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归义非唐 > 第412章 犀浦对峙(万字大章)

第412章 犀浦对峙(万字大章)

第412章 犀浦对峙(万字大章) (第2/2页)

“此役过后,多康的马匹分为上等马和中等马、下等马,上等军马,中等乘马,下等挽马。”
  
  “一匹上等马换两匹中等马,或者四匹下等马,每匹下等马换十石粮食,亦或者一担茶。”
  
  “其它诸如绸缎、布匹、瓷器、漆器等商货,我会重新让官员们裁定,比之前的价格便宜。”
  
  刘继隆话音落下,韦工啰碌便眼前一亮。
  
  十石粮食加上奶制品,差不多够三个人一年的口粮,这可比开荒种地来的快多了。
  
  比起之前的价格,这次的价格,刘继隆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韦工啰碌见状,当下便作揖行礼道:“多康永远都是节帅麾下最忠诚的骏马。”
  
  “嗯,此役结束后,你与没卢丹增也好好谈谈,没什么事就下去休息吧。”
  
  刘继隆示意其退下,韦工啰碌见状便行礼退出了衙门。
  
  在他走后,刘继隆也起身走向了县衙中堂休息。
  
  对于他给多康开出的价格,他并不觉得很高,只是多赚和少赚罢了。
  
  十石粮食很多,以现在三川的粮价,差不多在七贯钱左右。
  
  不过随着战乱结束,荒地复垦和各类政策出台,刘继隆有自信在两年内将三川粮价恢复到每石四五百钱的水平。
  
  届时与多康交换,四五贯便能买一匹挽马,二十几贯就能买一匹军马。
  
  不管怎么说,都是刘继隆在赚,而多康也不亏。
  
  他们只要能和陇右、西川买卖粮食马匹,就可以用更高的粮食价格来和其他部落贸易。
  
  据刘继隆了解的,诸如羌塘、苏茹、逻些城等地,一石粮食已经涨到了一贯五乃至二贯的价格。
  
  往后近二百年都是气温下降期,吐蕃对粮食和茶叶的依赖也将不断走高。
  
  正因如此,刘继隆从不忌惮扶持尚摩鄢这群人,因为随着气温下降,高原之上只有碎片化的统治,吐蕃王朝只能成为历史。
  
  哪怕他现在扶持没卢丹增,没卢丹增也顶多控制卫藏和多康地区,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出现问题。
  
  他们对中原的依赖性只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容易控制。
  
  思绪间,刘继隆回到中堂洗了把脸,随后便躺下休息了。
  
  只是在他休息的同时,距离他不过二十余里外的高骈却根本睡不着。
  
  “窸窸窣窣……”
  
  甲片声响起,站在沙盘前的高骈抬头看向牙帐门口。
  
  索勋和梁缵走了进来,二人先后作揖。
  
  “节帅,陇右的那支骑兵在两个时辰前经过唐昌,眼下估计往青城方向去了。”
  
  “节帅,不如先收拾了这支兵马,再回头与刘继隆决战?”
  
  二人各自提出建议,高骈眉头却紧锁,蹲下将朋笮的陇右令旗插到了青城方向。
  
  待他做完这一切,他这才缓缓道:“刘继隆距离我军不过二十余里,我军若是后撤,他必然逼近。”
  
  “等我们拿下后方那数千精骑,刘继隆恐怕已经包围成都了。”
  
  “成都城内二十余万百姓,城中粮食仅够三个月所用。”
  
  “刘继隆今日攻破新繁和新都,又派骑兵拿下了朋笮和九陇,所获粮食虽然不多,但也足够他多支撑几个月。”
  
  他说着说着沉默下来,片刻后又道:“张璘他们应该明日就会行动,届时先看看刘继隆反应,再决定如何对待我军后方的这支精骑。”
  
  “若是不出我预料,刘继隆应该准备用这支精骑来截断我军退路。”
  
  “慢!”高骈突然打断了自己,目光不断扫视营盘。
  
  如果是对付普通将领,甚至是段宗榜这种大礼名将亦或者王式等人,高骈肯定会觉得这支精骑是用来策应主力,随时准备侧击或背击的骑兵。
  
  不过对手是刘继隆,不能以平常良将视之。
  
  刘继隆此举,肯定是用来吸引自己注意力,甚至用于截断自己后路。
  
  这说明,他很有可能已经发现了张璘他们的踪迹,知道自己准备阶段他后路,以自己的招数来对付自己。
  
  这么想着,高骈眉头紧锁,随即开口道:“派兵绕过新繁,连夜告诉张璘他们……绕过新繁,撤往郫县。”
  
  高骈这番话,使得索勋与梁缵二人表情错愕,梁缵忍不住询问道:“节帅,这已经安排好了,为何还要撤回来?”
  
  “刘继隆大概已经发现张璘他们的踪迹了,将他们留在北边已经无用。”
  
  高骈解释着,同时将代表张璘的精旌旗撤回到郫县,同时说道:“刘继隆准备先击溃我们,再收拾张璘和李福他们。”
  
  “眼下他手中兵力,应该在两万左右,以两万对付我们近三万人,他恐怕有些托大了。”
  
  “兵力相等,我还未输给过任何人……”
  
  他起身走回主位,安心坐下的同时吩咐道:“传令,将军中牛羊尽数屠宰,给三军加餐!”
  
  “是!”梁缵二人果断作揖应下,但不等他们退出,高骈看向索勋:“索兵马使留下。”
  
  梁缵看了索勋一眼,随后离开牙帐。
  
  在他走后,高骈则是开口道:“刘继隆给你写了招降信,你是怎么想的?”
  
  索勋没觉得自己和刘继隆的事情能瞒住众人,故此他实话实说道:
  
  “某虽需要富贵,但也得看富贵自何人身上所取。”
  
  “让某在刘继隆麾下为将,某自认为折辱,自然不受。”
  
  索勋实话实说,高骈听后颔首:“刘继隆虽强,我却也不弱。”
  
  “若朝廷能提前让我节制三川,哪怕只有半年,我亦能凭一己之力讨平陇右。”
  
  “如今虽说晚了些,但击退刘继隆不成问题。”
  
  “明日阵上你且看着,某如何攻破刘继隆中军。”
  
  “是!”索勋作揖应下,他对高骈的能力还是十分信服的,不然也不会从宋涯麾下转投高骈。
  
  不过刘继隆始终是个另类,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
  
  怀揣着这种不安的情绪,他作揖退出了牙帐,转身返回了自己的帐篷。
  
  不多时,牛羊肉炖煮的香气在夜幕下不断飘香,引得所有人食指大动。
  
  西川军大快朵颐,随后便各自回营休息去了。
  
  翌日清晨,高骈洗漱过后,便见梁缵与索勋来禀报。
  
  “节帅,张璘他们距离郫县已经不足三十里。”
  
  “此外,唐安县的塘兵在长江(岷江)东岸发现了骑兵南下的踪迹,估计要前往新津。”
  
  “卯时三刻,我军塘骑与叛军塘骑交锋,叛军塘骑突入,估计获得了犀浦附近的地形图籍。”
  
  梁缵不断禀报,高骈听后脸色平静,安抚道:
  
  “不必在意,令弟兄们将昨夜未吃完的牛羊肉吃个干净,攒好力气杀贼!”
  
  “是!”
  
  二人作揖退下,高骈依旧在冷静观看沙盘。
  
  在他观看沙盘的同时,距离此地二十余里外的新繁县外也飘荡着肉香味。
  
  耿明派人将新繁县的飞禽与能买的牛羊都买了个干净,除了没有对青壮的耕牛下手,老迈的耕牛和这些飞禽、山羊都被屠宰。
  
  刘继隆正在吃着牛羊肉炒成的菜肴,面前则是刚刚摆好的沙盘。
  
  只见犀浦县北部不是河流就是湖泽湖泊,其中又以郫水和沱水为主。
  
  高骈把郫水和沱水让了出来,只因为这个时代的郫水和沱水足够宽阔,如果他设防,刘继隆肯定不会走这个方向进攻他,说不定会改换方向。
  
  所以他让出郫水和沱水,在这两条河流后的一条小河修筑了营垒和防线。
  
  “这湖泊星罗密布,大军结阵进攻,确实不太容易。”
  
  “抓几个舌头来,问问清楚当地的地势。”
  
  刘继隆吩咐着,张武很快派人去办。
  
  不多时,刘继隆便见到两名兵卒带着五六名农夫出现在了他面前。
  
  这群农夫年龄四五十岁,穿着破烂,草鞋里的脚还沾着淤泥,显然刚刚在干活。
  
  他们长得瘦弱,五尺三四的身高,却瘦的如竹竿般。
  
  “三位先吃饭吧,吃完饭再问。”
  
  刘继隆笑着安排三人坐下,三人十分局促,直到看见装满牛羊肉的粟米泡饭,他们才放松下来,狼吞虎咽的吃着。
  
  刘继隆看着他们很快吃完,又令人为他们添肉加饭,直到两大碗下肚,三人再也吃不下后,刘继隆才询问道:
  
  “三位能否为我解释解释这犀浦县北边的地势?”
  
  刘继隆走到沙盘前询问,三人见状也在张武等人的注视下局促起身,连忙为刘继隆解释起来。
  
  “犀浦县北边是湖泽,尤其是郫水和沱水两边有好多看上去是草地,但是是沼泽的地方。”
  
  “还有这边,这边是俺家……”
  
  “俺家在这边……”
  
  三人的口音有些浓重,与后世的四川话并不搭边,刘继隆也听不懂。
  
  张武虽然是渝州出身,却也听不懂三人的口音,只能在军中找来了成都附近逃亡陇右,参军入伍的兵卒来充当翻译。
  
  三人的解释和兵卒的翻译下,刘继隆很快弄明白了这块地形的凶险之处。
  
  不过三人的指点,也让刘继隆知道了该走哪条路进攻。
  
  思绪过后,刘继隆对张武吩咐道:“派人给三位每人发两贯钱,五斗粮。”
  
  “是!”张武作揖应下,兵卒也翻译给了这三人。
  
  三人听后,当即跪在地上,对刘继隆又是磕头,又是感谢。
  
  刘继隆将他们三人扶起,拍拍他们的肩膀:“三位放心,待我击败高骈,定会让你们过上太平日子的!”
  
  兵卒翻译过后,三人又连忙作揖,最后才在兵卒的劝说下,离开了牙帐。
  
  随着他们离开,刘继隆也开口道:“传令,三军南下!”
  
  “是!!”张武、耿明、韦工啰碌三人先后作揖应下。
  
  不多时,三军拔营向南,两万多兵卒及两万民夫沿着官道南下。
  
  腊月的西川几乎不见太阳,阴沉的天气加上寒风,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十二里路程很快经过,三十余丈宽的沱江就在眼前。
  
  民夫上前搭建浮桥,直到正午才将浮桥搭建完毕。
  
  刘继隆率军渡过沱江,接着南下数里后,再度看见了宽度二十余丈的郫水。
  
  如法炮制的渡河过后,摆在大军眼前的,除了无数湖泊之间的树丛与耕地,便只有摆在眼前的官道。
  
  官道并不宽阔,左右不过十丈,官道两旁都是果林,多是苌楚(猕猴桃)、梨树和橘子树。
  
  “派精骑先行,高骈恐怕已经得到消息,开始列阵了。”
  
  “是!”
  
  在刘继隆吩咐下,斛斯光亲率精骑先行,刘继隆率大军与民夫随后进军。
  
  果不其然,斛斯光他们南下不过半柱香时间,便有精骑来禀,高骈已经在南边犀浦县北部驻营。
  
  刘继隆率军在一刻钟后抵达,时间已经来到午时,原本阴沉的乌云消散了些,视线变得明亮些许。
  
  但见高骈将营垒设置在两条小河之间,后者宽多少不可见,但前者距离刘继隆他们不过半里地。
  
  塘骑探查过后,很快调转马头回禀。
  
  “节帅,前方河流为清水河,宽不过三丈,河水北面没有堑壕,但南边有堑壕、羊角墙和拒马等物。”
  
  “好!”
  
  刘继隆颔首表示知晓,接着挥手道:“大军自此为中心,向四周探查,果林灌木皆铲除,留下字条,待战后补偿百姓,确认无碍后扎营!”
  
  “末将领命!”张武接令,随后开始率军以刘继隆为中心,向四周探查而去。
  
  果林四周还好说,基本都是土地,但是远离果林后,不少覆盖草皮的沼泽和泥潭便吸住了不少兵卒,好在旁边就是同袍,可以迅速将他们救上来。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那三个农民为刘继隆他们指的路,果然没有太大问题。
  
  此地足够修建一个营盘,而刘继隆也不耽误,当即下令修建营盘。
  
  “节帅,他们扎营了!”
  
  西川营盘内,高骈让人修建了一座四丈高的土台,自己走上土台眺望二里外的陇右军。
  
  梁缵眼见刘继隆扎营,顿时有些着急,高骈见状微微皱眉。
  
  如今不过正午,刘继隆既然已经探明北岸情况,理应修建壕桥,过河与他交战才对,怎么就扎营了?
  
  “难不成……”
  
  高骈想到了自己后方那数千陇右精骑,但又很快摇头,否决了刘继隆是在等那五千精骑的猜想。
  
  “他们军中骑兵马军、倒是不少,几乎占据三军半数以上。”
  
  “若是在汉州境内,我们不是他们对手,不过此地情况复杂,他们的马军想要冲锋也不是那么容易。”
  
  高骈冷静说着,却始终忍不住去想自己身后的那支精骑。
  
  思绪再三,他还是转头对梁缵下令道:“传令给张璘、蔺茹真将,命他们率精骑前往后方,把陇右的那支精骑击溃。”
  
  “末将领命!”梁缵作揖应下,而此时北岸的陇右军也已经开始搭建投石机、三弓床弩及随时可以展开的壕桥。
  
  高骈见状,当即开口道:“把投石车和绞车弩推到阵上,与贼相距一里又二百步。”
  
  索勋应下,当即指挥军中民夫将投石机和绞车弩推到了营垒二百步外,距离陇右军一里半。
  
  时间很快过去,陇右军在北岸扎好了营垒,高骈眼见陇右军扎好营垒后,便安排塘兵在外,余下尽归营内,当即也皱眉走下了高台。
  
  “他们身后有没有随军的商人?”
  
  “没有。”
  
  “民夫有多少?”
  
  “以沿途村庄谍子的说法,应该不少于二万,每人配两匹挽马和一辆辎重车。”
  
  高骈与梁缵对话着走向牙帐,高骈听后只觉得棘手。
  
  “随时派人盯紧他们,有任何动静都告诉我。”
  
  “是!”
  
  他走入了牙帐,而梁缵也重新返回了高台。
  
  与此同时,刘继隆没有组织议事,而是命令张武派人去后方沿途而来的乡村采买肉食和蔬菜。
  
  张武答应后便走出牙帐,但不久之后又走回来作揖道:
  
  “节帅,郫县方向的官军精骑撤往南边了。”
  
  张武的话令刘继隆脸上浮现出笑意:“我还以为这厮真的稳如泰山。”
  
  “现在他精骑调走,战场之上便只有我们麾下的六千汉番精骑了。”
  
  刘继隆起身走向沙盘,张武闻言却皱眉道:“这附近多河流湖泊,我们精骑虽多,却也发挥不出来。”
  
  “那可不一定。”
  
  刘继隆轻笑,随后用棍子指挥道:“我们一路南下,修建的浮桥都留下来了,你说他们的精骑向南撤去,是否有壕桥?”
  
  “这、自然是有的。”张武犹豫着点了点头,不解其意。
  
  刘继隆见状,当即拿棍子指挥道:“传令!”
  
  “末将在!”张武果断作揖,刘继隆也用棍子在沙盘上画出一条路线。
  
  “令你点齐三千陇右精骑,趁夜色绕过郫县,绕到犀浦县后方。”
  
  “注意遮盖踪迹,明日正午我率军主攻,你趁机从后方突击高骈!”
  
  刘继隆收起棍子,忽视张武惊喜的表现,目光如炬道:
  
  “他派出精骑去阻击斛斯光,又以河流和湖泊来限制我军,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被我军精骑突击?”
  
  “既然这样,那我就用骑兵从他身后突击,看看他能不能反应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