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23章 糟了,李世民陛下丢了

第223章 糟了,李世民陛下丢了

第223章 糟了,李世民陛下丢了 (第1/2页)

唉……
  
  房玄龄疲惫地坐车回府,到了家门口,无声地叹了口气。
  
  “相公。”
  
  老管家早在门口恭候老主人多时。
  
  “收拾收拾,准备走吧。”房玄龄透过车窗,有气无力地吩咐。
  
  “走?去哪?”
  
  “去辽东。”
  
  “啊?”
  
  房玄龄撂下一头雾水的老管家,下了车,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府中。
  
  如今的相府,非常冷清。
  
  家中的老三房遗则,正在辽东每天996,忙得不亦乐乎,连家书都来不及写几封。
  
  老大房遗直和老二房遗爱,这对为了继承权而从小吵到大的活宝,则都在今年各自成了家,搬离了相府。
  
  少了这对冤家,房玄龄一下子还真不习惯。
  
  “辽东好哇……至少还能看望看望三郎。”
  
  房玄龄安慰着自己,心怀惆怅地抚摸着家里的柱子,视线在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间流连忘返。
  
  陛下说得对,人一旦上了年纪啊,就容易念旧。
  
  “带上家人一起去辽东……么?不不,我老头一人过去足矣。”
  
  房玄龄苦笑着自言自语道。
  
  遭不住李明殿下的软磨硬泡,老房还是答应远赴东北“主持工作”了。
  
  但只去他一个,房遗爱和房遗直不去。
  
  这并不是因为辽东太偏,两个儿子割舍不下长安的灯红酒绿什么的。
  
  而是因为,他俩的政治立场和老爹相左——
  
  房遗直是晋王李治一党的,而房遗爱则站在魏王李泰这一边。
  
  倒不是房玄龄也在学诸葛家族或者长孙家族,为了保存房家屹立不倒,而多头下注什么的。
  
  老房对李明的忠臣还是很足的。
  
  说来惭愧,这位为君主管理全天下的名臣,却管不好自己两个叛逆期的儿子。
  
  房遗爱是因为老爹不肯把家族继承权给他,和老爹怄气,加入了敌对的李泰阵营。
  
  而房遗直则本着“房遗爱做啥我反对啥”的原则,又被长孙无忌的甜言蜜语一通忽悠,加入了和两方都不靠的李治派系。
  
  得亏两个儿子今年都搬走了,不然家里天天上演三国。
  
  而这两个不肖子的政治立场,李明殿下自然是知情的。
  
  只是当做不知道,从来不在老房面前提起。
  
  一如在对待长孙延时,李明完全不在乎他的长孙家族背景一样。
  
  既不对他区别对待,也不要求他探查自己阿翁的机密。
  
  “不逼手下在忠诚和家人之间选边站……么?”
  
  房玄龄喃喃道。
  
  对于李明殿下的大度,他还是很感激的。
  
  如果真让他在房遗直、房遗爱和李明之间二选一,那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罢,罢!儿孙自有儿孙福,那俩不肖子愿意一条路走到黑,就随他们去吧。”
  
  房玄龄苦笑着摇头,似是要将多愁善感从脑子里甩出去。
  
  “高句丽……
  
  “没想到我在汉地勤勤恳恳一辈子,都一大把年纪了,晚年却要治理化外之地。
  
  “那位殿下真是乱来啊……”
  
  老房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望。
  
  …………
  
  北方的化外之地。
  
  阴山。
  
  这片山区海拔不高,但山峰、丘陵、盆地密布,地形十分复杂。
  
  作为鬼方、匈奴、鲜卑、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的“刷怪笼”,这片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定襄城之北、阴山之南。
  
  山顶上,大唐皇帝的营帐。
  
  深秋时节,北风呼啸,冷得哈出的气仿佛都能结冰。
  
  皇帝的贴身亲卫百骑,全身披甲,蓄势待发,冰凉的铁片上附着一层白霜。
  
  “禀报陛下,薛延陀主力已到达阴山碛口。”侦察兵回报道。
  
  李承乾坐在胡凳上,凝重的面色立刻松弛下来:
  
  “父亲料事如神,铁勒人果然会走那个口子。”
  
  “天冷了,阴山也就那么几个口子可以容大队人马通过。”
  
  李世民在火盆旁搓着手。
  
  侦查,是他打胜仗的诀窍。
  
  在突厥盟友不靠谱的情况下,他硬是靠防守反击,摸出了敌方主力的大致范围,针对性地加强了阴山地区的侦查力度。
  
  果然,抓住了薛延陀真珠可汗的核心部落。
  
  阴山再浩瀚,几十万人大部落的踪迹,也不是轻易能掩盖的。
  
  尤其在这天寒地冻的深秋,铁勒主力的活动范围进一步被压缩的时节。
  
  而在一汉抵十胡的带唐,抓住敌主力,差不多就等于胜利了一大半了。
  
  不过李世民丝毫没有松懈,面色不变地问:
  
  “李世绩的部队呢?”
  
  “李总管的主攻部队正在前往预定地点设伏,侯将军的策应部队、薛将军的预备队也即将就位。”
  
  李承乾熟练地说道:
  
  “室韦部落已经提前到达预定地点,只待我军主力全部准备就绪,便可发起全面进攻。”
  
  “嗯。”李世民简短地点点头。
  
  突厥人在南、室韦人在东,两面佯攻,诱出薛延陀主力,再由唐军占住阴山隘口,来个关门打狗。
  
  这是此次战役的基本方略。
  
  当然这是上策,战场高度混沌,不可能事事顺遂。
  
  要留有余量,考虑各种难以预料的情况。
  
  此计之中,最大的风险莫过于铁勒人不咬饵,主力龟缩不出。
  
  这也不打紧,李世民已经在排兵布阵上留了后手。
  
  薛万彻的预备队向后一截,侯君集骚扰侧翼,李世绩从伏击变成主攻,加上突厥和室韦联军,照样能硬吃了薛延陀。
  
  唐军怎么打怎么有。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薛延陀手贱,十几次骚扰,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还是在“碛口”这个东突厥当年吃过大亏的地方。
  
  不把真珠可汗的腿打折了,都对不起长安舞王颉利可汗的在天之灵。
  
  “陛下,臣这就回部落领兵了?”
  
  阿史那思摩请示道。
  
  李世民淡然地点头:
  
  “有劳可汗。”
  
  突厥人走后,偌大的营地更显冷清。
  
  主力尽出,大战一触即发。
  
  营地里,除了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二人、贴身百骑、以及在外围警戒的禁军以外,便没有其他部队了。
  
  就皇帝来说,这点护卫兵力可谓单薄至极。
  
  不过李世民有这个信心。
  
  他事先早就做了周密的侦查,除了包围圈之内的薛延陀部落之外,方圆百里之内再也没有敌军了。
  
  都是唐军,以及室韦、突厥等自己人。
  
  李世民打天下时,就习惯身先士卒,轻装上阵,座下骏马都被射死了六匹。
  
  所以,他并不觉得这样的兵力布置很“凉快”。
  
  他是来前线指挥作战的,如果浪费兵力护卫他,那他还不如不来。
  
  当然,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真正原因是,李世民在北方前线已经有点坐不住了。
  
  头疼每日愈演愈烈,连手脚也开始麻木,又恢复了过去的样子。
  
  甚至今天,他也是忍着头疼在指挥。
  
  病痛磨灭了他的耐心,让他下意识地放弃了稳扎稳打,选择了更激进的战略。
  
  “还有约半个时辰……”
  
  山顶上的视野很好,李世民能将几方的部队尽收眼底。
  
  唐军正向隘口急速前行。
  
  而山的那头,就是薛延陀的主力。
  
  大战将即,唐军正在加速运动向指定阵位,而薛延陀似乎还没有发现唐军的异动。
  
  暴风雨前的宁静。
  
  “嗯?”
  
  李世民忽然发现,东边扬起一片烟尘。
  
  仿佛是野牛群正在迁徙。
  
  待烟尘慢慢靠近,太阳照在那支“野牛群”上,反射出刺眼的金属光泽。
  
  不是牛群。
  
  而是骑兵。
  
  一支重甲骑兵!
  
  “那是谁的部将?”
  
  李世民一愣。
  
  根据部署,李世绩、侯君集、薛万彻的部队,都不应该出现在那位置。
  
  那支多出来的骑兵是哪儿来的?
  
  “从东边来的……室韦人?他们来早了啊……”
  
  李世民眉头皱起,立刻意识到了蹊跷之处。
  
  “不对!室韦人哪儿来的铠甲!”
  
  就在他一晃神的工夫,那支不请自来的队伍径直冲向了李世绩所率的主力!
  
  唐军正在行进之中,基层士兵还没有派发盔甲(因为全套盔甲重达六十斤,不可能全程穿着翻山越岭),对东边的不速之客猝不及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