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42章 传承与凝一,出师表(求月票)

第42章 传承与凝一,出师表(求月票)

第42章 传承与凝一,出师表(求月票) (第1/2页)

顾峻薨了。
  
  这个才能虽不耀眼,但却对大宋至关重要的太傅终是再次倒在了岁月的更迭之中。
  
  带着他无尽的志向倒了下去。
  
  ——举国皆悲。
  
  在如今的大宋,顾氏之于朝廷的意义,很多时候早已超越了皇权本身。
  
  无论是实际的权柄,还是深远的影响力,皆如此。
  
  但时光从不为任何人停留。
  
  无论有多少不甘与挽留,九州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
  
  时间不断流逝。
  
  顾睿继承了顾峻的位置,甫一出仕,便走到了仕途的巅峰,掌控了一个帝国的绝对处置权。
  
  这期间权力的更迭十分有序。
  
  顺利的甚至都出乎了顾易的预料。
  
  其实这也有关于顾峻晚年时的种种安排,在他晚年的时候,他其实便已经放手了,将所有的权利都交给了顾睿,再加上大宋那些关键的大臣还没有离世。
  
  这些人本就知道漕运之事的内情。
  
  自然而然便会帮助顾睿。
  
  这权力的更迭又怎么能不顺利?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被顾睿所埋藏的志向终是再次被他拾了起来,并且立刻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
  
  ——他首先做的,便是裁撤官员。
  
  并非是只针对大宋的官场。
  
  同样还包括了御史台。
  
  其实这一点也是必然的,随着御史台的根基越来越深,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这自然而然便会演变出许多的乱象来。
  
  顾睿与顾峻的性格截然不同。
  
  顾峻为人有些犹豫不前,纵使是知道御史台的一些问题,却也不得不做出让步。
  
  因为御史台乃是顾氏的根基。
  
  对御史台下手,在他看来是自掘根基之事。
  
  但此事在顾睿眼中却完全不同。
  
  无论是对于大宋也好,亦或是对于整个顾氏也罢,要想一直维持住不断向前的局势,那便必须要当断则断。
  
  御史台干系重大。
  
  他必须要将所有的乱事都扼杀在萌芽之中。
  
  而且通过此举,他也想着继续扫平潜在之敌。
  
  没错,就是朝堂之内的!
  
  他想将那些隐藏在暗中,对顾氏不满的家伙全都找出来!
  
  而事情的发展也正如他的预料。
  
  面对顾睿整治御史台的问题,首先便迎来御史台的一次小型混乱,其中所涉及到的御史包括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瞬间便起了他心。
  
  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传闻。
  
  “什么顾氏有着谋逆之心,掌控天子意图篡国之类的芸芸。”
  
  各种各样的传言顷刻之间便在各地升了起来。
  
  其中自然是有着很多人的手笔。
  
  甚至都不仅仅止于大宋,包括辽国与西夏之间同样也不愿放过这次机会。
  
  他们皆是被顾睿的表象给钓了上来。
  
  以为顾睿这是年轻,眼中容不得沙子,想要直接借此机会废掉顾氏在大宋之中的种种!
  
  而对此,顾睿只做了三件事。
  
  一是将自己的行为正式上疏给了天子。
  
  二是赏赐四方将士,加强了四方将士与顾氏之间的联系。
  
  三则是再次引来了一众有能的士子!
  
  而随后——
  
  一场彻底的清洗,席卷而来。
  
  御史台与整个大宋官场,凡涉谋乱、结党、通外者,皆被连根拔起。
  
  在掌握大义与军权的顾氏面前,这些人毫无反击之力。
  
  顾睿可不是一个心慈手软之人。
  
  甚至就连顾易都不得不承认,顾睿可能是顾氏掌权至今杀孽最重的一代太傅了。
  
  当然,这个杀孽最重指的是对朝堂内部的肃清。
  
  此事一过,朝堂肃清。
  
  不仅仅是民间的种种,连带着整个大宋官场都迅速生出了一股全新的活力,随后顾睿便联合着一众士子于朝中进行各方面的改革。
  
  这次的改革并非是大规模改革。
  
  只是在原有的架构之上进行顺应时代的革新。
  
  在这一番操作之下,短短十年不到,顾睿便将整个大宋变成了他的形状。
  
  在有着“洛书协律器”加持的情况之下。
  
  顾睿对于人心上的见解可谓是再次上了一层楼,这期间所发生的种种,皆是被他用各种手段所挡了下来,且还钓到了数条隐藏多年的大鱼。
  
  可谓是大宋建国至今,动静最大的一次。
  
  而对顾睿所做的种种顾易始终也未进行太多的干涉。
  
  还是那句话。
  
  他无法时刻去掌控一切。
  
  如今的局面需要他和家族子弟一同应付,他只需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干涉一下便已经足够了。
  
  况且在他看来,顾睿此番所做的事也并非全是错的!
  
  时间匆匆而过。
  
  一个时代无声离去,一个时代又悄然到来。
  
  在顾睿在大宋进行一系列改制的同时,西夏与辽国之间自是也没有闲着。
  
  这确实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
  
  不仅仅是大宋在不断变强,西夏与辽国之间至今同样也未曾显现颓态。
  
  自李谅祚亲政后,他以雷霆手段肃清权臣没藏讹庞的势力,真正掌握了权柄。
  
  随后,他便效法宋制,以西域商路为根基,大力推动商业发展。
  
  河西走廊上驼铃不绝,兴庆府内货栈林立,西域珍宝、中原丝绸在此交汇。
  
  虽国力远不及大宋,但商贸带来的税收已让西夏国库日渐充盈,军备得以更新,俨然成为西域与中原之间不可小觑的力量。
  
  至于辽国,耶律宗真同样也洞察到了经济受制于大宋的隐患。
  
  他在保持“耕战”国策的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变革,设立边市,鼓励牧民以皮毛换取铁器;在南境仿宋制兴修水利,拓垦农田;更在五京之地扶持手工匠作,减少对宋货的依赖。
  
  这些举措虽未动摇大宋在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却让辽国逐步构建起更为自主的经济体系,为这个草原帝国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这一切,就连顾易都略显诧异。
  
  他本能的便以为这会是原史的修正。
  
  但在仔细想了想后,又默默压下了这个想法。
  
  这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顾氏的出现,已经完全让大宋走向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如今有着顾氏珠玉在前的情况之下,西夏与辽国之间效仿大宋变得越来越强,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但很显然
  
  以如今的局势持续下去,距离天下一统的时间仍是犹未可知!
  
  但,顾睿这种人显然是不会这样放弃的。
  
  随着顾睿在大宋内部的整合完成。
  
  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外!
  
  这是顾睿一定会做的!
  
  他并不想像顾峻那般,在国内蹉跎一生,将自己的所有理想都带到了地底下。
  
  纵使顾睿也明白,自己这番不一定会成功。
  
  但他也必须要奋力试一试。
  
  而对此,顾易亦是没有选择干涉。
  
  三国之间的战争是必定的,如今大宋的实力已经渐渐达到了巅峰,他也想看一看如今是否是真的迎来了机会。
  
  大宋,开封。
  
  太傅府。
  
  暮色四合,太傅府的书阁内烛影摇曳。
  
  顾睿端坐于主位,身形在烛光中凝如山岳。
  
  下首坐着的,皆是当朝名副其实的栋梁,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是无比的严肃。
  
  韩琦眉宇间带着惯有的审慎,参知政事文彦博面色沉静,三朝老臣富弼虽显老态却目光如炬,枢密使曾公亮与同知枢密院事欧阳修亦在座中。
  
  此般阵容,堪称大宋决策之核心。
  
  “诸公,”顾睿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清晰而坚定,“今日请诸位前来,只议一事——挥师北进,犁庭扫穴,彻底终结辽祚,收漠南漠北于王化。”
  
  “继而西向,平灭西夏,将这分裂割据之天下,重归一统!”
  
  ——直入主题!
  
  听到这话,纵使众人心中早就已经有了准备,但亦是不由得皱了皱眉,表情皆是愈发的严肃,甚至就连阁内空气仿佛骤然凝固了几分。
  
  灭国之战。
  
  这等目标对于群臣而言实在是太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