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25章 玄武门的意思是后门

第225章 玄武门的意思是后门

第225章 玄武门的意思是后门 (第1/2页)

“各地都在风传父皇在前线下落不明?甚至齐州还盛传父皇已死?
  
  “各个亲王都在蠢蠢欲动,与都督府眉来眼去?齐王甚至已经开始秘密整兵、准备造反了?”
  
  太极宫,两仪殿书房。
  
  李明端坐着,读着来俊臣从各地收报的情报,手指哒哒地点着桌面。
  
  只有高低起伏的胸膛,说明他的心绪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平静。
  
  虽然之前早有预料。
  
  但当李世民在前线遭遇不测的传言,真的摆在他桌案上时。
  
  李明仍然感到无比唏嘘,脑子一团乱麻。
  
  那可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啊——尽管在去年以前,老李对他这个幺子并没有尽太多父亲的责任……
  
  呼……呼……李明连续深呼吸几次,强迫自己的心绪又慢慢冷静下来。
  
  “事情没那么简单,这流言就来得很突兀……”
  
  按理说,陛下发生了意外,前线肯定第一时间向监国殿下,也就是他李明,发报了。
  
  作为第一责任人,李世绩绝对不会蠢到在这事情上耍小花招。
  
  退一步说,就算李世绩真这么愚蠢,同在前线的侯君集、李道宗、侯君集也不会一声不吭吧?
  
  然而没有,那三位忠心耿耿的奸党成员,也没有向党魁大人通报这个消息。
  
  总不至于唐军八万主力被三体人一招秒了,连信都发不出来吧?
  
  “相父,你怎么看?”
  
  李明下意识地问道。
  
  房玄龄的座位空荡荡的,偌大的书房里,李明只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并没有人回答。
  
  “嗐,瞧我,都把房玄龄去辽东这事儿给忘了。”
  
  李明苦笑着拍拍脑袋,莫名有一种悲凉孤寂的感觉。
  
  关于李世民下落不明的传言,以李泰所在的洛阳为中心、七位庶子所坐镇的州县为节点,迅速向全国铺开。
  
  明明他这个监国都没有收到密报呢!
  
  那些被淘汰的臭鱼烂虾凭什么知道的?
  
  明显是谣言。
  
  李泰编织的谣言。
  
  “而且谣言的矛头,都无一例外,指向了我……”
  
  李明把视线重新拉回到来俊臣的情报上。
  
  来自八个王府的流言口径高度的一致,均声称李明是这起“陛下不祥事件”的幕后黑手。
  
  因为陛下和太子殿下如果被杀,那毫无疑问,身为监国的李明收益最大。
  
  直接一步到位,跳过储君的环节,登基称帝。
  
  而且不仅是动机,连作案手法,这些流言也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是突厥人背刺唐军,才导致陛下遭难,而疑似与突厥人串通的李道宗、以及与铁勒人串通的契苾何力,都是我的心腹。
  
  “而且当初他俩被怀疑通敌时,我还在朝堂上替他们辩护,这也成了我谋害亲父的证据……”
  
  李明回忆着朝堂上的点点滴滴。
  
  真是见鬼了,既有动机也有手法,连李明都越看自己越可疑。
  
  抛开不当人这点,单纯为了干掉父皇上位的话,这手法还真他酿的天衣无缝,能大幅省却自己在太子位置上待机的时间。
  
  “也就是说,李泰的党羽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给我挖坑了么……”
  
  李明感到脑壳痛。
  
  他的长安报社,业务范围只覆盖了长安和东北。
  
  其他广大地区的舆论场,并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也就是说,李泰完全可以在其他州县营造信息茧房,把脏水全泼到他李明身上,进而农村包围城市,让这股对他极度不利的舆论风潮倒灌回长安。
  
  这样,李泰就师出有名,可以号令诸王誓师讨逆了!
  
  “虽然京畿之地兵力空虚,可城池还在这儿,禁军、屯卫都还在。
  
  “没有其他七位亲王的辅助,李泰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进坚城的。
  
  “为了让其他七位亲王跟着他造反,李泰不惜造父皇的谣吗?”
  
  毕竟大家都是兄弟,又不是上下级。
  
  李泰和其他七位庶出的兄弟,就算关系再好。
  
  平时喝喝酒吹吹牛没什么问题,可真让他们起兵造监国的反,那是绝对没这个胆子的。
  
  毕竟皇帝还在上面压着,那七个臭鱼烂虾谁敢这么跳?
  
  然而,王爷们造反的胆子没有,但借着“讨逆”的名义捞取政治资本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而李泰,就给了那些臭鱼烂虾扮演大忠臣、大孝子的机会。
  
  “如果七个藩王都被李泰忽悠了,以为这事是我干的……”
  
  李明下意识地把目光投向了墙上挂着的大唐堪舆图。
  
  八王遥领的都督府,都正好卡在战略要地上。
  
  距离长安最近的秦州都督府,由韦贵妃的儿子李慎把持,杀到城下不过是一脚油门。
  
  而李明能调得动的军队,要么在辽东,要么在南方,离长安甚是遥远。
  
  加上全国漕运吃紧这个老大难问题。
  
  等到这些天南地北的军队调入京城,刚好来得及参加自己的头七。
  
  不过谣言终究是谣言。
  
  在前线送来可信的战报之前,单凭李泰的造谣,几大都督府的军队是不可能被轻易调动的。
  
  而这似乎也被探子们的情报所证实了。
  
  在肃反委员会高强度的监视下,各都督府岿然不动,并没有征召折冲府府兵的征兆。
  
  包括洛阳也毫无动静。
  
  天下暂时风平浪静。
  
  “然而李泰已经在提前做舆论铺垫了,不可掉以轻心。
  
  “谁知道这货在暗中憋着什么,他的府邸连探子都安插不进去。
  
  “李祐的动向也很值得警惕……妈的,要不是朝中那群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虫豸拦着,我本可以齐州都督府动作可疑为借口,把南方的士兵往关中调集……”
  
  李明沉吟着,不禁佩服自己的未雨绸缪。
  
  战报没到而谣言四起,现在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至暗时刻。
  
  幸好自己提前做了准备,把不容易赶路的老头子们早早地送出了京城。
  
  相比李泰,他李明也不是没有信息优势。
  
  那就是,他提前猜出了对方的计谋,并相应做出了安排。
  
  公元七世纪,人才是关键。
  
  房玄龄、杨师道、崔仁师等不堪舟车劳顿的老臣,已经先上路了。
  
  其他一些十四党的外围成员,则不必担心被清算,可以潜伏在长安,与李泰虚与委蛇。
  
  用嫡子党恶心李明的方法,恶心回去。
  
  至于长安报社的官n代们,则该走的走,该留的留,也安排妥当。
  
  狄仁杰和来俊臣,坚持留在长安做“敌后”工作。
  
  不知为什么,自从爽虐了一把李乾祐以后,来俊臣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士气特别高昂。
  
  连带着把狄仁杰和整个肃反委员会的工作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此外,他还抽空下了一步闲棋……
  
  “殿下,突厥商人执失步真求见。”
  
  宦官平静地上报。
  
  他一直搞不懂,日理万机的监国殿下为什么会这么看重一个胡商。
  
  但他也不敢问,只管带话就是了。
  
  “请他进来吧。”
  
  李明整理思路,沉稳地吩咐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