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根基已成,军制改革 (第1/2页)
“什户?”
“那片地真的要给我们?”
王大牛等人都激动起来,颤抖的目光看向周大生。
瞧见他们这般姿态,周大生脸庞露出轻笑。
别说这些百姓不相信,就连他自己,至今也感觉有些不真实呢。
他原本只是大漠的一个普通百姓,平日里就是给别人家种地、放羊,勉强维持生计罢了。
但是没想到,跟着大都督打了一场仗,直接就翻身做主人了。
回鹘人的土地,竟然要全部分给他们。
周大生也是激动的很。
根据李骁的命令,普通的军户每家分一百亩耕地,什户分一百五十亩,都尉分三百亩,百户分一千亩。
职位越高,分的也就越高。
手中有了一百五十亩耕地,周大生还在发愁自己家没那么多人去种呢。
得找都督府买几个奴隶。
“的确都是我们的,每家一百亩,需按时缴纳赋税。”
“耕牛和种子,可以找大都督府借取!”
“这段时间,谁家的粮食若是不够吃了,可以向河西粮行购买,若是没钱也可以暂且记账,二厘利息,秋收时候再还。”
二厘利息并不高,主要是为了设置一个门槛,防止有些人明明有钱,却故意赊账。
“不过每户必须出一名男丁参军,在此期间,若有临阵脱逃,投降敌军,不遵军令等严重触犯军法的行为,家中所有的土地都会被收归大都督府。”
“另外,军田不得私自买卖,只能由大都督进行赎买。”
周大生说着关于军田的一些事项,都是不久前,百户给他们这些什户、都尉们讲解的。
王大牛等人听的直点头,脸庞上的笑容越发的炙热。
每户出一名男丁去参军,是理所应当的,不然大都督府为何无缘无故的给他们发田地?
还有逃兵、投敌等军法,更是没问题。
就是军田不得私下买卖这条比较新奇。
无论是在唐朝当府兵,还是在更早时期当世兵,给你的田地就是你的,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不过大都督府治下的军田,虽然不得私下买卖,但却可以平价卖给大都督府,倒是可以接受。
“大都督真是好人啊!”
“分给咱们的还都是好地呢,都还种着庄稼呢。”
“是啊,每户一百亩呢,只要勤快点,咱们每天都能吃的饱饱的。”
“以后的日子,好过喽。”
……
百姓们兴奋的讨论起来,看向面前的这片土地,目光更是越发炙热。
原本以为被金州军掠夺来金州,是来当牛做马呢。
没想到,直接给发了土地,过上地主般的日子了。
他们当然知道这一切是怎么来的,所以心里都挂念着李骁的好呢。
“大都督是好人啊,跟咱们以前见过的那些狗官不一样。”
“老天爷可得保佑大都督长命百岁啊!”
“二娃子,你是咱家最大的男丁,以后可要好好的效忠大都督,千万别给咱家丢脸。”
若是战死了,大都督府会给发抚恤,提高家人的待遇。
可若是当了逃兵,或者被敌人俘虏了,那么一切可就完了,家人蒙羞,土地也会被收回去,几乎在金州难以生存下去了。
而这也是李骁的目的,通过物质和荣誉激励士兵,树立一种战死光荣,投降可耻的信念。
清初的八旗兵为什么悍不畏死?就是这样逼出来的。
……
一座山丘之上,金色的日月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四周是众多的白甲军严密防备,李骁骑着战马,俯视着远处正在分发土地的百姓们。
看着他们激动而兴奋的模样,李骁心中也是微微欣慰。
得到了土地,有了利益的牵扯,这些百姓就能在北疆扎下根来,不会后悔来到北疆。
同时,他们更不希望李骁出事,从而导致土地被抢走。
他们会尽一切努力,维护目前的美好生活。
所以,这些百姓也将会成为李骁最坚定的支持者。
有了这十万百姓,再加上原本金州的力量,李骁在这个世界上,终于有了一个坚固的根基。
“大都督是想要效仿宇文泰,建立府兵?”
李骁旁边,身穿一件单衣薄衫,宛若士子打扮的顾自忠,面露疑惑问道。
“大都督之说,不过是下面人的戏言,顾都督不必当真。”
“你我同为一州都督,地位不分上下,称呼我名字便可。”李骁淡淡的摇头一笑。
顾自忠,就是萧思摩身边的那个汉人文官,上演了一番无间道,帮助萧思摩夺下金州的家伙。
如今终于飞上枝头变凤凰。
不久前被萧思摩任命为大漠都督,萧图剌朵的长子萧赤鲁,则是被任命为大漠副都督。
这俩人一个是汉人,一个是契丹人,也算是相互牵制。
但是现在的大漠,却又多了李骁的存在。
无论正副都督是谁,最终还是李骁说了算。
顾自忠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也不敢在李骁面前,真把自己当成都督。
“哪里哪里,若是没有武成侯,大漠至今还被回鹘人掌控,哪轮得到我顾自忠来当这个都督啊。”
“更何况,武成侯先后率军击破高昌军队,又攻破高昌城,迫使高昌臣服我北疆。”
“功莫大焉,顾某是万万无法相比的。”
顾自忠微微一笑说道。
话里话外之间,对李骁颇为吹捧,甚至还流露出些许想要投靠之意。
“咱们都是同僚,更是老熟人。”
“客气的话就不用多说了。”
“给这些百姓们发田,主要是不想这么多良田荒芜,也是可怜我汉人百姓,想让他们能填饱肚子而已。”李骁淡淡的声音说道。
“至于你说的府兵,恕我李骁才疏学浅,没想那么多。”
但其实,军户和府兵没什么区别,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
都是王朝统治者,给麾下这帮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弟兄们,分发原始股罢了。
唐朝府兵、明朝卫所兵,清朝八旗兵,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可以称之为军户。
李骁也是在锻造这一利益集体,成为自己的根基。
“武成侯心系百姓,功莫大焉。”顾自忠赞道。
“这些百姓都是可怜人,在敦煌和瓜州被胡人欺凌,抛家舍业的跟随本都来到北疆。”
“本都自然不能让他们失望。”李骁轻轻摇头道。
随后看向顾自忠道:“这些百姓,今后就留在大漠了,还望顾都督多加关注。”
“自然。”顾自忠连忙点头。
“顾谋虽然生于西域,但从未忘记过自己汉人的身份,对于同胞自然能帮则帮。”
李骁微微点头,淡淡一笑。
不久后,顾自忠告辞离开。
而李骁站在原地,目光平静的望向四野,嘴角间掀起一抹轻笑。
“顾自忠?倒是有意思。”
“就是不知道,你到底是人是鬼?”
他自然听出了顾自忠的投效之意,但却心存顾虑。
只因为顾自忠是有前科的。
萧思摩曾经安排他,潜伏进入上一任大漠都督的麾下,担任间谍,帮助萧思摩将大漠收入囊中。
所以,李骁不得不怀疑,是不是萧思摩故技重施,准备在自己身边安插钉子?
让顾自忠确定李骁是否有反意,是否准备在北疆建立一个国中之国?
若真的被顾自忠将自己的老底给弄清楚了,李骁可不信萧思摩会心慈手软。
“先晾着吧。”李骁呢喃说道。
只要顾自忠不给自己找麻烦,李骁也能忍他一忍。
与此同时,顾自忠走下山丘之后,却是重重的一叹。
“哎~”
“武成侯,还真是谨慎过头了啊。”
虽然他是大漠都督,但实际上就是个傀儡,大漠完全是李骁的一言堂。
若是换做其他时候,顾自忠肯定要和李骁争一争,甚至还要向萧思摩状告李骁揽权,阴结私党,图谋不轨。
但是,现实情况却根本不允许他这样做。
因为他得到消息,萧思摩的身体变得越来越糟糕,甚至已经开始咳血了。
以顾自忠的经验来看,人一旦咳血,恐怕也就撑不了多久了。
一旦萧思摩身死,那么北疆的形势将会发生剧变。
萧思摩的嫡子还小,其他儿子不堪大用。
至于萧家的其他旁系,与萧思摩关系很糟糕,这些年一直被萧思摩打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