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捷报纷至 (第2/2页)
然虽说有舟舸巡视,却架不住黑夜偷渡。当夜便有十余名斥候报木游过长江,将徐晃至江北,解江都之围的消息告诉于贾衢,遂安留守江南人心。
在江南战事变化之时,远在长安的张虞对报于捷报的军情甚是欢喜,每日必与诸卿分享战果。
长安宫,紫辰殿。
“臣恭喜陛下,仲康将军偷渡江东,屡破南寇,降服诸县,逼曹操舍荆州而保扬州。”荀攸作揖庆贺,笑道:“而荆州之形势大好,夷道告破,曹仁败亡,残军远遁山林。”
之前有言贾诩认为应该趁曹军撤兵之际,诱惑曹仁出逃,并最终擒杀。
文聘与高顺经商讨,稍放松城池戒备,故意让消息送入城中,并安排人在曹仁出逃的必经之路上伏杀。
时曹仁在城中得知曹操回援江东的消息,便知曹操要放弃荆州,于是与蒋钦、乐进商议出逃之事宜。
在曹操围攻江都时,曹仁、蒋钦、乐进三将突围而走,曹仁、蒋钦一路出逃,被唐军伏兵所斩杀。乐进察觉不妙,率部曲两百多人南逃入桂阳郡。
公安城的告破,高顺分兵招降长沙、武陵、桂阳、零陵四郡,负责整顿荆州。而文聘作为水师,一路前行,与张辽汇合于夏口。
而郭淮因追击周瑜水师,一路追至江北寻阳扎营,与驻守柴桑的周瑜隔江对峙,并候张辽率大军南下。
以上军情最新发生,因距离问题尚未至长安,但曹仁被杀的消息已明确上报至长安。
张虞摸须而笑,感慨说道:“伐东南战事,从去岁十月始,至今四月已有半年。我军一路破贼,今终将曹操赶至江东。今许褚夺邗沟口,徐晃领兵急援,曹操无可奈何,其将东西受敌,秋季之前我军必灭东南。”
仗打到目前形势,等张辽率益、荆水师南下,击破驻守柴桑的周瑜,曹操腹背受敌,离亡国已是不远。
若曹操想投降,彼时举兵来降,张虞看在曹操尚有数万精兵的份上,或许会封个几千户。而曹操负嵎顽抗,张虞将会铲草除根。
说实话,张虞满期待曹操负隅顽抗,毕竟他仗打到今下,除了他有意追杀的袁绍势力外,余者诸侯尽数来降。因此曹操据死不降,张虞说不准会佩服曹操的气魄。
“愿陛下明岁正旦能在长安大宴南征将校!”钟繇说道。
“不急!”
张虞收敛笑容,说道:“曹操精锐尚在,莫要催促张辽用兵,让他稳扎稳打。若中曹操计策,则统江东又生波澜。”
“诺!”
说着,张虞催促问道:“丞相,荆州不日归降,新任刺史与诸郡守及县令可有安排妥当?”
“禀陛下,荆州刺史可让河北漕运使诸葛亮出任,其虽为齐鲁人士,但少居襄阳。今在河北梳理漕运有功,陛下或能委派诸葛亮上任荆州。”钟繇说道。
张虞微微迟疑,说道:“诸葛亮年岁尚轻,方才二旬有五,今拜荆州刺史,恐生异议!”
张虞虽然有意重用诸葛亮,但今诸葛亮升迁太快可非他本意,五年之内从一介草民升迁至州刺史可谓世间少有。
钟繇说道:“俊杰岂能与凡人相比,诸葛亮督河北漕运二年,漕运便已井井有条,律法制度有序,物价平准受控,诸州百姓受其恩惠,今岂能因年岁而不重用?”
“况诸葛亮少居襄阳,深谙荆州风土人情。兵乱初安,非熟悉风情者,不能安荆民。”
钟繇举荐诸葛亮可非无缘无故,上次赈济灾民之事,诸葛亮的表现让钟繇刮目相看。加之钟繇看出张虞有意提拔诸葛亮,因此他今便顺水推舟,举荐诸葛亮出任荆州刺史。
“卿所言有理,那便调诸葛亮赴任荆州!”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