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熟人找你发大财,多半没憋好屁 (第2/2页)
更何况这是在国内,根本就不允许动物成精。
“接下来当地刑警会安排他们去一个安全地点。”于大章解释道:
“对方不知道他们的住址,自然也就无法对他们造成威胁。”
“具体什么时候能回归正常生活,这就要看案子什么时候能够侦破了。”
他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只有将那个组织一锅端,你的家人才能真正的安全。
“我明白。”王昊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
于大章又给他点了一根烟,然后说道:
“从你接触这个犯罪组织说起,尽量说得详细点。”
王昊点点头,但没立即开口,而是狠狠吸了两口烟,沉思了片刻才说道:
“11年前,也就是2003年的年底,我同村的发小张超,突然找到我,说要带我一起发大财。”
“那时候的他,已经搬走两年了,当年他家在村子里的时候就是富裕户,所以我对他说的话深信不疑。”
听到这里,于大章立刻打断道:
“你是说,那个张超在搬离村子两年后,突然回村找的你?”
这一点必须弄明白。
只要是涉及到时间、地点、人物这三个要素的,就不能有一点马虎。
“是的。”王昊点头道:
“在他搬走的这两年间我们断了联系,互相之间连个联系方式都没有。”
他的语气有些感慨,似乎又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当年我还挺感动的,我以为他是因为念及我们发小的情谊,才特意回来找我的。”
“现在想想挺可笑的,要是真有情谊也不会离开村子后就和我断绝联系了。”
说到这里,王昊不禁摇了摇头,感叹道:
“不过那时候的我才21岁,想法幼稚,也很天真,去趟城里感觉就像是出国了一样,主要还是没见过世面。”
怎么还给自己找上理由了……于大章催促道:
“继续往下说。”
为什么不直接问王昊的上线?
那得看是什么案子。
这种长期作案的犯罪组织,必须要先搞清组织脉络,然后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就算是抓捕也要提前做好布控,不是脑子一热就可以随便行动的。
一个人就一条命,如果做刑警的做事不周密,一不留神就会把命搭上。
“最开始我只负责在建宁接人,张超安排人将那些智障人员送到近郊,我去交接,然后送到指定的工厂。”
王昊继续说道:
“那时候就我一个人负责开车接送,每次接送的人员也不是固定的,有时候可能只有两三个人,而有时候却会多达十多个。”
听到这里,于大章心里立刻做出判断。
原来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那座地下监狱。
理由很简单,经过培训后的智障人员都是分组的,一组八个人。
不管是方鹏,还是那三个“脚”,都曾在供述中提到这一点。
如此杂乱无章的运送方式,显然不是那座地下监狱的风格。
不过于大章并没有打断王昊,而是在心里将最开始的年份记了下来。
“大概是过了一年多吧,我发现送来的人数开始变得有规律了。”
王昊一边回忆,一边继续说道:
“每次都是以八人为基数,要么是八个,要么是十六个,最多的时候是二十四个,总之都是八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