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掏上了(二合一章节) (第2/2页)
该说不说!白健生怎么也是桂系大佬,城府就是有着几层楼那么高,就算恨不得当场就让这个废物滚蛋。
脸上却满是长吁短叹的表情,嘴里说道:
“罢了!送荪友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胡一统此人主意极正,既然决心要走,我等也挽留不住。
今日他们助我桂军重新夺回南宁城,这一份情谊今后若是有机会,再好好回报一番好了。”
说到后面半句‘再好生回报’的时候,白长官倒是很有一些情真意切。
总之,这位白长官此刻的心理,若是用一句现代位面的话来形容:只要胡彪不惦记他的地盘,不在他桂省的老巢搞事情,大家就是好朋友。
******
胡彪他们这些穿越者离开后,民国二十九年的这个世界,却不会因为他们的离开而停止下来。
依然沿着原本巨大的历史惯性,继续地发展了下去。
不过因为胡彪他们的到来,他们拼命地一阵折腾,依然让这个世界发生了一些变化。
哪怕这样的变化,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些根本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落在了相关的人员和势力上,却是足够肉疼和惊喜的一些改变……
鬼子方面,在本次的桂南作战中,他们不仅没有达成了切断中华家,当前最大一条海外物资输入线的战略目标。
就连兵力和装备上,也遭受了一个巨大的损失。
陆军大名鼎鼎的钢军第五师团,战斗力堪比甲种师团的第18师团,弯弯混成旅团,几乎是全军覆灭。
甚至就连一众师团长、旅团长等将官,都是无一幸免。
近卫旅团的情况好一些,但也仅仅是好一些而已,因为他们伤亡数字超过了七成。
海军加赫号航母,虽然最终在周边大量战舰的帮助下扑灭了大火,没有因为大火引燃油槽,引发一场大爆炸导致沉没。
可是那一个破破烂烂的程度,也就比起彻底沉没稍微好一些,
被拖回造船厂后,不仅要挤压船坞的工作,怕是要抢修很长时间才能修好。
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一艘鬼子家的主力航母,能不能如同历史上一样,参与未来偷袭珍珠港的作战都难说。
加赫号上的高级军官几乎被团灭,水兵、飞行员、地勤人员损失过半;上面搭载的六七十架舰载机,更是一架都没有剩下。
另外!其他多艘重巡洋舰和驱逐舰,上面的防空火力和人员,也遭到了相当损失。
综合以上种种,鬼子这一次桂南作战属于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亏了血本。
不过就算如此,鬼子依然非常嘴硬地宣称,第五师团、第18师团仅仅是遭遇了重创,并没有遭到歼灭。
并且在很快之后,就展开了对这些部队的重建。
不过只要是个人就能看到,鬼子这两个被重建的鬼子师团已经废了,老兵几乎死光的他们,战斗力连二流师团也比不上。
同时,鬼子就算遭受了如此的惨败。
他们切断中华家最大一条海外物资输入线,逼迫光头校长投降的念头,到了这样一个时候依然没有放弃。
在民国二十九年5月底,就开始逼迫法人关闭法属安南对华物资输入。
这个时候法人已经快被德棍打成狗,离着投降没有几天了,最终答应了鬼子的要求。
等于是胡彪他们的出现,让这一条海外物资输入线路,多运转了4个月的时间,让2.7万吨物资成功运送了进来。
也算是给当时无比艰难的中华,多少补了一口血……
中华方面在这一个艰难的年头,能获得这样一场大捷,对于军民的抗战决心和信心,自然是有了一个巨大提升。
所以几乎所有普通军民,心中不由得就记挂着一个事情:
国府和光头校长,对于此战功劳最大的胡团座和他的伙伴们,具体的奖赏迟迟没有一个消息,不会又像以前那样被无视了吧?
这样一个担心,在3月中旬总算有了一个结果。
在光头亲临桂南地区视察的过程中,当来到了大东乡战场的核心区域,也就是乡公所前那一条歪脖子石榴树前。
很是认真看了一眼树干上,依然残留着的斑驳血迹后,光头校长宣布了对胡彪等人的奖赏:
胡彪、安妮、AT和黑星等本次穿越过来的十八人,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算是在国府颁发的荣誉上面,总算得到了零的突破。
同时,苏北独立团在晋西北平定县的根据地,提升晋西北游击区。
算是晋省游击区下属的一个次级游击区,名义上归第二战区领导和指挥。
对国军游击区这玩意,现代人可能比较陌生。
只有极少的明白人,才对光头校长其中的小心思有些不屑。
因为在民国的军中,军衔可是分为职务军衔和铨叙军衔两种。
职务军衔好说,一般担任什么职务,就是对应着一个什么军衔,比如说少将旅长,中将师长这些。
铨叙军衔的话,就要根据资历、战功、服役年限以及在军中的职务、地位和威望综合评定。
属于一个更为正式,也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军衔。
综合以上,胡彪在国军中的军衔认真计较起来,还是一个中校团长。
感觉上,与未来廖耀香统领着第9兵团司令,一共有着15万的兵力,而铨叙军衔却仅仅只有一个骑兵上校的情况差不多。
不过光头校长的这些小心思和手段,胡彪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如何在意。
理由很简单,那一批分别与毛子家和山姆大叔家交易而来,都是五个师规模的装备总算被运到了。
估计是为了下一次,还能搞到这样的意外之喜。
光头校长居然相当干脆,将约定中的一部分装备,几乎不打折的移交了平定县根据地,以及我党在宝塔地区的军队。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穷逼惯了的我党军队,才知道苏军和大兵一个标准陆军师的装备,豪华到了如何的程度。
根据民国二十九年的标准,苏军一个师可是有着1.88万人。
若是放在中华家,这种规模都能算是一个军了,还是一个战斗力比较强的军。
就算毛子玩了一些心眼,导致真正送到手的装备缩水了好些,其中少了支援坦克和好些大炮,轻重机枪。
那一份清单上的各种数据,在中华家看来依然豪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加农炮团一个,36门76毫米加农炮;反坦克营一个,18门45毫米反坦克炮;高射炮营一个,12门37毫米高射炮。
另外还有82毫米和50毫米迫击炮48门,轻重机枪288挺,PPD冲锋枪400多支,莫辛纳甘步枪8600支,手枪460支。
以及两个基数的炮弹,还有各种口径子弹。
反倒是这个年头的大兵,因为没有正式参战的原因,装备远远比不上二战后期那么豪华,甚至还比不上苏军。
不过经过缩水的一个师大兵装备标准,豪华程度是让中华家很是有些咋舌:
75毫米榴弹炮36门,24门37毫米反坦克炮,81毫米和60毫米迫击炮52门。
轻重机枪256挺,汤姆森冲锋枪96支,春田步枪6100支,手枪370支,同样是两个基数的弹药。
在收到了这些装备后,不说阔绰了好些的中央军,当时是如何的欢喜。
我党在宝塔地区的总部人员,还有赵正负责实际工作的平定县根据地,不对!现在应该叫晋西北游击区。
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觉好像是过年了一样,还是过了一个大肥年。
这家伙!算是掏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