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7章,你没资格死给我看 (第1/2页)
“砰砰……”
“轰轰……”
各种枪炮声不断。
国军38师的官兵发现,这是他们打过的最富裕的仗。
有很多的子弹。
有很多的炮弹。
还有很多的手榴弹。
“轰……”
“轰……”
大部分时候,都是炮弹唱主角。
那些60毫米迫击炮,仿佛不要钱似的,不断地朝日寇扔炮弹。
日寇被炸的东倒西歪,七零八落,步枪几乎没有射击的机会。
爆炸不断。
硝烟弥漫。
根本看不到日寇在哪里。
许多国军士兵换上崭新的马四环步枪,子弹带也塞的满满。
正等着大显身手呢,结果,根本找不到目标。
偶尔硝烟中有一两个日寇出现,又立刻被机枪手给打死了。
“哒哒哒……”
“哒哒哒……”
机枪手发现日寇,直接一梭子过去。
什么短点射,节约子弹。不存在的。
专员大人说了,尽管打。
看到日寇就搂火。直到日寇死翘翘为止。
但凡日寇还有冒头的可能,都直接用子弹招呼。不用吝啬。
子弹打完了,后面会送上来。
所以……
一个个都铆足了劲,就等着日寇冒头。
然而,在密集的迫击炮轰击下,能够穿越封锁线的日寇,其实真的不多。
“杀叽叽……”
“杀叽叽……”
日寇叫的越凶。被打死的越快。
在密集的弹雨中,所有站起来的碳基生物,都被无情的撩翻。
要么是爆炸的弹片。
要么是密集的子弹。
总有一款在等着日寇。
那些刺刀绑着膏药旗的日寇,是死的最快。
“三十……”
“四十……”
张庸默默计算着。
这种伍长、军曹、曹长,死的数量很多。
按照带五个人,或者十个人计算,其他被击毙的日寇普通士兵只会更多。
事实证明,想要教育日寇,还是钢铁和炸药最有效。
无论是多么狂热的日寇,都可以将它打的浑身弹孔。
或者炸的粉碎。
“报仇!”
“报仇!”
很多国军官兵内心都在默默念叨。
之前的战斗,确实有点狼狈。都是被日寇追着打。
但是现在,轮到日寇吃瘪了。
打得十分畅快。
将所有的憋屈,郁闷,沮丧,全部爆发出去。
无论有没有看到日寇,对着山谷开枪就是。说不定在看不到的硝烟中,就有日寇中弹呢?
从来都没有这么充裕的弹药,可以尽情的发挥。
尤其是机枪手。
可以变着花样,各种花式射击。
长点射……
短点射……
抛射……
交叉火力……
可以尽情的将技术玩出花来。
只要是你自己想得到的姿势,都可以全部释放出来。
再也没有长官提醒你,呵斥你,要节约弹药。相反的,还有人一箱一箱的帮你扛弹药。
那些来自游击纵队的国军,这时候都成了辅助角色。
无需你正面杀日寇,你负责搬运。
搬着搬着,就感觉有点手痒了。好像我也有枪的。
为什么咱们不能朝日寇放枪啊?
专员大人也没禁止说,不给咱们杀日寇啊!
于是,渐渐地有游击纵队的官兵,寻找位置,对着硝烟开火。
硝烟里面应该是有日寇的。
只要开枪,就有可能打中。
“砰!”
“砰!”
于是,枪声就更加热闹了。
张庸看到了,也没制止。还朝游击纵队招招手,示意他们上来一点。
自信心是怎么来的?
就是这样来的。压着日寇来打。
在铺天盖地的火力面前,日寇也没什么了不起。
这不……
“杀叽叽……”
“杀叽叽……”
硝烟中,又有十多个日寇疯狂的冲出来。
都是被打死剩下的。成功的冲出了硝烟。
结果……
“哒哒哒……”
“啪啪啪……”
各种枪声瞬间炸开。
十几个日寇随后就像麻花一样扭曲倒下。
开玩笑……
想这样就冲上来?
当我张大专员是徒有虚名的?
那么多的92毫米子弹还打不死你?真是呵呵……
但是也有部分国军很着急。
就是那些花机关。
他们射程近啊!只有一百来米。
国产的花机关,射程就是这么近。威力不如原装。
眼看日寇都被步枪和机枪打死了,根本就没有花机关开火的机会。自然着急。
这么爽快的战斗,居然没他们的份。
那怎么行……
于是……
“哒哒哒……”
“哒哒哒……”
端起枪就是干。
管他什么射程不射程,打出去再说。
最多将枪口稍微抬高一点点,让子弹的抛物线可以落在日寇头上。
可惜了……
好多大威力武器用不上。
比如说M2HB,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老干妈。
7毫米口径,可以将日寇打出翔。
直接一块一块都打碎了。
但是还是有点笨重。不适合山区行军。
还有苏联人的德什卡7毫米重机枪,威力也是超级大,同样笨重。
倒是大盘鸡不错……
山谷当中,有暗红色的液体流淌出来。
包裹着大量的杂物,缓缓的流动。最后粘稠到一起。艰难延伸。
那是日寇的血……
好……
慢慢流……
流的越多越好……
“纳尼?”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
日寇大队长傻眼了。
半小时的时间,日寇的伤亡,应该就有好几百了。
山谷狭窄,日寇的兵力无法全部展开。
但是这对于日寇来说是好事。
否则,国军的火力会让它们更加受伤。
因为地形的影响,其实,国军这边,最多一个营参与战斗。
其他的国军官兵,都在抓紧时间休息。
但是没有能睡着的。
虽然很困。
听着枪炮声,始终心挂挂。
想着自己什么时候就要上去。结果,迟迟没接到命令。
“连长,不用咱们了?”
“不知道啊!”
“日寇被打退了?”
“我也不知道。”
很多国军军官也是满腹疑惑的。
听着枪炮声,似乎很激烈的样子。但是,并没有伤员抬下来。
对。一个都没有。
已经开打半个小时,还没有伤员往下撤。
按照一般的经验判断,那就是战斗不太激烈。否则,肯定会有很多伤员的。
之前,在南瓜店附近,38师伤亡了足足上千人。
都是同样的日寇,怎么在这里,好像就没事了?
是因为专员大人吗?
应该是。
苔儿庄的时候,专员大人就超厉害的。
日寇两个师团,硬生生的被打垮。最后只有几百人逃出去。基本上是等于全歼了。
现在,这位专员大人亲自坐镇,日寇想要杀过来,难……
“八嘎!”
“杀叽叽!”
“杀叽叽!”
残存的日寇还在拼命向上涌。
它们无视伤亡。好像是没有意识的机器人。只知道埋头向前冲。
非常愚蠢的战术。
但是,有时候却又非常有用。
尤其是面对火力不足的对手。猪突冲锋很有效。
气势汹汹的冲到国军的阵地前面,国军往往挡不住,然后就全线溃散。
当然,正面突击是最单纯的战术。
日寇还没那么傻。
在猪突冲锋的同时,也会两翼包抄。
雷达地图显示,在两侧的其他山谷,也有大量红点在前进。
北面大约是八百人左右。
南面多一点。大约有九百人。
判断都是日寇的一个大队。同时分头并进。
日寇的三联队师团,其实增加了步兵的数量,山地作战反而更好用。
因为大队有电台,所以,相互间可以联系。
一旦遭遇国军,附近几个日寇大队,一起包抄合围,就可以将国军击退。
这种战术很老旧。但是非常有用。
都是轻武器。
携带步兵炮。
在鄂西这样的崇山峻岭,只能这样轻装。
说真的,鄂西这样的鬼地方,空手走路都困难,更不要说是携带重武器了。
也不知道冈村宁次哪里来的勇气,觉得能够打穿鄂西。
就是后来的新中国,进入21世纪,想要在鄂西修建高速公路,也是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好吧。
可能冈村宁次本人也嗑药了?
“黄维纲!”
“到。”
“日寇从两侧迂回上来了,我们撤退。”
“现在?”
“对。后撤。诱敌深入。”
“是。”
黄维纲去安排。
逐渐的,国军开始有步骤后撤。
遭受重大伤亡的日寇,半信半疑的,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
感觉好像不太对。可能是陷阱。但是,内心又有一丝侥幸。
或许,确实是国军支撑不住了?
清点人数……
日寇大队长几乎当场晕厥……
他一个大队,九百多人,现在能活动的,还不到一百人……
“八嘎……”
日落大队长双目通红,状若疯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