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一追一逃一赴难 (第2/2页)
理论上,此地就是全军最安全的地方了,甚至比纥石烈良弼还安全。
这种排兵布阵的方法,属实让高安仁有些看不懂了。
“伯父,这仗打得实在是……”高安仁想了半晌,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
高景山捻须笑道:“实在是诡异,是吗?”
高安仁连连点头:“确实诡异。伯父,你也有这种感觉吗?”
高景山点头:“有的,之前厮杀的时候还不觉得,而今一静下来,只感到哪里都透着怪异,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说到这里,高景山呵呵一笑:“二郎,老夫也经历了好几次政争,每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要么是有大人物犯蠢,准备乱咬人;要么就是有聪明的大人物已经做了决断,不过还不为人知罢了。”
“二郎,你觉得,左相是哪种人?”
高安仁头皮有些发麻,但还是诚恳说道:“应该不是蠢人吧。”
高景山叹了口气:“是啊,左相不是蠢人,那就只能是咱们这些蠢人被耍的团团转了。”
两人俱是沉默下来,随后在沉默中率领兵马前进。
在北清河与泰山余脉之间,这条宽约十里,长一百余里,自东北到西南的通道中,大军的火把连成一条线,如同火龙一般,向着东北方蔓延而去。
然而即便火把充足,道路清楚,行军却依旧不如白日那般清晰明了,速度自然也没有白日迅捷。
也因此,直到寅时一刻(凌晨三点),邵进率领的豪强兵马前锋方才抵达天平军之前驻扎的平德镇。
又过了半个时辰,寅时过半之时,纥石烈良弼方才带着自己的左相大旗,在三个猛安,两千余士卒的护卫下,抵达了平德镇左近。
与此同时,辛弃疾已经率领天平军抵达了济南府境内,归德镇周边,而他派遣的军使也带回来了好消息。
“五哥!”毕再遇跟着天平军军使一起来了:“大郎君已经知晓了,大军已经发动,最迟两个时辰就能够抵达,五哥且去长清县城暂住,王五哥与何长史驻扎在那里,可以接应。”
望着这几个月来越来越雄壮的毕再遇,辛弃疾长舒了一口气,却立即愤怒起来:“这仗打得窝囊,我不能就这么全军缩在大郎身后,我们也要参战!”
毕再遇借着火把的长龙看了一眼天平军的队列,随后有些犹豫的开口:“五哥,非是我冒犯,但如今天平军需要休整,即便想要报复,也不急于一时。”
辛弃疾笑了笑:“几百兵马还是能凑出来的。
你们几个快去,将这消息传达出去,就说都统郎君已经率大军前来支援,咱们马上抵达长清县,那里有热腾腾的饭菜,有热汤,还有屋舍床榻,到了那里就能歇息了!”
各个参军、副将也都兴奋异常,强打起精神来,将这个好消息传递给全军。
随后,几名天平军大将都聚集了过来,也没有下马,纷纷拱手请战。
这些人都是有些小心思的,败军之将,走投无路前来投靠,那岂不是立即就得拿低做小?
若是能聚集起来百余精兵,跟着汉军厮杀一阵,岂不是说明天平军输人不输阵,依旧是英雄好汉?
辛弃疾自然也懂,他端坐于马上,立即下令:“刘大郎也不会让咱们来打头阵,但咱们也不能糊弄,你们每个人挑选出百人精锐兵马来,随我一起在此地等待大军抵达。然后再……”
此时月色偏西,旭日未升,正是一天中最为黑暗的时刻,火把的明暗交错之间,辛弃疾赫然发现了张安国的身影。
平日里辛弃疾绝对不会犯连麾下将领都清点不全的错误。
但今日实在是太乱了,辛弃疾夜间能拉出人马来,跟着一起行军已经算是不得了的事情了,根本没有时间去总揽全军。
“张七?!你如何在这里?!你没有跟节度一起?!”辛弃疾的声音都有些变形。
而到这时,其余人方才发现了落在最后的张安国,几乎人人诧异。
而少数脑筋伶俐的,则是立即面露惊骇起来。
辛弃疾同样立即反应过来,声音颤抖:“节度……节度真的是去……”
张安国眼睛红肿,似乎已经哭过一场,闻言再次落泪,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慌忙点头。
辛弃疾心乱如麻,勒马转身,看向了西南方向。
夜色如墨,山水相隔,却又如何能看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