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9章 不值一提的世界500强 (第三更,求订阅) (第1/2页)
12月的港岛,虽然不会下雪,但进而会下雨,天上又下起毛毛雨来。
此时,这辆豪华的BMW高级轿车沙沙地驶过街道,载着宋国强到他那栋位于太平山的豪宅驶去。
那座豪宅并不是公司配的,虽然公司在太平山也有豪宅公馆,但是在五年前,宋国强用他的奖金买下了那座豪宅。
太平山,在港岛向来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里汇聚了众多豪宅,每一处都彰显着尊贵与奢华。太平山不仅是港岛的自然地标,更是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在太平山上,豪宅的分布却因地形而异,被巧妙地划分为上豪宅与下豪宅。这一分界线,便是由太平山著名的“雾线”所界定。
能欣赏到雾气缭绕的壮丽景致,便属于上豪宅的范畴;而若打开窗户,映入眼帘的仅是雾气弥漫,那便是“下豪宅”的所在。
而宋国强的豪宅就属于上豪宅的范畴,那栋豪华他花了167万港币——只花了他半年的奖金。
对于他来说,那栋豪宅与其说是居住,倒不如说是投资,来到港岛之后,他购买了不少商业地产,毕竟,港岛与SEA不同,在这里投资地产,确实可以获得极其丰厚的回报。
在汽车行驶的时候,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田秘书,回头说道:
“老板,1000万吨石油包销的话,难度很大,如果不改造设备的话,就需要至少2000万吨轻质油进行的调质,对炼化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听着田秘书这么说,宋国强则摇头说道:
“炼化厂那边没有问题,公司计划在暹罗设立一个炼化厂,有了这一千万吨石油,永和才有机会涉足石油产业,虽然他们油质差了一点,但是勉强还是可以用的。”
其实现在宋国强越来越像是个商人,甚至有时候,他都忘记自己的身份。也正因如此,他更多的是站在商业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考虑的是利润。
而这也是永和的价值,去年永和的营业收入超过30亿港币,利润超过11亿港币,差不多两亿美元,股东们因此获得大量的分红。
永和的股东表面上看似是几十家机构,可那些机构实际上都是调查部和九头蛇的白手套,通过分红,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秘密资金,从而可以实施更多的行动。
这也就是永和的价值——为他们提供资金。
而永和的利润率之所以会这么高,就是因为特殊的贸易对象,就像现在,这次石油长约的签订,不仅可以给公司带来几亿美元的利润,而且还会帮助公司进入石油领域。
石油,那就是钱啊!
“新的炼化厂设计时,可以直接以中质油为原料,这样就不需要调质了。”
“好的,我明白了。”
田秘书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
“不过,老板,那么多石油,运输是个大问题,永和航运,虽然有油轮,但一直都是跑中东航线,而且运力也很有限,合同签订前,要先把运输问题解决掉。”
永和并不仅仅只是一家贸易公司,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早就涉足到包括航运业在内的多个行业。
虽然他的名下有航运公司,但是却是以集装箱船为主,油轮仅仅只有两艘,而且都是5万t的小型油轮。
靠自己去拥有显然不太现实,听着秘书的提醒,宋国强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联系一下民生吧,我想他肯定愿意接下这个单子。”
……
永和的订单仅仅只用了两天,就送到了公司董事长卢国伟的案前,他看着对方的航线说明。
整个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到唐山运油……
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订单。
“哎……”
放下报告之后,卢国伟按下了办公桌旁几个按钮中的一个,落地长窗前的窗帘,就自动向两旁分了开来。
钢化玻璃被擦抹得一尘不染,窗帘一拉开,就可以看到大半个城市的景色——前方就是太平湾。
卢国伟的办公室,在这幢以“民生”的名字命名的大厦的顶楼,七十八层高,他的办公桌,就面对着那一幅高达四米,宽十二米的大玻璃窗。
卢国伟很喜欢坐在办公桌后,透过这个窗子,欣赏这个世界第一大大城市的景色,同时心中对自己过去20多年里所取得成就的骄傲。
但是现在,他的心情却被这么突如其来的订单给搅乱了,他的眉头紧锁着,盯着太平湾,就这么思索着,然后又自言自语道:
“好吧,这只是生意,只是生意而已……”
嘴上这么说着,卢国伟又摇了摇头,直到心情平静之后,他的视线,才从窗外收回来,然后又落在书桌上那张的请帖上,想把心思收回来的他,走到柚木书桌前,然后,他习惯性地玩弄着金质的拆信刀,用刀尖轻敲着那份请柬。
这份请柬的到来,让卢国伟感到奇怪,当然不是没有理由的。这的确是一份请柬,卢国伟也不是第一次收到它了。
是第二次了。
第一次,卢国伟收到这份请柬,也是在去年的十二月三十日,一年结束的前一天,那是年前的事情,当时的情景,卢国伟还记得非常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