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169章 益州惊变,北伐战略的调整(6K)

第169章 益州惊变,北伐战略的调整(6K)

第169章 益州惊变,北伐战略的调整(6K) (第1/2页)

刘备大笑。
  
  下马近前,扶起刘封,将不知何时缠在刘封头发上的杂草摘下。
  
  “吾儿受苦了。”
  
  关切的话语,听得刘封心中更是感动。
  
  “为父皇征战,乃儿臣本分,儿臣受些苦,也是应该的。”
  
  刘备故作蹙眉。
  
  “胡说!没有什么苦,是应该受的。”
  
  后方。
  
  赵云也自楼船而下。
  
  见刘备刘封父子叙旧,赵云识趣的没有上前惊扰。
  
  待刘备目光看过来后,这才近前行礼。
  
  刘备大赞:“听吾儿说,子龙于石阳城披甲先登,虎胆熊威,不减当年之勇啊。”
  
  赵云谦逊道:“能破石阳,皆燕王殿下谋划之功,云不过是略显了勇力罢了。”
  
  刘备大笑:“子龙过谦了。吾儿虽有谋划之能,但若无子龙勇力,石阳亦难破矣。朕已经在城内备下酒宴,且随朕入城,共饮美酒。”
  
  谈笑间。
  
  众人上马,驰骋回城。
  
  是夜。
  
  刘封大醉。
  
  直到日上三竿,刘封才艰难的睁开眼睛,只感觉脑仁发疼、口干舌燥。
  
  宿醉后的干渴感,让刘封的嗓子有些沙哑。
  
  “水水.”
  
  早在一旁静候的申淑,连忙将准备好的醒酒汤,端到刘封面前。
  
  咕咚
  
  刘封如牛饮。
  
  直到将一大碗的醒酒汤饮尽,恶心、头疼、干渴才稍微缓解。
  
  又觉腹中饥饿,抓起桌上的豆糕狼吞虎咽。
  
  “殿下且稍待,阿素妹妹已经去取热食了。”申淑小声道。
  
  原来昨夜刘封大醉,被刘备派人送回燕王府后,就由申淑和白素两人彻夜照顾。
  
  方才刘封唤水时,申淑料到刘封醒酒后会腹中饥饿,就让白素去后厨取热食,桌上的豆糕也是提前准备好让刘封充饥的。
  
  “王妃可在?”
  
  吃了几块豆糕后,刘封也不似方才一般饥饿,整了整衣襟问道。
  
  申淑应道:“王妃早时来过,见殿下未醒,不忍惊扰,就先去丞相府了。”
  
  刘封微微惊讶:“丞相府?王妃莫不是去寻黄夫人了?”
  
  申淑点头:“黄夫人早年受战乱波及,伤了身子骨,以至于多年未孕。
  
  丞相因无子嗣,又不愿纳妾生子,欲认其兄之子诸葛乔为子,黄夫人常感愧疚,时有哀愁。
  
  殿下出征后,王妃偶然得知能调养身子骨的良方,每日都会去丞相府邀约黄夫人,或是出行同游,或是送温补汤饮,或是以言劝慰。”
  
  刘封了然。
  
  同床共枕多年,孙琰了解刘封,刘封也了解孙琰。
  
  早不去,晚不去,偏偏刘封出征后就去寻诸葛亮的夫人,必是刘封出征前诸葛亮来府中与刘封论势后,将相和睦,孙琰这才借机与黄月英亲近。
  
  有的事,孙琰去做,远比刘封去做,更有效果。
  
  诸葛亮重情重义,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同时。
  
  诸葛亮公事上也在力求公正,尽可能的减少私情对公事的干涉,跟刘封的关系也保持了合理的距离,既不会太亲近又不会太陌生。
  
  刘封毕竟不是太子而是燕王。
  
  若丞相跟燕王走得太近,难免会给小人寻到中伤构陷的机会。
  
  因此。
  
  诸葛亮基本上只跟刘封谈公事,不跟刘封谈私事,即便偶尔有谈,也是张弛有度。
  
  刘封也很清楚。
  
  身处嫌疑之地,要持盈守位,劳谦其德,故而刘封也不会跟诸葛亮明面上走得太近。
  
  上回与诸葛亮论势,让出襄阳、新城和宜都三郡钱粮赋税统筹权,也是为了国家大计而非个人私利。
  
  看似私事,实则办的都是公事。
  
  而孙琰就不同了。
  
  孙琰不仅仅是燕王妃,还是刘备昔日徐州挚友孙乾的女儿。
  
  孙乾又是大儒郑玄的门人,是享有盛名的名仕。
  
  而黄月英是襄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亦是名门女。
  
  孙琰跟黄月英亲近,将能调养身子骨的良方送与黄月英,只要刘封和诸葛亮谨守本分,这都属于贵妇人间私下的正常来往。
  
  毕竟。
  
  一个是刘备器重的丞相,一个是刘备器重的爱子兼大将,总不能连双方的正常来往都要去忌惮怀疑?
  
  “王妃有心了。”
  
  看破不说破,孙琰与黄月英的亲近,对刘封而言是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不多时。
  
  白素自后厨将热食端来。
  
  看着面有疲色的申淑和白素,又想到一早就去寻黄月英的孙琰,刘封心中更感欣慰。
  
  有妻妾如此,夫复何求?
  
  虽说妾的地位很低,但刘封向来都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并不会因为申淑和白素是妾都有轻视。
  
  申淑和白素虽然不似孙琰一般有大家之风,但两人对刘封足够忠诚、足够悉心,对孙琰也足够尊敬。
  
  在权贵之家,这已经很可贵了。
  
  家和,万事才能兴。
  
  正食间。
  
  人报骠骑将军马超来访。
  
  “咦?”
  
  刘封微感惊讶。
  
  这才刚回来,马超就来了?
  
  虽然有疑惑,但刘封也没耽误,一面让人将马超引到雅阁,一面更换常服。
  
  “孤先去见马骠骑,你二人昨夜辛苦,稍后自去休憩。”
  
  叮嘱了申淑和白素,刘封大步来到雅阁。
  
  “骠骑将军,数月不见,你越发的精神了。”刘封大笑问礼。
  
  “殿下风采,亦是不减。”马超亦笑。
  
  自刘封在成都瓦解了马超内心的心结后,马超不再纵情于酒色,这两年一面改善饮食和作息,一面打熬身体。
  
  人一旦没了心结,身心就会变得愉快,因心结而逝去的精气神也会逐渐恢复。
  
  虽然没能恢复到昔日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潼关马超状态,但凛威也非寻常武将能及。
  
  宾主落座。
  
  早有侍从奉上茶水。
  
  “骠骑将军着急寻我,可是遇到了急事?”刘封没有称孤,称谓会视尊卑亲疏而有所不同。
  
  马超端着茶水,眼神有些躲闪,似是在犹豫。
  
  刘封也不催促,静静品茶。
  
  以刘封的精明,自然也能看出马超藏着心事。
  
  马超不开口,刘封不能催。
  
  片刻后。
  
  马超将茶水一饮而尽,又长长的呼了一口气,问道:“殿下,我听闻子龙在石阳时,不仅独战文聘于禁,更是披甲先登破了石阳城?”
  
  刘封也不隐瞒:“赵将军跟随父皇多年,常领中军,故而极少有立功的机会。
  
  赵将军又为人谦逊,不喜与人抢功,即便当了征南将军都自觉是无功受禄。
  
  故而这次父皇下了密诏,让我给赵将军寻些立功的机会,石阳一战,赵将军雄风不减当年啊。”
  
  马超语气不由多了几分急切,直言问道:“殿下可还有征战别处的想法?”
  
  怪不得如此急切,这是想立功了啊。
  
  刘封放下茶碗,轻叹道:“想,肯定是想。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粮草不足,短期内无法再征战。”
  
  马超眼中闪过一丝遗憾,不由长叹:“粮草不足,唉.”
  
  心中郁闷,马超又倒了一碗茶水,茶不醉人人自醉,面有落寞。
  
  刘封奇道:“骠骑将军为何叹气?赵将军年过六旬了才是个征南将军,立功心切,情理当中。骠骑将军位仅次于大将军之下,地位尊贵,又何必急于立功?”
  
  马超再叹:“殿下,我这个骠骑将军,非军功而升迁,名不副实。如何不急?”
  
  马超有自知之明。
  
  如名士许靖虽然没功绩但也位列司徒一般,刘备以马超为骠骑将军看的也不是马超的功绩。
  
  除了早期“威慑益州、速取成都”外,更重要的是马超在西凉的影响力以及曾受朝廷册封。
  
  前者可以拉拢羌胡制衡曹魏在西凉的影响力,后者可以彰显刘备政权的合法性。
  
  倘若心结还在,马超大概率病逝,也就不存在急于立功的想法了。
  
  如今心结不在,马超自然不甘心当一个名不副实的骠骑将军,而是要真正打出骠骑将军的军功!
  
  原本马超只是在等待北伐的时机,可看到赵云跟着刘封去了一趟江东就立了大功,马超顿时坐不住了。
  
  这两年马超也看明白了。
  
  刘备的对外战略方向,看似在由刘备决定,实际上一直是刘封在推动。
  
  平推南蛮如此,夺取襄樊如此,讨要鄂城如此,攻取石阳亦如此。
  
  如今的刘封才是刘备手中最锋利的那柄刀!
  
  想要立功,就得跟着刘封走!
  
  刘封低头沉吟。
  
  片刻后。
  
  刘封询问:“骠骑将军训练的骑兵,可有成效?”
  
  马超闻言而叹:“军士的骑术训练,问题不大。就是滇马的体型太小,缺乏冲击力和冲刺速度;殿下若想训练一支能与曹魏骑兵对阵的骑兵,还是得设法购买北方战马。”
  
  这两年,马超一直都在用南中的滇马训练骑兵。
  
  只不过见惯了北方高头大马的马超,瞧不上滇马的“弱小”,也不认为滇马骑兵能与曹魏骑兵对阵。
  
  “曹魏封锁了北方关卡,想购买北方战马,几无可能。”刘封右手托着下巴,一边思考一边道:“至于滇马骑兵,也未必不能与曹魏骑兵对阵!”
  
  马超惊问:“殿下,我自小就与骑兵打交道,亦曾与曹魏骑兵对阵,恕我愚昧,我委实想不到滇马骑兵如何能与曹魏骑兵对阵。”
  
  刘封笑了笑:“骑兵是否精锐,战马并非唯一。骑兵的武器、装备才是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