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临战(下) (第2/2页)
张郃捋须长叹,将军令往陆逊面前一递:“伯言且自己看看吧。卫公振说得明白,令我等坚守而不得退,顾全大局。此战对于诸葛亮来说不容再败,对于大魏而言,也不容蜀军轻易退走,定要打碎蜀军的脊梁!”
陆逊看了看文书,又默默递回给了张郃:“张将军是如何想的?”
张郃反问:“伯言又有何意?”
陆逊略略低头:“兵法言围三阙一,以防困兽博死一决。我与张将军在西,的确算不上什么好位置。”
张郃接过信来,揣回袖中,又仰头看了看天,叹了一声后缓缓说道:“军令如此,依令而行就是了。无论如何,这些时日的焦灼之感都属实难熬。打起来就好了!伯言也是久经战阵之人,大仗小仗打了无数,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陆逊应道:“张将军所言有理,依令而行就是了,何论祸福呢?”
与此同时,在张郃营地数里之外的魏延营中,诸葛亮与军中诸将悉数集结在此,又沿着营南的缓坡登上高处,一同望着魏延军营和四周地势。
“若无意外,此处就是明日战场了。诸位都各自看一看吧。”诸葛亮抬手指着南北两侧的山间谷地,朗声说道。
在百年前的羌乱之前,武都郡也是人口繁盛之地,郡中人口少说也超过了十万户。历经前后多次羌乱、汉朝末年的军阀混战,还有曹、刘双方的多年博弈,将武都郡彻底变成了一个没有百姓居住的无人区。
在武都诸县之中,下辨乃是昔日郡治所在。从狭山至下辨城附**旷的山间谷地,原本都是昔日的良田,如今荒草萋萋,复又成了野地。
魏延营寨就横亘在这片旷野正中,拦住了从西前往下辨的通路。平地之处约有二里宽度,向南则是宽约二、三里的丘陵,再南则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北面则是一片低矮的丘陵,魏延在营寨北面,也寻了两处紧要之处修了小营。
听罢诸葛亮之语,身后众将纷纷打量起了周遭地形。各军主将除了留在东面的王平、高翔、马忠三将,以及留守下辨城中的右中郎将宗预之外,其余各将尽皆至此。
统领八千步卒的镇北将军魏延及将军刘邕、领兵三千的鹰扬将军陈式,还有直属诸葛丞相本部的讨逆将军吴班、宁远将军黄袭、左中郎将句扶,还有虎步校尉孟琰,都在诸葛亮身后。
长史杨仪、参军费祎也一并在此。
魏延对此处地理最为熟稔,拱手问道:“属下方才听丞相军令是要明日进攻,不知东面战况如何了?”
诸葛亮缓缓说道:“这两日魏军在东面的动作越来越多了,以往隔着二里的军营,也不断挖掘沟壑、搭建矮墙,往我军营垒逼近。按照这个势头,魏军全面进发,也就只在两、三日之间了。”
“既然如此,本相就在此处将军令分派下去!”
诸葛亮语气加重了一些,身后诸将也纷纷肃容以对。
诸葛亮转过身来,直直看向魏延:“魏延!”
“属下在!”魏延拱手。
诸葛亮道:“在大汉诸军之中,你部最为锋锐,明日进攻张郃,以你本部为前部中军,摧敌锋锐!”
“属下领命!”魏延沉声应道。
“刘邕!”
“属下在!”
诸葛亮道:“你部为前军右翼,援山势推进向前,与魏将军左右策应!”
“遵命!”刘邕喊道。
“陈式!”
“属下在!”
“本相命你部为前军左翼,与魏将军协同向前,不得有误!”
“请丞相放心,式必死战!”陈式语气铿锵。
“吴班,黄袭!”
“属下在!”二人同时应道。
诸葛亮道:“吴将军所部为本相中军,随于魏将军之后。黄将军随在陈将军之后。”
“此外,句扶孟琰,你二人、为本相后翼,在后听命。”
“是!”
诸葛亮缓缓点头,眺望着西面张郃营寨模糊不清的轮廓,沉声说道:
“往次北伐都是我攻敌守,颇受其害。如今仰赖天佑,魏军在下辨左右进击。王平万人足以抵御曹真,本相自将两万一千众迎击张郃,以雪两年前赤亭战败之耻。”
“汉室兴复,尽在此战!诸位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