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 第349章 杏花,亲戚(求月票)

第349章 杏花,亲戚(求月票)

第349章 杏花,亲戚(求月票) (第1/2页)

这是一条繁华热闹的街道,名为四海街,里面店铺林立,买卖兴旺,取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之意。
  
  此街是玉州东南最大的一条街路,也是纯粹的商业街,赵家在这里有一间临街门脸。
  
  这门脸是祖上传下,已经不知多少代,前朝大晋之时便有了。
  
  赵家就是凭借这么一副街边门面房屋,才没有遭受太多生计窘迫,一代代在玉州城内繁衍生息,哪怕乱世也没断了香火传继。
  
  这门脸向来都是租出去的,祖训不叫后代人自己占用,言称只吃租子生活便好。
  
  但赵家并无懒惰之辈,虽然房子出租能够温饱,但还是忙活了一些别的营生补充家用,只是不占这使这间门面房屋。
  
  到这一代,赵父没有在别处务工,而是春夏捕鱼卖果,秋冬伐薪烧炭,推着独轮木牛车于玉州城内沿街叫售。
  
  赵母则是接了些纺布刺绣的活计,在家内织造,平日也有不少收入。
  
  正因为这么勤奋生存,有所积攒,所以才能供得一名学子,否则哪里能够负担得起读书人的巨大消耗。
  
  所谓穷文富武,那是相对而言,真是穷途潦倒,生活贫困的话,文也是就不得的。
  
  不说笔墨纸砚这种日常消损,就是书籍都买不起,书乃贵重之物,每本都价值不菲,而就算借书来抄,那空白的书纸同样需要不少银钱。
  
  而家里之所以叫赵倜读书,不跟随赵父做小生意,或者去哪座店铺当徒工,再不学个木瓦匠之类,是因为他周岁抓生的时候,连续三次都抓的毛笔。
  
  而赵父当时见状大喜,因为赵家数辈口耳相传,就没有人抓生的时候抓文房用品,于是便起了叫赵倜读书的念头,三岁时就送他去开蒙。
  
  而赵倜四岁便出口成章,能作五绝七绝诗句,更是坚定了赵父的想法,觉得自家有兴盛之兆,要出现一名文曲星了。
  
  大抵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么多代绵延下来,从来都是但行好事,不问前程,那么风水轮流转,该轮也轮到,等也等到赵家起些运道了。
  
  所以家中不遗余力支持,而赵倜也十分争气,十三岁第一次童试便得中秀才,然后又考入州学读书,如今十六岁,马上就要参加解试了。
  
  赵家一共有两个孩子,赵倜还有一个妹妹,唤做赵灵儿,今年九岁,虽然抓生没抓文房用具,但赵父还是一咬牙给送去女学上学。
  
  大乾朝有女学,学内除了读书写字,还教一些礼乐之事,琴棋书画诗酒花,女红茶道等知识。
  
  除此之外,赵倜还有个小叔叔,早些年因为街头抱打不平,摊上些是非,远走他乡去谋生路再没回来,赵倜记事起就没有见过。
  
  他此时从四海街中穿过,看到自家的那座店面进进出出,颇为热闹。
  
  租赁的商人开的是绸缎铺,花花绿绿,货物都是顺水路从江南诸州运来的,因为商人在那边有亲戚开织造坊,所以总是能先一步得到时下的新鲜颜色样式,生意极好。
  
  赵倜特意跨过街另一侧,不从店铺门前经过,瓜田李下,须避嫌疑,正因为是自家的房子,才不从门前走,省得被里面瞧见,误会什么心思想法。
  
  他向来行事谨慎,考量颇多,一方面是遵从圣贤嘱咐,一方面读书并非读死书,要洞察世情,通明事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读的都是死书,那么还不如不读。
  
  世人多变,世情多变,自家平民百姓,在外自当如履薄冰,即便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居身庙堂,则更是要一日三省己身,朝乾夕惕行事。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虽然这般做人很累而且似乎有些过于慎重了,但是赵倜还是坚持如此,尤其读书未成,没有功成名就之前,更要严谨持重。
  
  待过去了自家门面,他又折返街路的这一侧,然后行至一个卖文房用品的店铺中,选了两块价格便宜的墨锭,又买了一支紫竹管羊尾中毫,出门离去。
  
  接着前行四海街末尾处,拐进一个巷子中,穿过小巷是另外一条街路,叫做春雨街。
  
  这条街路却不宽,走过又是一个巷口,里面芬芳香气飘出,远远瞅着有些色彩缤纷景象,竟是家家户户都种了些果树,正值开花季节,看着如同画里般好看。
  
  此巷名为杏花巷,赵倜家便住在这杏花巷内。
  
  巷口有邻居出入,赵倜打了招呼后来至自家门前。
  
  木门里面并未栓上,他轻轻推开走进小院,一眼就看见妹妹赵灵儿正坐在靠墙的一颗杏树叉桠上吮吸花蜜。
  
  赵倜皱了皱眉:“成何体统,还不赶快下来。”
  
  赵灵儿今年只有九岁,但却十分顽皮淘气,不下于同龄男童,书读得很一般,在女学中成绩勉强算是中等。
  
  赵灵儿冲他做了个鬼脸,然后飞身跳下杏树,道:“大锅,你不是去吃请了吗,怎么这般快便回来?”
  
  她正值换牙的时候,口齿漏风,说话有些不清。
  
  “已经吃过了。”赵倜道:“娘在做什么?”
  
  赵灵儿围着他转了个圈子,背着小手,眼神扑闪道:“在哪里吃的,都吃些什么好东西。”
  
  赵倜看她一眼:“太白楼,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不过我只是稍稍品尝便告辞离开,沉湎口舌之欲,于读书不利。”
  
  “那真是太可惜了。”赵灵儿露出羡慕的目光:“娘在做新衣服呢,大锅一件我一件。”
  
  “做新衣?”赵倜道:“未逢年节,娘为何要做新衣服呢?”
  
  赵灵儿摇头道:“我不知道,你去问娘。”说着,蹦蹦跳跳朝小院深处跑去,绕过房舍去和那边的狗子鸭鹅玩耍。
  
  “你今日的课业完成了吗?”赵倜看她跑走,急忙问道。
  
  “都写完了……”赵灵儿声音远远传来,小小身影却已消失不见。
  
  赵倜向屋舍而行,正房一共五间,旁边还有两间厢房,厢房一个赵父做货物的仓房使用,一个赵母平素在内做活。
  
  他进入赵母做活这间房子,看一个中年妇人正在裁剪布料。
  
  “娘,这个时候为什么给孩儿与妹妹做新衣呢?”赵倜轻声道。
  
  妇人回过头来,露出慈爱目光:“过几日有亲戚过来,你和灵儿都是读书人,总得穿得体面些,不叫人太过看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