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这是一条供应链! (第2/2页)
既然对方敢直接给洪柳文打电话,为什么还要通过快递的方式将照片和视频邮寄过来?
直接加通讯软件,传过来岂不是更方便。
“是的。”洪柳文答道:
“他不但使用了变声器,就连电话号码也是进行过处理的,是那种随机显示的号码,应该是用了网络电话。”
真够谨慎的……于大章在心里感叹道。
这也能解释对方为什么不用通讯软件传输文件了。
因为有暴露的风险。
技术部门很容易就能锁定对面的ip,查到基本信息和所在地址。
而网络电话的追踪就较为复杂,这类电话可能利用海外线路,追踪成本极高。
遇到显示“任意号码”的情况,基本就是软件拨打,连电话卡都不用。
如果再转接ip,那就更加无从查找了。
显然对方早就料到有一天洪柳文会投案,所以才准备得如此充分。
“那些人大概多久去一次那个工业区?”于大章问道。
如果有可能,他准备来一个守株待兔,将负责运送的那些人抓到。
运气好的话,可以直接通过那些人找到地下监狱。
“这个我不清楚。”洪柳文摇摇头:
“我也要天天上班,没有时间去盯着那边,而且送来新人,那边也不会和我说。”
应该是没有规律可言……于大章从他的话里也听出了这样的意思。
对方不可能拉着培训好的智障人士,明目张胆地去工业区推销。
这种违法犯罪活动,通常是事先联系好,定好人数和价格,然后再将人送过去。
于大章想了想,又问道:
“如果那些干重体力活的智障人士生病或者死亡,他们是如何处理的?”
这个问题他一直在思考,只是始终都没找到答案。
“这个我也不清楚。”洪柳文有些无奈地答道:
“在那里我没见过有人生病,死亡的更没见过了。”
那就是给拉走了……于大章能看出洪柳文是进行过推断的,之所以没说出来,是怕影响到别人的判断。
也就是说,那条供应链还带退货和换新的。
于大章现在都有点不敢想象对方已经达到了什么规模。
只是一个雁城就有三百左右的智障人士在做奴役工,这还只是一个派出所的辖区内。
很有可能雁城其他地方的工厂也有这种情况发生。
那全省呢?
全国呢?
最后涉及的被害者总数,于大章都不敢仔细去想。
而且,他几乎可以肯定,对方早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供应了。
这意味着,这个犯罪组织的规模比他之前想象的要大得多,他们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全国各地。
当初方鹏是在d省被劫持的被关押了整整一年之后,才被送到n省的雁城。
这说明,那些人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开始跨省作案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
那个地下监狱并不是唯一的?
当这个假设出现在于大章的脑中时,他只觉得自己浑身一阵冰冷。
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真是全国范围内提供奴役工,光是那一个地下监狱,根本就不够用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