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天下王佐之士,皆逃不过伯温你法眼!神雷开路,天崩地裂破许都! (第1/2页)
到了这个时候,陈群怎么可能还看不明白,荀彧那三道烽火是什么意思。
荀彧摆的可不止是鸿门宴,更是一招“请君入瓮”之计。
那三道烽火,必是与关羽约定攻城的信号。
烽火一起,城外七万楚军,必顷刻间大举攻城。
原本曹纯准备充分,就算关羽夜袭也无所畏惧。
可要知城中一半兵马,皆为士家私兵,只听从他们的士族武将的号令,曹纯是调不动的。
而这些士族出身的武将,现下却恰恰皆被荀彧扣留在了这里。
楚军攻城,半数私兵群龙无首,又不听曹纯号令,必军心大乱。
如此一来,焉能抵挡得住楚军狂攻?
“好你个荀彧,你当真是阴险狡诈之极,你,你——”
陈群惊怒若狂,指着荀彧的鼻子大骂。
其余人也反应了过来,无不急到如热锅上的蚂蚁,跟着对荀彧大骂。
荀彧却神色平静,心中不起波澜,只端坐上位,静静的闲品美酒。
…
许都城南。
一座座神雷炮已矗立许久。
七万楚军将士也在饱餐过后,精神饱满,于营中肃立了半个多时辰。
约定时辰已近,还不见城中有动静。
“伯温,你说这荀文若,手中无兵无权,到底有什么手段,能助我们破城?”
关羽按捺不住心中猜测,回头瞥向萧和。
萧和思虑片刻,却是淡淡一笑:
“如果是我的话,必会摆一场鸿门宴,将那些士家子弟出身的魏将,统统都召集到他府里来。”
“这般一来,不消千军万马,只凭几十个家仆,就能轻轻松松将这些人控制。”
“所谓擒贼先擒王,控制了这些士族武将,就等于控制了他们所统的半数私兵。”
“没有这些人,曹纯可调动不了这些私兵,我军若此时攻城,城中魏军等于少了一半。”
“就算曹纯他再准备充分,又焉能挡得住大将军的攻势?”
关羽恍然明眸,点头赞道:
“若果真如此,那这个荀文若,当真是智计了得。”
萧和一笑,反问道:
“大将军莫非忘了,这位荀令君,当初可是曹操的谋主?”
“若无此人,当初吕布早袭取兖州功成,曹操恐怕也已身死名灭,又何来今日之势?”
关羽一怔,旋即才想起荀彧过后。
捋髯一笑后,关羽却慨叹道:
“大王曾说过,这荀彧确实乃王佐之才,无此人便无曹操一统北方的盛势。”
“可惜啊,这天下间的王佐之士,智谋再深不可测,皆也逃不过伯温你这双眼睛。”
老丈人的赞溢之词,萧和也只得一笑置之。
“大将军,萧太…太尉,火…烽火!”
身边邓艾突然指向城内,激动的大叫道。
翁婿二人不约而同抬头一看,只见许都城东南角,三道烽火已冲天而起。
荀彧的信号到了。
萧和抬手遥指,淡淡一笑:
“大将军,不管和猜的对也不对,也不必管荀彧是用了什么手段,既是这烽火已起,咱们只管攻城便是。”
关羽豪意狂燃,青龙刀抄起,向敌城一指:
“传吾之命,全军出营,直扑城下。”
“先以神雷炮轰城,尔后一鼓作气踏破许都!”
大营之内,号角声敲响。
营门大开,一座座的神雷炮,在骡马的拖曳下,如庞然巨兽般,浩浩荡荡向许都南门推进而上。
数以万计的楚军将士,皆如洪流般开出大营,向着许都逼近。
城头上。
值守的魏军士卒立时惊觉,鸣锣声警之声,一时间大作。
一骑飞奔入城,去向曹纯告警。
某府堂内。
此时的曹纯,同样也在与董昭对饮。
“公仁,听闻那荀文若也给你发了邀帖,你为何没去他府上赴宴?”
曹纯口中呷着酒,闲聊般问道。
董昭一笑,轻叹道:
“荀公邀我,只是跟我客气而已,去的多是他们颍川人,我一个定陶人何必去凑热闹。”
曹纯若有所悟,却又疑道:
“当年大王进位为公时,这荀文若可是激烈反对过,甚至还辞官而去。”
“现下许都有危之际,他却忽然站出来,要召集颍川人共商守城大计,你说他是发自肺腑的吗?”
董昭捋着细髯,却是玩味一笑:
“若荀文若当真反对大王建国封公,就该留在朝廷上反对到底,可他却选择了辞官归乡,这何尝不是一种默认,一种屈服?”
曹纯眼眸一亮,若有所悟。
董昭呷一口酒,接着说道:
“荀文若有心扶汉,可他终究乃是荀氏一族,不能不顾全荀氏前途命运。”
“大王对士家豪姓的恩宠,刘备对士家豪姓的打压,此乃世人皆知之事,以荀文若的格局见识,又岂会看不出来?”
“那么他为保荀氏的前途命运,当此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借助自己旧日名望,来号召鼓舞颍川人之军心士气,亦是在情理之中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