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425章 人杰地灵灵石县,李可的消息(二合一章)

第1425章 人杰地灵灵石县,李可的消息(二合一章)

第1425章 人杰地灵灵石县,李可的消息(二合一章) (第2/2页)

不过这会儿已经收归国有了,部分院落作为当地公社办公用房和粮仓,还有些分给了村民居住。
  
  这时候李冲说道:
  
  “王家大院?”
  
  “我看过资料,这起王家是在明末清初发家的,满清能入主中原,这家出力不小,清初八大皇商之一,他们算是汉奸鼻祖了!王家大院每一块砖瓦上都沾满了佃农的血泪,一座座地基下镇压着数不清的冤魂。”
  
  李冲说的八大皇商是指清朝时期的一批山西商人,他们因在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过程中为清军提供军需物资和支持,被顺治帝赐封为“皇商”。
  
  当时八大皇商的具体成员包括: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
  
  一旁的何阳笑着说道:
  
  “他们是在明朝干走私的,如果以朝代来看,他们的确是汉奸,不过他们家后人也遭报应了,听说有后人就做了乞丐,也不知道现在还活着在不。”
  
  说罢他看向方言:
  
  “对了,不知道这位同志是?”
  
  方言还没回答,李冲就说道:
  
  “我们是方主任的警卫员。”
  
  何阳竖起大拇指说道:
  
  “能给方主任做警卫,觉悟是不一样啊……”
  
  方言看着李冲义愤填膺的样子,又看了看何阳略显尴尬的笑容,抬手拍了拍李冲的胳膊,笑着打圆场:
  
  “历史的事儿得辩证看,王家当年发家的路子有争议,但这大院的建筑确实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砖雕木雕石雕都是真手艺。”
  
  他转头问何阳:“现在王家大院里还住着村民?公社办公也在那儿?”
  
  何阳点点头,接过话茬:“是啊,红门堡那边住了十几户人家,高家崖一部分当了公社的粮仓,还有几间给静升镇的卫生院当了临时诊室,白医生这次去静升,就是在那边指导赤脚医生辨证用药,顺便给老乡看诊。”
  
  “卫生院在大院里?”方言问道。
  
  何阳点点头:
  
  “主要是静升镇卫生院的房子太破,去年下大雨塌了两间,就临时借了大院的屋子用。王家以前也出过懂医的,据说祖上有个老中医,专门给族里人看病,只是那些方子早就没影了。”
  
  接着他顿了顿,指了指一旁的大门:
  
  “方主任,咱们进招待所吧?”
  
  方言点点头,然后跟着何阳走进招待所。
  
  这边规格比太原的情况又差了一些,房间是标准的两人间,靠墙摆着两张木板床,铺着洗得发白的粗布床单,墙角放着一张八仙桌和两把木椅,窗台上摆着一个搪瓷脸盆,倒是也算简单整洁。
  
  何阳小跑着从前台把热水瓶放在桌上:
  
  “方主任,您先洗漱休息,我去催催食堂,午饭大概半小时就好。院里的书记、院长都在,到时候给您详细汇报试点的事儿。”
  
  方言点点头,送走何阳后,李冲还在念叨:
  
  “那些皇商当年帮着清军打明军,害了多少人,他们的院子留着也没啥好的。”
  
  方言坐在椅子上,看着小李,这小伙儿思想觉悟还挺高,他说道:“不管祖上怎么样,现在大院能当卫生院、能住人,也算物尽其用。”
  
  他想起火车上听到的基层缺医少药的困境,心里盘算着,然后说道:“等忙完试点的正事,倒是可以去静升镇看看,一来见见白晓春,二来也瞧瞧那大院里的卫生院到底是什么情况。”
  
  李冲愣了愣:“方主任您还想去看那院子?”
  
  “去看看基层的实际情况嘛,”方言笑了笑,“白晓春在那边指导辨证用药,咱们去实地看看,比听汇报更实在。说不定还能从当地老乡嘴里,打听点有用的东西。”
  
  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是邓财和王风拎着行李进来:“方主任,你们的行李放哪儿了?”
  
  “放墙角就行,”方言站起身,“下午我想去县医院的试点诊室看看,再翻翻病例,你们加点衣服,这地方比太原还冷,别冻出问题了。”
  
  邓财和王风应了声,把行李往墙角一放,顺手裹了裹身上的棉衣。
  
  王风搓着手笑道:“可不是嘛,这风跟刀子似的,比京城还刺骨。”
  
  “行了,你们也去放行李吧。”方言对他们说道。
  
  王风邓财他们就住在方言对门,打开门就能看到对方。
  
  等到他们走后,方言走到窗边推开条缝,冷风瞬间灌了进来,带着煤屑的味道扑在脸上。
  
  窗外能看到县医院的红砖主楼,几个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正匆匆走过,还有不少老乡背往门诊窗口去,想必是来求医拿药的。
  
  “这试点看着热闹,底下的问题怕是比何阳说的还多。”方言关上窗户,语气沉了些,“药材分配、辨证用药,还有干部托关系拿药,这三件事要是理顺不了,试点迟早要出乱子。”
  
  李冲皱眉道:“那些干部也太不像话了,老乡们等着药救命,他们倒好,还想着走后门。”
  
  “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方言沉吟道,“基层有基层的难处,何阳他们或许也有苦衷。但不管怎么说,药得用到该用的人身上,辨证用药的关也必须把住,不然方子再好,也落不到实处。”
  
  说着方言打开自己的箱子,然后开始加衣服。
  
  李冲则是给方言到上热水,让他洗漱。
  
  等到他们四个人重新穿上厚衣服,又简单洗漱了一番后,门外传来何阳的声音:
  
  “方主任,午饭准备好了,书记和院长都在食堂等着您呢!”
  
  “好,来了”方言应了一声,整理了下衣服,招呼李冲一起出去。
  
  他打算饭桌上也能多观察观察,看看他们到底是想解决问题,还是只想应付差事。
  
  四个人跟着何阳往食堂走,路上遇到不少医护人员,都纷纷和何阳停下来打招呼,眼神却一直往方言他们身上看,带着好奇和敬畏,京城来的人,在小县城里总归是稀罕的。
  
  食堂是一间简陋的大平房,里面摆着几张八仙桌,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一盘炒土豆丝、一盘萝卜干炒肉、一碗鸡蛋汤,还有几碗小米饭,说实话,真算不上丰盛。
  
  桌旁坐着两个中年人,一个穿着灰色干部服,头发梳得整齐,面色沉稳;另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
  
  何阳连忙介绍:“方主任,这位是县医院的赵书记,这位是张院长。”
  
  “赵书记、张院长,辛苦你们特意等着。”方言伸出手,和两人依次握了握。
  
  赵书记笑着让座:“方主任一路奔波,辛苦的是您。快坐快坐,饭菜都快凉了。”
  
  张院长也跟着说道:“方主任是来帮我们搞试点、造福老乡的,我们做这点招待算不了什么。您尝尝咱这儿的小米饭,养胃得很。”
  
  方言笑着坐下后,没急着动筷子,而是开门见山:“赵书记、张院长,关于肝炎试点的情况,何阳刚才在路上跟我说了些,药材不够分、辨证用药有偏差,还有个别干部托关系拿药,这些情况你们怎么看?”
  
  赵书记和张院长对视一眼,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这是一来就开始兴师问罪了?
  
  赵书记放下筷子,叹了口气:“方主任,不瞒您说,这些问题我们也头疼。试点一开始,我们就强调过要公平分配、严格辨证,可架不住有些人找关系、说情,基层卫生院的同志也不好硬顶。”
  
  张院长补充道:“辨证的问题,我们也组织过赤脚医生培训,可他们基础太差,那个辨证圆盘,好些人学了能记住,回去就忘了。白晓春同志去静升镇,也是为了重点指导那边的医生,可人手有限,实在顾不过来全县的试点公社。”
  
  方言点点头还是没表态,说道:
  
  “嗯,行,咱们先吃饭!”
  
  听到方言这么说,赵书记他们才松了一口气,赶紧笑着张罗,并说道:
  
  “后厨还有菜没上来呢,咱们先吃!”
  
  方言这时候看到已经又医生护士拿着饭票来食堂打饭了,他突然想起李可的事儿,于是对着几个人问道:
  
  “诶,对了,我听说你们这里有个叫李可的医生是吗?”
  
  “李可?”张院长和赵书记一怔,没想到方言的话题这么跳跃。
  
  一旁的何阳倒是反应快一些,他说道:
  
  “有!有李可这个医生,今年八月份考过,九月份在这里开始上班的。”
  
  “之前这个人是赤脚医生,医术非常好,非常好学,这次一起跟着白医生去那边公社了。”
  
  方言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意外:“哦?他也去静升镇了?”
  
  何阳点点头,说道:“白医生临走前提过一嘴,说静升镇那边病人多,赤脚医生辨证总出岔子,李可大夫经验足,让他跟着去能多搭把手。而且他是本地人,静升镇周围的村子都熟,老乡们也信他。”
  
  “他在医院里口碑怎么样?”方言对着周围人问道。
  
  张院长放下碗,语气里带着几分复杂:“口碑是真不错,尤其是看慢性病和急症,好多老乡说他‘药到病除’。前几年他在城郊公社当赤脚医生,十里八乡的人都找他看病,有时候半夜都有人敲他家门,他也从不推辞。”
  
  “那怎么现在才进县医院?”方言明知故问。
  
  赵书记叹了口气:“前几年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身上还有事儿。今年全省统考招中医,他考了全县第一,我们才把他调进来。这人医术没说的,就是性子太直,不爱说话,也不怎么合群,院里有些同志对他还有点看法。”
  
  “什么看法?”方言追问。
  
  “就是觉得他‘野路子’,”何阳压低声音,“他没正经拜过师,全靠自己看书钻研,还总用些偏方、大剂量的药,有些老医生觉得他不符合规矩。但说实话,他开的方子是真管用,不少疑难杂症,别的医生不敢接,他敢上手,还真能治好。”
  
  方言点点头。
  
  一旁的赵书记问道:
  
  “白大夫在电报里提起过李可?”
  
  方言摇摇头说道:
  
  “那倒是没有,这个李可我在很早之前就听过他的名字和一些事迹了,去年我推广的一个药方就是从他手里流出来的。”
  
  “啊?还有这种事儿?”赵书记惊讶了。
  
  要知道这年头的通讯的能力,方言能在京城听到李可的消息,简直就是梦幻。
  
  一旁的何阳提醒到:
  
  “李可收的徒弟可不少,而且他之前那个附子汤救人的事儿,太原都有人找过来,能够被人知道也不稀奇。”
  
  听到何阳这么说,赵书记才反应过来。
  
  正说着,后厨的师傅端着两个搪瓷碗走了过来,一碗是炖得软烂的萝卜炖排骨,另一碗是清炒白菜,油花浮在表面,在这年代算得上实打实的硬菜。
  
  “方主任,来尝尝咱本地的排骨,都是我们县里的本土土猪,其他地方吃不到,炖了快俩小时,烂乎得很!”赵书记连忙起身张罗,把排骨碗往方言面前推了推,脸上的拘谨少了些,多了几分实在,“刚才怕菜凉了先上了几个,这俩是特意给您留的硬菜。”
  
  张院长也跟着劝:“快动筷子尝尝,咱这儿没什么好东西,就是食材实在。这白菜也是院里菜园子种的,刚拔的,新鲜着呢。”
  
  何阳拿起筷子给方言夹了块排骨:“方主任您试试,炖得脱骨了,不塞牙。您一路坐车辛苦,得多补补。”
  
  方言看着碗里冒着热气的排骨,笑着拿起筷子:“你们太客气了,这么多菜足够了。”
  
  他咬了一口排骨,肉质紧实喷香,带着萝卜的清甜,确实还不错。
  
  赵书记见方言吃得顺口,气氛也松快起来,一边给大家添汤一边说:
  
  “方主任,您要是觉得合口味,回头让后厨再给您做。”
  
  “您在这儿待的时间不短,伙食上可不能委屈了。”
  
  “不用这么麻烦,家常便饭就好。”方言摆摆手,夹了口清炒白菜,“其实我更关心试点的事……还有李可。既然他跟白晓春在一块儿,正好,我明天抽时间去静升镇一趟,亲眼看看那边的情况,也见见他。”
  
  何阳在一旁说道:
  
  “没问题,我安排!”
  
  PS:8000字大章奉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