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兵罢战,托付,灞上惊惶,形势突变 (第1/2页)
五原,本来应该叫五猿山。
因山体共有五道险峰,形似一只竖起来的巨大手掌,山上又大量盘踞着一种名为霜电猿的寒兽,所以才有了五猿山这个名字。
元年四月,大夏灭了三虎营地,将整个五猿山都纳入了版图,先开始为了方便统称为五猿,后面觉得猿这个兽字不吉利,就改为原字,如此才有了五原这个称呼。
七年过去了,五原也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尤其四年前,夏鸿确立此处为大夏东出的桥头堡,增设下辖八司后,这里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
再加上去年十月,夏鸿亲自出手赶走那头赤鲤怪,拿下沿岸的十五公里水域,算是又给五原添了把火,这里俨然已经成为大夏境内最重要的一个驻点,而且还是没有争议的那种。
夏鸿带着石平一路掠过雪林,往北走了三公里,远远就看到了一面横亘东西十五的扇形城墙。
五原,早在徐宁主政期间,就已经建城了。
城墙效仿原陇山驻地,将数百根边长八米的五角铁桩插入地底,沿着五猿山的山壁围出一座扇形城池,城墙总体长度比原陇山还要多出了三公里。
“拜见领主,拜见守正大人!”
“不必多礼,继续值守!”
夏鸿带着石平穿过城门,直奔司衙主殿。
主殿内,夏川正和宇文焘、袁城、罗源四人热火朝天的议论着,看到夏鸿进来,赶忙朝他行礼。
“拜见领主!”
夏鸿坐上主位,见夏川准备把白项二人传回来的书信递给自己,直接挥了挥手道:“我就不看了,把具体情况告诉我就好。”
夏川点了点头,收起书信拱手道:“本月十七号,阳瞿和龙谷总计五千镇御军从东边绕道进入江夏境内,直抵滨江大营,加上江夏自家的五千镇御军,这就是一万大军,另外江夏又从镇城调了九万掘地境,还将境内余下二十四个村级营地的掘地境全都抽了出来,共凑出了十五万掘地境,兵力方面算是对大觉寺形成了绝对优势。
十九号、二十一号、二十三号,大觉寺共对滨江大营发起了三次冲锋,两次日战,一次夜战,均以失败告终,大觉寺一方,金阳、巨空、黑炎三大首座以及五十多个正式比丘战死,禅院比丘只剩两千出头,掘地境兵力大概还有九万左右。
三镇也不好受,御寒级估计死了有三千人以上,基本以江夏为主,一万镇御军只剩四千多人,掘地境还有八万左右,跟大觉寺的伤亡情况差不多。”
听到双方的伤亡情况,夏鸿眉头一挑,询问道:“就这些,双方的显阳级呢?”
“我正要说,两天前也就是二十三号的那场日战,滨江大营差点就被攻破,最后关头江应龙、夏侯章、龙鸣渊、曹乾阳四人都出手了,大觉寺虽只来了金刚、炎龙、黑冥三大上师,但愣是全程压着四人打。
据白山秋说,江应龙四人都搏命了,愣是把战斗给拖到了夜里,靠着十万掘地境好不容易冲散敌军,三大上师见破关无望,最后才停手,勒令炎心收兵的。”
夏川话音落下,宇文焘等人神色都微微一凝。
双方总兵力加起来已经超过三十万了,还别说这里面可是包含了数千御寒级,上万镇御军的。
连七个显阳级都出手了!
光是听,就能想象到滨江大营的战事有多激烈了。
夏鸿虽也眸光微闪,可听到显阳级的战况时,脸上并未露出多少意外之色。
八个显阳级去大觉寺都折了两个,重伤三个,何况是四个显阳级,这得亏是战场搏命,不同单打独斗,而且大觉寺那三个上师,应该有些手段是不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使出来的,否则江应龙四人大概率会死。
这次白项二人传回来的消息显然不少,见众人神色都平复下来,夏川这边也就继续了。
“二十三号大战结束后,大觉寺退兵回了鸿关,第二天也就是二十四号日间,江夏镇首江心凡,就到鸿关亲自面见炎心首座了。
江心凡和炎心具体谈了什么不清楚,但两人谈完后的当夜,也就是二十四号的夜间,大觉寺驻扎在滨江大营以西的数万大军,就全都撤军回鸿关了。”
“议和了。”
“肯定是议和了,大觉寺攻了这么久都打不下来,再打下去也是浪费时间。”
“三镇头领都出现了,大觉寺继续打下去,也担心其余六镇参与进来吧?”
宇文焘等人听到这里,立刻就开口了。
夏川听到三人的话,也点了点头,表示了赞同。
这是明摆着的事,基本不会有错。
“是议和,还是求和?”
然而夏鸿,却在这时,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
众人闻言一愣,随即便低头思索了起来。
议和,是双方都不想继续打了;
而求和,是只有一方不愿意打下去,也不敢打了,才会主动找另一方谈罢兵。
“是江心凡主动去鸿关大营的,当然是求和!”
夏川第一个给出答案,宇文焘等人立刻点头,表示了赞同。
“大哥,还有一条江夏细作传来的重要消息……”
夏川突然又取出了一张书信,说完后顿了顿,瞳孔露出一丝激动后,继续道:“二十号号下半夜,江夏突然封锁了镇城,不准任何人进出,在外驻守的镇御军和御寒级全都被召回镇城了。”
江夏细作?
夏鸿去年让夏川派了几个御寒级,从东岭那边潜伏到八镇里,如今这些细作也开始传递消息回来了。
“二十三号下半夜封锁镇城,不准任何人进出……”
夏鸿沉吟片刻,突然想到什么,猛地抬头看向夏川。
“是江应龙出事了?”
二十三号,江应龙四人搏命才把战局拖到了夜间,然后到了下半夜,江夏就封了镇城不准任何人进出,这摆明就是想封锁什么重大消息的,而且大概率是对江夏不利的消息。
除了江应龙出事,似乎找不出什么其他理由了。
夏川显然已经想到了这一环,激动的点头道:“也有可能是夏侯章,肯定是这两人出事了。”
大概率是江应龙!
夏鸿没有说出这句话,十一月底鸿关之战,他从炎龙金刚两大上师手里救下夏侯章那次,亲眼看到有重伤显阳级往江夏镇城飞过去,那十有八九是江应龙。
那个伤势,比夏侯章严重的多,不像是两三个月就能好的起来的。
结合这个消息,江应龙伤势未愈,又在滨江大营跟三大上师搏命,那他出问题就是大概率事件。
封锁镇城,这是怕消息传到其余八镇那去了。
宇文焘此刻也反应过来了,低声开口道:“这样就真能对上了,江夏元气大伤,无力再战,割地立约,不管用什么条件,只要能保住镇城就行,大觉寺这边以一敌三,损失不小,也不敢逼的太紧,索性就借坡下驴答应退兵罢战了。”
“兵是退了,罢战可就不一定了。”
夏鸿突然接住了宇文焘的话。
夏川和其余人闻声,都愣住了。
可他们很快就想通了夏鸿这句话的意思,面色骤变。
“大哥说的江夏转机,原来是这个意思。”
尤其是夏川,一下子就想通了,半个月前家宴上,夏鸿说的江夏会迎来转机,到底是是什么意思了。
“最近越来越冷了,你们感觉到了吧?”
听到夏鸿的问题,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马上就二月了,荥河的寒潮要来了!”
还是石平第一个反应过来,率先接住了夏鸿的话。
经石平提醒,夏川和宇文焘四人也都明白过来了。
荥河每年到了二月,就会有一场持续两个月的汛期,汛期时,河面坚冰会跟着水位一起不断抬升,寒气也会往北岸蔓延,造成整个五猿山地区气温猛降。
“石平,看来你这个五原守正没白当,不错!”
得到夏鸿的夸奖,石平显然很激动,拱手道:“领主过奖,主政一方,自要了解当地所有情况,我十天前就通知五原各司,让他们做寒潮到来的准备了。”
夏川这时也反应过来,夏鸿为什么要提二月了,猛地抬头道:“二月不光是寒潮,还是大觉寺比丘筛选的日子,他们要开始去各村收六岁童子了……”
说到这他顿了顿,继续道:“大觉寺该不会是为了这件事,才答应了江夏的求和吧?”
“那倒不至于,收童子而已,随便派点人就好了,还影响不了战事,不过,你们难道就不好奇,大觉寺收走这么多六岁童子,最后到底用来干什么了?”
夏川、宇文焘五人闻言面色微僵,顿时陷入了沉默。
大觉寺既然跟诡怪有关联,那收走这些六岁童子要干什么,就不难猜了,总之不会是什么好事。
这一点,夏鸿不可能不清楚。
此刻提出这个问题,夏鸿的深层意思显然是在说,他们不想管管那些六岁的童子么?
五人犹豫良久,最后还是夏川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要管,也应该是九镇先管!”
他一开口,宇文焘四人也接在后面开口:
“若是九镇真能齐心协力,根本就轮不到咱们去操心这事,大觉寺能发展壮大,本就是他们一手纵容出来的,招来的祸患,自然也要由自己承担。”
“眼下这个节骨眼,无论什么原因,大夏都不能主动暴露,除非做好东出的准备。”
“不错,我也同情那些孩子,但时机不合适!”
…………
听完五人的话,夏鸿微微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五人从犹豫到坚决,全程的神态变化,他都看的清清楚楚,知道犹豫,就代表对生命尚存敬畏之心。
九镇那些上位者,在此次与大觉寺的交锋过程中表现出的冷血,多少是让他有点寒心的,连掘地境都不当人,还能指望他们能对其他人有什么怜悯之心。
他就担心夏川和宇文焘以及大夏的所有高层,也会随着营地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实力越来越强,逐渐变得跟那些人一样。
好在目前,还没有这个趋势。
夏鸿起身遥望东侧青河浦的方向,低声询问道:“云蛟龙武两军,还有多少人没突破?”
“云蛟军386,龙武军375。”
李玄灵半个月前的推测,估计还真没什么问题,全员突破到御寒级,最快也要四月份。
见夏鸿皱着眉头,夏川继续补充道:“我已经传信回去催促了,另外,武道阁多出来的名额,也都优先安排给屠龙军未突破的人用了。”
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修炼的事,再催促也没用,还是要看个人缘法,夏鸿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眼下用兵在即,除了催促,也没什么其他办法。
“尽量让他们加快,马上就用得着他们了。”
“属下遵命!”
………………
摩敖历132年,二月初四
江夏镇城,主殿内,正齐聚着老老少少数百号人。
所有人都抬头看着主殿后方的居室,神色紧张到了极点,有少部分人似乎已经察觉到了什么,眼眶里满是热泪,面露悲怆之色。
主殿后方的居室内,夏侯章和江心凡守在床榻边。
两人形容枯槁,显然都几天几夜都没合眼了,可即便如此,也还是一直盯着床榻上的人,脸上既有惶恐又带着些期待。
床榻上躺着的人,正是江夏领主,江应龙。
江应龙左边胸口有三道锥形伤口,一看就知道是被长枪贯穿造成的,伤口虽已经停止往外渗血,但周边早已变得焦黑,就像是被火光灼烧过的。
不光胸口,他的右肩和额头各有一大块塌陷,全身还二十多处莫名浮肿。
江应龙此刻气若游丝,明显不是正常的昏迷状态。
“师尊!”
“父亲。”
倏然,夏侯章和江心凡同时惊喜出声。
原来是床榻上的江应龙,睁开了眼睛。
只是江应龙此刻睁眼似乎都很吃力,他没有说话,看着床榻边的徒弟和儿子,似是做了什么决定,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身体微微一震。
“师尊!”
夏侯章明显察觉到了什么,立刻惊恐的冲上前。
“行了,不要在我身上浪费丹药了,真有救的话,为师比你们更想活,显阳级寿元两百,老夫今年都一百五十七了,活了这么长,也不亏!”
听到这句话,夏侯章和江心凡两人,眼中同时露出了一抹悲怆。
“心凡,大觉寺答应罢战,提了什么条件?”
江心凡知道父亲要开始交代后事了,也顾不得伤心,赶忙开口道:“一共三个条件,第一,割让徐阳大营周边的十三个村级营地给他们,不能在人口上动手脚;第二,赔偿八千套千锻战甲,两个月内凑齐交付;第三,今后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得与大觉寺为敌。
第三个条件,不光江夏,还包含阳瞿和龙谷两镇。”
听到这三个条件,床榻上的江应龙面容瞬间又衰败了许多,轻咳两声后,才面带悲意道:“我江夏总共就四十七个村级营地,丢二十一个,又割十三个,疆域沦陷四分之三,老夫愧对先头领,愧对兄长啊!”
见他如此自责,夏侯章和江心凡赶忙出言宽慰。
“师尊,贼子势大,非你之过,不必如此。”
“父亲,不是你的错,北朔、金山、武川、陲山、灞上,全怪这五镇鼠目寸光,见死不救,否则我江夏怎么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只是两人的宽慰,显然起不到多大作用。
江应龙脸上的悲意并未消退多少,可意识到自己时间不多了,他还是压下心中悲意,转头看着两人,沉声交代道:“滨江一战过后,江夏再无与八镇争霸的机会,等我死的消息在八镇一传开,你们今后的处境就跟慕阴镇差不多了,章儿,老夫长话短说……”
扑通……
“章儿,谨听师尊教诲!”
夏侯章听到师尊对自己的称呼,眼眶顿时涌出两行热泪,扑通一声跪倒在塌前,泣不成声。
章儿是年少时师尊对他的称呼,江应龙将近有七十多年都没这么叫了,此刻弥留之际,再次喊出这个称呼,他心中怎能不动容。
“让我们割出徐阳大营十三村,足见大觉寺狼子野心,此次退兵,江夏不过是得了些喘息之机,将来还必有祸患,想自保,光和阳瞿龙谷两镇联盟还远远不够,去找北方三镇,投诚吧!”
“父亲,若非三镇不出手,我江夏怎会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我们怎可认贼………”
“师弟,闭嘴,听师尊的!”
听到父亲让江夏向三镇投诚,江心凡顿时情绪激动,可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前面的夏侯章给打断了,他抬头看着床榻上的父亲江应龙,身体猛地一颤,直接低头闭上了嘴。
“蒙兄长信任,当年将营地和你们都托付于我,短短四十多年,老夫竟致江夏于如此倾颓境地,死后真不知该如何跟先头领和兄长两人交代啊……”
江应龙面带自嘲,声音里满是唏嘘,看着跪在边上泣不成声的夏侯章,伸手轻轻摸了摸他的头,语带愧疚道:“章儿,为师不如你父亲,只能把这个烂摊子交到你手上了,当下局势举步维艰,你万事小心,既失了争霸机会,那就乖乖认命,为你夏侯氏,为我江氏谋一条好出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