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上亿只是保守估计 (第1/2页)
应该不会。
于大章觉得自己有点想当然了。
不能因为某一点相似,就将两方人强行凑到一起。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
洗浴中心这个藏人点,是张江科的,还是出钱收购女孩那人的?
换位思考。
于大章以张江科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派人把女孩接过来后,自己完全可以忽略掉转卖这个步骤,直接将人拉到收购方那里。
这样既可以省略一个步骤,也能一步到位,直接用人换钱。
还有一个关键点。
张江科这个二手贩子不会雇佣那么多人去看管被拐女性。
而且开一家洗浴中心,也不是人贩子的做事风格。
用正经生意去掩盖犯罪行为,这更不是人贩子能想到的办法。
更何况,无论是雇人,还是经营洗浴中心,都需要大量财力来运转,这对于张江科来说,成本太高了。
所以,这家洗浴中心大概率是那个主谋经营的。
当有了这个推断后,于大章合上勘查记录,还给了那名警员。
出了技术部门,他又回到观察室,正好赶上许队也从办公室的方向走来。
于大章见他双眼都是血丝,不由得关切道:
“怎么没多睡会儿?”
“睡够了。”许队揉了揉太阳穴:
“心里有事就睡不踏实,再加上年纪大了,睡眠也越来越少。”
其实这也算是刑警的职业病。
遇到棘手的案子,熬夜就成了常态,时间一长也就形成习惯了。
前世的于大章就是这样。
办案的时候经常一直熬着,实在太困了就眯一会儿,睡上一两个小时就又能挺一天。
长久以往,就造成了神经衰弱。
这也是一线警察平均寿命只有48岁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于大章可不会这样做了,除非是特殊情况,不然他可不会为了表现敬业而把身体熬垮。
随后,两人一同走进了观察室旁边的临时办公室。
刚坐下,于大章便开口问道:
“洗浴中心的背景资料查了吗?”
“查过了。”许队从办公桌上拿过一份文件,递给他:
“这家洗浴中心是五年前正式营业的,生意不算好也不算坏,老板一直在维持着。”
“直到去年十月份,一个中介联系到他,说有人要买下他的洗浴中心。”
于大章翻阅着文件,许队则在一旁补充说明:
“据那个老板说,对方出的价钱高过了他的心理预期,让他连讨价还价的心思都提不起来。”
“法人我们也查了,已经确定是对方找来顶包的,当初有人给了他两万元,让他做这个法人。”
找人顶包做法人,两万元是不是太少了?
要是有这个想法,说明你不了解行情。
去乡村或者农村,找那些失去劳动能力的人,五千块钱是大价,让他们配合做什么都行。
国内很多金融犯罪,都是这么做的。
还有很多躺平大神,两百元就能将自己的身份证卖掉。
“对方当初买下这个洗浴中心就是有预谋的。”
于大章想了想,说道:
“这说明主谋不是临时起意,他在决定收购女性之前就将藏人的地点准备好了。”
“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对方还不止买下了这一家娱乐性场所。”
他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