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 第189章 黑熊记终

第189章 黑熊记终

第189章 黑熊记终 (第1/2页)

赵文华垂头丧气的坐在林府客厅中。
  
  林府仆人给他上了一杯茶。他端起茶盅出了神,半天都没揭开盅盖。
  
  林十三走了进来:“赵部堂可是在阁老府没喝尽兴,打算来寒舍再喝几杯?”
  
  赵文华叹了声:“唉。本来我给阁老献那百花仙酒,是准备在今日寿宴上博个头彩的。哪曾想阁老都没正眼看。”
  
  “寿宴结束后,我打算单独求见阁老。严年却说阁老已经安歇,连书房都没让我进。”
  
  林十三从袖中拿出两万五千两银票,递给了赵文华:“赵部堂请收好。”
  
  赵文华惊讶:“你这是?”
  
  林十三道:“百花仙酒一共两坛。若其中一坛能够赢得阁老衷爱,那它就值两万五千两银子。”
  
  “若阁老不屑一顾。那它就一文不值。”
  
  “这钱我愿退还给赵部堂。”
  
  赵文华一拍大腿:“林老弟真乃仗义人!”
  
  林十三笑道:“钱嘛,人人喜欢。但赚钱要讲究一个问心无愧。过几日赵部堂将另一坛酒献给皇爷。”
  
  “皇爷若跟阁老一般,对它不屑一顾。我愿再退另外一半儿银子。”
  
  赵文华竖起了大拇指:“林老弟做人、做事皆称得上‘讲究’二字!”
  
  赵文华哪里想得到,讲究人林十三已按照裕王府那边的意思,给他挖了一个大坑,等着他往里跳呢。
  
  林十三道:“赵部堂一向慷慨。我知道,您愁眉不展不是为了钱的事。”
  
  “您一腔热血,满腔抱负。若宏图之志不能展,实乃朝廷之憾、百姓之憾。”
  
  赵文华道:“看阁老的态度,摆明了是不愿举荐我进内阁。”
  
  林十三笑道:“小弟虽是个芝麻官,却也在京城官场耳闻目染许久。小弟以为,您入阁与否,不在于谁举荐。”
  
  “内阁是皇爷的内阁,而非臣子的内阁。只要皇爷看中了谁,想让他入阁。还需要旁人举荐嘛?”
  
  赵文华一排脑瓜:“唉!枉我为官数十载。竟一时糊涂,还赶不上你这个初入官场四五年的后生见识高!”
  
  “是啊,我又何苦强求阁老举荐?只需皇上首肯便是。”
  
  “林老弟啊,这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
  
  “我明日就给西苑递牌子,请求面见皇上献百花仙酒。”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赵文华告辞离去。
  
  翌日,永寿宫大殿内。
  
  赵文华跪倒在青纱帷帐前,他的身前放着一坛百花仙酒。
  
  其实嘉靖帝早就知道百花仙酒是林十三在险山之中寻得的。
  
  嘉靖帝问:“这酒有什么好处?”
  
  赵文华重复了一遍林十三之前所说:“百花仙酒乃是三清赐予险山熊仙的。险山熊仙无福消受,托付有缘人转赠当今皇帝。”
  
  “喝了这仙酒,不但可以助长道力,还能延寿。”
  
  嘉靖帝不以为然,随口问:“你可品尝过?”
  
  赵文华答:“未曾。”
  
  嘉靖帝半开玩笑的一句话让赵文华冷汗直流:“你未尝过,怎知此是仙酒还是毒酒?”
  
  赵文华懵逼了!
  
  他为官多年,深知当今皇上疑心重。
  
  若嘉靖帝怀疑他献上的是毒酒。别说入阁了,他的官帽,以及官帽下面的人头恐怕都保不住!
  
  男人做事不能急,一急就快,一快就坏事。
  
  急了眼的赵文华竟说:“禀皇上。此仙酒严阁老早就服用过,他服之延寿,年余八旬而精神矍铄,全靠此仙酒。”
  
  赵文华说完这话就后悔了。
  
  皇上起了疑心,那就解释。大不了我亲口尝一尝,证明它不是毒酒也就罢了。
  
  为何要撒谎?还把严阁老扯了进来。
  
  工部尚书得到可以延寿的仙酒,先送内阁首辅,再送皇帝?这不是本末倒置嘛?说重了这是僭越。
  
  嘉靖帝听了这话龙颜大怒:“有此延寿仙酒,严嵩服之,却不贡上?”
  
  赵文华心里“咯噔”一下:完了,完了。这下我要两面不讨好了。
  
  嘉靖帝又问:“朕今年初让工部修筑正阳门。为何工期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
  
  赵文华磕头如捣蒜:“禀皇上,修筑正阳门需云贵大料二十八根。尚未运到.”
  
  嘉靖帝冷哼一声:“我看不是大料未到,而是你不尽心。你把精力全放在替内阁首辅寻什么仙酒,讨好上司上了。哪里还有工夫办差?”
  
  赵文华冷汗直流,不敢再多说一句话,只一个劲的磕头。
  
  无巧不成书,又或者说这世上不存在巧合,只有巧合的假象。
  
  正在嘉靖帝对赵文华大发雷霆的当口,吕芳快步走了进来。
  
  吕芳走到青纱帷帐前:“禀皇爷,给事中魏元吉、罗嘉宾等奉旨查办九边军贪案。查出京中部堂官牵扯其中。”
  
  嘉靖帝问:“哪个部堂官?”
  
  吕芳压低声音:“禀皇爷,是”
  
  嘉靖帝道:“大声些说!”
  
  吕芳只得扯着嗓子,高声道:“禀皇爷,赵文华赵部堂牵扯其中。”
  
  赵文华瑟瑟发抖,他想要辩解,却因深入骨髓的恐惧说不出一句话。
  
  嘉靖帝问:“哦?咱们这位赵部堂从军费中贪污了多少银子?”
  
  吕芳答:“共计十万四千两。有六位被革职查办的九边官员的口供,但尚未有实证。”
  
  嘉靖帝道:“赵文华,你还有何话说?”
  
  赵文华从嗓子眼里挤出苍蝇似的声音:“臣冤枉。”
  
  嘉靖帝道:“没有实证,朕先不定你的罪。你滚回家去,戴罪候审吧!”
  
  赵文华心惊担颤,两腿发软,已经走不动路。吕芳吩咐两名小宦,好容易才将赵文华搀出了永寿宫。
  
  倒了血霉的赵文华失魂落魄的进了官轿。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府的。
  
  戴罪候审这四个字,几乎决定了他的官途就此戛然而止。
  
  赵文华打小有个毛病,一着急就肚子痛。
  
  某年一个道士来了赵府,给了他一个偏方。腹痛之时,可卧于小舟。半个时辰便能止痛。
  
  赵文华为此在府邸后院开凿了一个小湖,方便卧舟止痛。
  
  赵家管家将赵文华搀扶到了小舟上。划着小舟来到了小湖的中央。
  
  夜风一吹,小舟摇曳。照之前的经验,他的腹痛半个时辰就能止住。
  
  然而半个时辰过去了,他的小腹似有哪吒闹海。疼的他脸色苍白,哀嚎不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