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千里迁徙 (第1/2页)
国内虽说很快就送来了第一批移民,但移民的选择却并不是那么好决定的。
首先要考虑他们自身的意愿,故土难离,很多人老人一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不过就是几十里外的小镇。
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村子里,连祖坟都埋在村后的山上。
以前送葬时都有个叫法,叫做“上山”,意思就是子孙后代抬着棺木,去山上的祖坟将逝者下葬。
所以,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苦,有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电灯,但即使家里再贫困,那里的村民们都不愿意走出大山。
一个村子里面,如果没有一个有足够威望的人来说服村民,像这种整体迁徙的事情是很难办到的。
还有迁徙的村落的位置,绝大部分时候,最贫困的地方就是交通最不发达的地方。
而这种贫困村大都在大山里面,远离海边,要把他们接到海边港口上船,这一路上还要把人照顾好了,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想要他们拖家带口,还不能强迫,那就只能顺着他们的意思来。
比如,有的村民还想要将腌咸菜的大缸给带上,干事们还不能明着阻止。
这次迁徙已经是个ZZ任务,从上到下多少只眼睛盯着呢,负责动员的干事们,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减少村民们携带的行李。
要知道他们可是要去几千公里外,哪怕多带一本书,那运费都要多出不少,整个迁徙需要的组织力和沿途的花费可不是个小数目。
后来有个干事就想了个办法,那就是给钱,把那些沉重的家当都赎买下来。
就好比那个腌咸菜的大缸,一米直径,好几百斤重,人家用了几代人了,想让他们丢了肯定不行。
但放任他们把这口大缸运到几千公里外,肯定也不行,那个运费怕是买一台大彩电都够用了。
于是,那位聪明的干事就自掏腰包,花了5块钱,把这口腌咸菜的大缸给买了下来,那一家子才顺利成行。
类似的事情在整个迁徙过程中时有发生,从出发地到港口,沿途千里,需要管他们吃喝拉撒,还要防止生病。
光是迁徙这第一批的一万人,就动员了沿路数万人为他们服务,当真是不容易的。
这次的第一批移民,都是整村整村的迁移过来的,他们内部的组织结构并没有被打散。
所以,原本的很多秩序和组织都继续存在着,比如说,村委会和民兵大队。
在抵达大纳土纳岛后,各个村子的民兵们又再次被组织起来,他们成为了新城镇的护卫队队员,也是纳土纳共和国。
当他们拿到武器的时候,还是比较高兴的。
因为孙志伟上次提供给纳土纳的武器全都是改良版的M16,这比村子里以前用来训练和打猎的枪要好得多。
以前的民兵队长,也就是现在的护卫队长,有点可惜的说这里没有高炮。
以前他们在老家的时候,可没少学高炮放平这些军事操作的。
除此之外,新来的大陆移民们过来后,还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比如岛上使用什么货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