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 第112章 倭寇造无间罪,我等杀倭功德无量(五千字章)

第112章 倭寇造无间罪,我等杀倭功德无量(五千字章)

第112章 倭寇造无间罪,我等杀倭功德无量(五千字章) (第1/2页)

锦衣卫袍泽们刚才已陷入绝境。如今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经过一番鏖战,还能动弹的锦衣卫袍泽仅剩下四十人。
  
  可是,第一拨与锦衣卫鏖战的倭寇,尚存二百余。他们已与锦衣卫缠斗在了一起,撤不回去。干脆做鱼死网破之争。
  
  再对耗下去,迎接锦衣卫的依旧是全军覆没。
  
  那三百多僧人虽出城攻击倭寇,然远水解不了近渴。
  
  唐顺之只得命令剩下的鸳鸯残阵并成四个完整的鸳鸯阵,与倭寇做殊死一搏。
  
  林十三、孙越、沈惟敬三人已满身是血。
  
  林十三不知自己亲手杀了几个倭寇。也许是两个,也许是三个。他已力竭,无力的挥舞着腰刀。他都不知道自己砍的是谁。
  
  就在此时,平地响起一声雷!
  
  “袍泽莫慌,广西狼兵来也!”
  
  这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林十三转头一看,只见身后有五六百明军蜂拥而至。这些明军与卫所军不同。
  
  普通卫所军身穿鸳鸯战袄,头戴兵笠;他们则是头上戴兵笠,脚上踏草鞋,长裙及膝。
  
  普通卫所军用的武器大都为长枪、腰刀;他们则是手持标枪、短刀。
  
  普通卫所军用的是包铁的虎头盾牌;他们则是手持燕尾牌。
  
  唐顺之往后看了一眼:“弟兄们,狼兵来了!此战我们必胜!打起精神,杀!”
  
  狼兵中为首的将领骑着一匹云贵矮马,是个女人!
  
  这女人六十多岁,身穿轻便的布面甲,手持一柄斩马刀。那真是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
  
  女人名叫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广西田州土官岑猛之妻。因丈夫、儿子早亡,瓦氏夫人不得不亲摄州政,政绩斐然。
  
  嘉靖三十三年,时任浙直总督张经下令,征调田州狼兵入浙抗倭。瓦氏夫人上书朝廷,亲自带兵出征。
  
  在浙江抗倭三年,瓦氏夫人威名天下扬。
  
  嘉靖帝开特例,先封瓦氏夫人为二品诰命夫人,又封“女官参将总兵”,职正二品。
  
  她成为大明自开国以来,唯一一个既受封诰命又受封将职的女人。
  
  东南百姓皆称之为“石柱女将军”。
  
  瓦氏夫人带着六百多狼兵,从倭寇后方席卷而来。像是一柄大锤狠狠捅在了倭寇腚上。
  
  用后世的话说,狼兵和少林僧兵皆是特种兵。
  
  倭寇被前后夹击,顿时大乱。
  
  倭寇把登陆抢劫看成了做生意。盱眙县城没打进去,他们已损失惨重。这场仗再打下去只能赔本。
  
  于是野原光治再次挥动大嗦了蜜:“统统撤退!”
  
  一千八百倭寇在盱眙城下扔下了五百多具尸体。剩余一千三百人朝着东边退却。
  
  瓦氏夫人却没有追击。不是她不想追,而是她没有兵力去追。
  
  广西狼兵出桂之时,不过两千余人。在福建、浙江、南直隶转战三年后,人数仅剩下一千两百左右。
  
  这一千两百人,如今有六百被调往了台州防倭。
  
  剩余六百人被调到淮安府,奉命击退登陆的倭寇。
  
  淮安府境内如今有三四股倭寇。
  
  六百狼兵就像是后世的消防队。倭寇打哪座县城,他们便赶到哪里。他们兵力严重不足。
  
  兵力不足便打不起追歼仗,只要将倭寇赶跑便要见好就收。
  
  林十三等人终于来到了盱眙城门前。
  
  五十九岁的瓦氏夫人朝着唐顺之一拱手:“在下女官参将总兵,瓦氏。”
  
  唐顺之拱手:“在下兵部职方司郎中,唐顺之。久闻瓦氏夫人威名,失敬失敬。”
  
  瓦氏夫人没了刚才在马上的飒爽英姿。她不住的咳嗽:“哦,咳咳咳,原来是,咳,唐郎中。”
  
  林十三也一拱手:“在下锦衣卫北镇抚司总旗,林十三。”
  
  瓦氏夫人皱眉:“锦衣卫?把俞帅和戚将军抓起来的锦衣卫?你们的脑袋是不是被野狗吃了?”
  
  林十三哭笑不得,忙不迭的解释:“抓俞帅、戚将军的是南京锦衣卫。并非我们北镇抚司。”
  
  瓦氏夫人上下打量了林十三一番:“看你一身是血,今日也算跟倭寇拼了命,是条好汉。”
  
  林十三道:“幸得瓦氏夫人相救。否则我跟这些锦衣卫的袍泽,今日全得殉国。”
  
  瓦氏夫人夸赞道:“你们都是锦衣卫?打得不错。我看你们不足百人,脚下得有二三百倭寇尸体。”
  
  林十三道:“这是唐先生指挥得当之功。”
  
  就在此时,一个四十多岁的和尚走了过来。和尚左手做佛揖,右手则拎着一根包铁长棍。
  
  唐顺之问:“大师是?”
  
  和尚自报家门:“噫,俺是河兰嘞!小庙嵩山少林寺。贫僧月空。”
  
  (注:考证了下。嘉靖抗倭时期的协守淮安的僧兵是来自于嵩山北少林。上章写成了南少林,错了。已改。)
  
  林十三惊讶道:“少林寺是小庙?大师过谦。您和一众师父不在河南念经,怎么跑到浙江杀倭来了?”
  
  唐顺之在一旁解释:“林传奉你有所不知。嘉靖三十三年,南京中军都督给嵩山少林写了封信,让嵩山少林派武僧前来浙江抗倭。少林欣然应允。”
  
  唐顺之不知道的是,少林寺方丈坦然法师派大弟子月空为首领,选弟子前往东南抗倭。为了确保每一个派出来的弟子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月空使用了“打出山门才出寺”的少林规矩。
  
  选定抗倭弟子后,少林寺给每人配了一匹马,还有一根七尺长,十五斤重的包铁大棍。
  
  这两年,少林僧兵跟广西狼兵一样,在东南打出了赫赫声威。但可惜他们跟狼兵一样,人数不多。
  
  孙越在一旁多嘴:“不是说佛家以慈悲为怀嘛?杀倭寇岂不是破了杀戒.”
  
  月空大师作了个佛揖,说了一番话,字字铿锵有力:“阿弥陀佛。慈悲杀生,一杀多生。”
  
  “倭寇不算是人,只算是地狱邪魔。降魔除妖,佛门弟子本份。杀倭护民才是大慈悲。”
  
  “我等是行菩萨道的杀人法。倭寇造无间罪,我等杀倭功德无量。”
  
  林十三率幸存的一众锦衣卫袍泽齐齐向着月空大师拱手:“大师大义!”
  
  月空还礼:“阿弥陀佛。”
  
  瓦氏夫人问唐顺之:“你是兵部职方司的郎官,来东南是督战的?”
  
  唐顺之答:“正是。”
  
  瓦氏夫人叫苦:“督战?那督不督粮饷?我的狼兵儿郎已有两个月未见粮饷、赏银了。我去找赵贞吉要,他每回都推三阻四,说什么东南财政吃紧,让我们跟他共度什么时艰。”
  
  林十三在一旁观瞧,只见瓦氏夫人身后站着的狼兵个个穿着草鞋,有些鞋底都快磨烂了。
  
  他们的战裙也已破旧不堪。
  
  林十三心中暗骂:江南的官员进京,随便找找门路送送礼就几千两几千两往外扔。要银子办抗倭正事儿,他们倒说什么共度时艰。
  
  我焯他们娘!
  
  突然间,林十三想到了自己收的那些程仪。
  
  在宿迁府时,他为携带方便,将收取的一万五前两程仪全部换成了银票。全都揣在身上。
  
  林十三从怀中掏出了那一迭银票,银票已有不少沁了血。
  
  林十三道:“这一万五千两银子,两千两给月空法师添置军械。剩下一万三千两全部都给狼兵充作军费。”
  
  瓦氏夫人问:“这么多银子?是朝廷拨给我们的?”
  
  林十三可不好意思说,这是他一路收的程仪。他只得编谎:“这些是沿途的官员、士绅捐助的抗倭银。给狼兵、僧兵得其所哉。”
  
  经过昨夜、今日两番恶战,原本喜爱银子的林十三突然超脱了。
  
  乱世之秋,人若鸿毛、命若野草。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
  
  这一万五千两银子放在他手里,他不过多吃几个利钱,多买几只好虫。
  
  若交给瓦氏夫人,不知能多杀多少倭寇,多救多少百姓。
  
  人活一世,圈子很重要。
  
  当身边圈子里的全是唐顺之、瓦氏夫人、月空大师这种无私报国之人,心灵自然也能够得到净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