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儿女之事 (第1/2页)
二月下旬的时候,河南大地终于开始了春播,比去年晚了不少时日。
此乃国之大事,不容轻忽,邵勋亲自做出表率,又在陈留府内选了个孤儿寡母的府兵家庭,为其耕田。
现场人山人海,袖手看着的比耕田的多。也就没有记者和摄像机,不然指定给你整个新闻播报。
满村的大姑娘小媳妇们都偷偷看着正在地里干活的邵勋。
天子腰背真厚实,一定很有力,后宫嫔妃们真是享福了。
那双手又大又有力,搓揉起来不知道多带劲。常年射箭的人,掌心老茧肯定很厚实,擦着山尖灵魂都要出窍。
腿还很粗,推起车来飞快。
无论是在家耕由,还是在家耕由,都是好手啊。
梁芬、陈有根二人也在现场。老梁年纪太大了,在不远处亲手煮些茶水,分给下地的邵勋及一众亲军将校、府兵军官。
陈有根也比邵勋大,不过还能下地干活他这会有些神思不属。昨日天子返京后,立刻召他入宫问对,两人登上了浴日楼,密谈了许久,然后他就知道自己要出任太子少傅了。
他不笨,听出来天子话里话外的意思,知道这活不好干。但如果非要做一个选择的话,他选天子。战场上一起拼杀过来的人,没那么多想法,再让他选十次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只不过,这事终究烦人。
他现在也在思考该用什么样的态度与即将册封的太子相处,以至于干活都不是很专心了。
梁芬就比他游刃有余多了。
从天子点他名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天子不会无端选他的,必有深意。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一切都明了了。
但说实话,他和陈有根,本身是不愿意掺和进来的。
乖孙梁彰被出继给了长子那一房,现在算是他的长房长孙,今年已经七岁了,聪慧无比,至少在梁芬眼里非常聪慧。
而且他的前途非常不错。无论将来哪个皇子登基,梁彰这种外姓兄弟都会比一般人多不少机会,本身才能出众的话,很容易就爬上高位了。
所以,梁芬没有必要接触太子,不值得冒这个险。无奈天子选上他了,前天夜里还和他畅谈了一番,事情已然无法更改。
在太子与天子之间搞平衡,做好调和,这事陈有根干不来,只能由他来了。
日近正午时,亲耕告一段落。
邵勋微微气喘,远近逛了一圈,了解了下府兵村子的经济状况后,回到了梁芬这边。
地上铺的是,曾经的毡毯已然已淘汰得不见踪影,侧面说明了布产量的逐渐增高,至少能供应皇宫用度了。
秦王邵瑾也过来了,邵勋招呼他坐下。
父子二人面对面坐着,梁芬、陈有根二人一左一右居于侧面。
「梁奴可知亲耕之用意?」邵勋问道。
「劝天下,使务农也。」邵瑾答道。
「这是书里面的话,你自己可有想法?」邵勋问道。
邵瑾想了想,道:「古来籍田,天子三推,诸侯五推,不过虚应故事。陛下是真的干了一上午农活,此举已远迈古来君王。」
邵勋唔了一声,道:「还有没有想法?」
「陛下或可令太常配亲耕礼乐,并入新朝雅乐之中。」邵瑾又道。
「继续说。」邵勋点了点头,道。
邵瑾脊背微微出汗,道:「以亲耕为表率,则百官劝农。百官劝农,则五谷丰登,民无饥谨。」
「五谷丰登有什么好处?」
「民情悦附。」
邵勋不再追问了,而是看着蔚蓝的天空,悠然道:「梁奴可知为父重商?」
「知道。」
「那么可还记得为父以前讲过一句话,百姓只有吃饱饭了,才会买其他东西,商业才能大兴?」邵勋又问道。
邵瑾终于明白为什么一直追问了,原来是为了这个问题。
这句话父亲确实说过,但他感受不深,印象也就不深,一时记不起来。
于是立刻拜道:「儿知错矣。」
「可惜!农事也就这样了。」邵勋说道:「至今也就只有豪族、官员、酋帅、府兵算是一点不愁吃喝,能敞开买商徒贩运的货物,不过似乎也够了。梁奴,你要记住,农为万事之本,农之一道兴盛了,商就会随之兴盛。农不兴盛,
商也兴盛不到哪去。」
「儿受教。」邵瑾一脸肃容道。
邵勋看着他,点了点头。
六子姿态、语言、礼数十足,和以前不一样,少了一种松弛感,多了几分拘谨、刻意。
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他现在也没法再纯粹地用父亲看儿子的眼光看待梁奴了,两个人的心态都变了。
心态有变,动作就会走形。
下午邵勋继续干活,邵瑾也参与了进来,一直忙到日落西山,父子二人才返回汴梁。
******
「夫君。」甘露殿内,庾文君猛地扑进了邵勋怀里,紧紧抱着他。
邵勋微微有些感慨,好像那个满心满眼都是他的小娇妻又回来了。
「我有没有骗你?」邵勋捧起她的脸,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