群爬升至五千米高空时,东方的天空已经泛出鱼肚白。下方,泰东北的丘陵地带还笼罩在晨雾中,蜿蜒的锡河,像一条银色的缎带,将演习区域一分为二。
根据演习预案,锡河扮演的是“湄公河”角色。
“注意,进入模拟敌区。”
预警机上的空中管制官声音冷静,说道:
“目标区域已标记,防空雷达模拟开启。”
关耀祖的小队立即散开队形,高度骤降至树梢水平。地形跟踪雷达发出规律的“滴滴”声,帮助飞行员在丘陵间穿梭。他的胃部因突然的俯冲而轻微抽搐,但二十年飞行经验让他的手稳如磐石。
“投弹倒计时,5、4、3、2、1——投弹!”
六架鬼怪式后座火控员,立即打开激光瞄准吊舱,用激光对准目标,激光制导炸弹呼啸而下,但精确命中了河岸西侧用白色石灰标记的“敌军雷达阵地”。几乎同时,模拟防空火力的橙色烟幕从地面升起,但为时已晚。
“红鹰小队,轰炸任务完成,请求返航。”
“批准返航。鹰眼报告,第二波攻击机群已起飞。”
……
曼谷联军司令部,
大型屏幕上显示着战术地图前,东约组织联合指挥官们仰头看着不断更新的数据链信息。代表H1远程战略轰炸机发射的战斧导弹群的红色箭头已经覆盖了三分之一的“敌国”领土,每一个箭头末端都标注着预估毁伤效果。
“政治中心区:90%摧毁概率。“
“电力枢纽:85%摧毁概率。“
“交通节点:78%摧毁概率。“
“完美的精确打击。”
张定国少将对暹罗将军说道,手指轻敲着咖啡杯,说道: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这种强度的战斧导弹攻击下,能够支撑得下来……”
暹罗将军微微颔首,眼睛仍盯着地图上不断扩散的红色区域。
“这种展示……很有说服力。”
这个说服力是什么?
就是海空军以及战斧导弹的发射车“发射”的1000余枚战斧导弹,以饱和攻击的方式,完全摧毁“敌国”的力量。
而演习的第一阶段,“夜影”隐形战斗机,还用激光制导炸弹,对要点目标进行了“斩首攻击”,当然,采用“夜影”隐形战斗机实施斩首攻击只局限于SEA军方高层才知道,在联军司令部内部,他们是一无所知的,他们只知道,按“惯例”,SEA空军采用了让领导先走的“斩首战术”。
通过让领导先走,直接瘫痪了敌国的中枢指挥,从而为地面进攻铺平了道路,至于领导是怎么走的,他们并不知道,只知道这个任务是由“打击者分队”执行的,至于打击者,很有可能是“和平悍卫者”——毕竟,那是三倍音速的战斗机,导弹都追不上他。
窗外,完成导弹模拟发射任务的H1编队正低空通场,巨大的轰鸣声让指挥部的玻璃窗嗡嗡作响。
威廉准将走到窗前,看着这些翼展达到几十米的庞然大物从头顶掠过。他知道此刻一定有来自某些国家的“观察员“在远处记录着这一切——这正是演习想要的效果。
“通知地面部队,”
威廉转身对参谋说,
“空中力量已经完成敲打,该轮到‘铁马’上场了。”
锡河,这里距离湄公河仅仅不到100公里。
上午7:15,锡河畔,演习区B2段
河面上,工兵部队的橡皮艇已经率先抵达对岸,士兵们跳入齐腰深的水中,迅速建立起桥头堡。工兵连长梁威远上尉站在岸边,手持无线电,眼睛紧盯着手表。
“舟桥连,开始架设!”
随着命令下达,三辆载有折迭浮桥的卡车倒车至河边。工兵们如蚂蚁般忙碌起来,将一节节野战浮桥推入水中。金属碰撞声、发动机轰鸣声和士兵的呼喊声混成一片。梁威远注意到两名SEA顾问站在不远处,手持记事本记录着每个环节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