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病得不轻 (第1/2页)
根据情报显示,伯格家族掌握的一家遗传学实验室里,曾经出现过关于生命树藤的研究记录。
这个情报是柯以明从造物主组织里窃取的,但他获取的情报内容并不详细,只知道在白鹰联邦莱登市有一座遗传学实验室,有关生命树藤研究的记录。
就这么短短一句情报内容,没有更详细的信息。
严格来说,这就是柯以明无意中看到的一份资料上的内容,甚至没有来得及细看。
不过,对于军方情报部门来说,这条信息已经足够锁定实验室的位置。
按照柯以明提供的情报,这座实验室位于白鹰联邦的莱登市,而且是一座研究遗传学的实验室。
再结合其他情报,就可以分析出所需的结论。
在造物主组织里,序号7的核心成员,伯格家族的掌管人威尔·伯格,投资了非常多遗传学研究项目,各大高校、实验室、异能组织都有。
再根据这些投资的遗传学研究项目进行追查,地点锁定在莱登市,最终锁定了一座位于莱登市郊区的实验室。
这座实验室的注册名叫做,莱登市遗传学与异能研究实验室。
这条情报上显示的时间是一个星期前的实验记录,三天前才传到情报部门手里。
也就是说,只要这一个星期内,造物主组织没有转移生命树藤,那生命树藤就应该还在这座实验室里。
情报也是有时效性的,一个星期可以发生很多事。
如果想要拿回生命树藤,必须尽快行动,拖的时间越久,生命树藤被转移的可能性就越高。
“去确认过了吗?生命树藤还在这座实验室里吗?”陆恒对一个星期的时效性有点担忧。
“已经派人在莱登市探查,没有发现特殊车辆从那座实验室离开,但没有进去确认过,不能保证生命树藤还在实验室里。”祁景辉颔首回答。
一般来说,转移重要实验样本,会使用特殊车辆运输。
当然,也不排除造物主组织用普通车辆运送。
甚至直接派一个异能者去,拎个箱子就走了。
因此,在没有进去确认之前,谁都不知道生命树藤还在不在里面。
谢师恩建议道:“不管生命树藤还在不在里面,都得去看一眼。如果在,就把生命树藤先拿回来,如果不在,也可以调查一下,看有没有其他线索。”
陆恒同意这个看法:“确实要去确认生命树藤还在不在,只是行动仓促的话,可能会准备不足。”
按照团队一开始讨论的策略,应该做好准备后,使用雷霆手段,一次性清除掉造物主组织所有已发现的势力和基地。
造物主组织掌握的佣兵组织、跨国集团、异能者势力非常多,想要全部清除掉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挑重点势力进行清理。
如果要对这些势力动手,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因为一旦动手,造物主组织就会得到消息,肯定会有反应。
一旦造物主组织发现这是对他们的围剿行动,肯定会收缩力量,暂时潜伏起来,然后将所有力量集合起来,寻找反击的机会。
所以,第一波行动没能清除掉的目标,再想动手,基本就很难找到目标了。
陆恒思索片刻,看向祁景辉,问道:“如果现在展开行动,能端掉多少有目标?”
从柯以明这个内应出现开始,南方战区的参谋部就知道,要不了多久就会动造物主组织动手。
战区参谋的工作,就是分析情报,讨论行动方案,而且会有很多套方案,应对不同的情况。
祁景辉就是这次行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所以他对所有方案都了然于心。
听到陆恒这么问,他略作思考便答道:“目前可以展开行动的目标有七个,主要是造物主组织掌控的异能者势力和佣兵组织。”
七个目标虽然不能囊括所有造物主组织的重要势力,但也足够重创他们了。
只要第一波行动,直接打到造物主组织没有还手的余地,剩下的就是清扫余孽的时间。
陆恒沉吟片刻,接着问道:“什么时候可以动手?”
“最快半天时间,但只能是龙威动手,否则会牵扯到国际问题。”祁景辉补充了一下事件性质。
由于这次行动涉及到很多境外目标,所以不能出动部队序列的战士。
在这种情况下,龙威这个佣兵序列就体现了自由性。
在这个秩序濒临崩坏的时代,每个国家都有佣兵组织,有的是私人佣兵组织,有的有官方背景。
无论是什么背景,只要对外身份是佣兵,就不涉及外交问题。
非常找一个借口,直接找目标地区的公司签一份雇佣协议就行。
雇佣兵就是拿钱办事,不是主体责任人。
至于背后的真相,从来都不重要。
陆恒听到只能龙威动手,并不意外,但同时对七个不同地区的目标动手,以龙威现有的力量,可能不太够。
“人手是不是不太够?”陆恒直接问了出来。
“如果你确定要动手的话,会有一批异能战士临时调入龙威序列,行动结束后会调走。”祁景辉语气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句。
“既然如此,那就动手吧。我亲自去莱登市。”陆恒当即做了决定。
……
与此同时。
白鹰联邦,米歇尔州。
一座风格典雅的庄园里,柯以明收到组织发给他的信息,让他到这座庄园来,见一位大人物。
他在造物主组织里的编号是025,这个编号其实已经很靠前,但从序号上来说,前面至少有24个人地位比他高。
当然,有一些已经死了。
他不知道这次要见的人是谁,但他感觉这次要见的人,身份肯定很高。
从庄园门口进去后,还要乘坐一辆轿车,走了五分钟才抵达一栋十分气派的建筑前。
这栋建筑似乎融合了哥特风格,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庄严感。
柯以明从轿车上下来,建筑门前有一位五十岁多岁年纪,西装革履的白人等候。
只是,柯以明一眼就分辨出来,这个人并不是这里的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