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计穷 (第2/2页)
“心切!”
“那陛下何故与袁绍对峙长达半余年之久!”
“因此,守非不敢厮杀,而是意在一举破敌。”
贾诩缓缓说道:“陛下破关中起,仆便追随陛下左右。然某为谋士画策,寡有领军厮杀,故欲得国公难。是役灭曹,诩日夜望思破曹,立下显赫之功,以便得胜封爵,建宗庙以光宗耀祖!”
张辽渐渐冷静下来,说道:“护军之言有理,但曹军近来所为,令兵将上下无不愤慨,是役出兵厮杀,未必不能取胜。”
贾诩说道:“昔光武围隗嚣于西城,因东方不得不托大业于吴汉。临行前敕令吴汉,命其解散郡兵以省军粮。然吴汉不听光武之言,贪图兵吏之众,连日围城。时粮食日少,吏士疲役,逃亡者众多,及公孙述兵至,吴汉败走,隗嚣复据陇右。”
“今敢问督帅,陛下兵略与君相比何如?”
张辽说道:“我不如陛下!”
“善!”
“吴汉兵略不及光武,故有兵败失陇之役。今督帅兵略不及陛下,又岂能不以吴汉为鉴?”
“亦或是吴汉伐蜀,不纳光武之言,急于用兵破敌,初被公孙述所败。”
贾诩说道:“督帅威震中国,肩负灭东南之重任,如因不纳陛下之策而兵败,督帅轻则丧师失爵,重则被陛下免用,故不可不思危害!”
“况督帅非无取胜之法,诸兵汇集于夏口,曹操必然大溃而走。一役而破敌,威名扬东南,乃督帅之荣!”
张辽阴晴不定,他几近被贾诩说服了,说道:“曹操遣送女服之辱,令人实难甘心。”
贾诩说道:“临行前,陛下赐节钺于仆,以来约束督帅。然仆以为督帅有名将宠辱不惊之风,便藏于军帐中。”
此言一出,张辽神情微变,听出了贾诩言外之意。
沉默半响,张辽说道:“我下令出兵,诸将恐已受令,今下当如何是好?”
贾诩说道:“诩有陛下所赐节钺,督帅升帐议兵,诩以陛下之名阻之便可。”
“善!”
张辽长嘘口气,说道:“本督考虑有失,有劳护军匡正。杀使出兵之事作罢,设宴款待一番,将其礼送出寨。”
“督帅英明!”
是夜,使者留得一命,被张辽释放归寨。
曹军大帐内,曹操坐在榻上,直勾勾盯着使者。
“张辽见到女服,有何言语?”刘晔着急问道。
使者迟疑了下,说道:“张辽如丞相所料大怒,但却被贾诩所阻。贾诩持唐皇节钺,重申唐皇久持诏令,勒令诸部不得出战。”
闻言,刘晔甩袖而叹,脸上充满了失望。
帐中众人无不沮丧,各个摇头叹息。
曹操忍着失望心情,问道:“可还有他事?”
使者说道:“贾诩问我军诸将何如?”
“你如何作答?”曹操问道。
“我言诸将斗志昂扬!”使者说道:“贾诩大笑不止,便无别语。”
曹操一怔,缓缓说道:“张文远不足为惧,但贾文和身怀国士之才,”
“主公?”
见曹操束手无策,曹休斗志请战道:“休愿率部攻寨!”
曹操摆了摆手,叹息道:“张辽能忍此激将法,欲让唐人出兵难矣!”
“丞相,今诸城受围,不宜久持,还须寻策速战!”周瑜说道。
面对周瑜的催促,曹操忍不住说道:“我何尝不想速战,只是唐人据不出兵。你那诈降计无用,子扬激将法不成,孤无计可施啊!”
“恕瑜冒昧!”
周瑜长叹了声,仅向曹操作揖告退。
左右文武面面相觑,不知今下如何是好!
曹操挥手示意众人退下,说道:“诸子暂退,容孤三思。”
“诺!”众人应声道。
曹洪一步三回头,眼神里充满了对曹操的担忧。
“丞相保重!”
曹操撑头沉思,苦思变化之法。
在曹操居帐苦思之时,周瑜出帐之后,驻足江边,眺望北岸唐营灯火,神情里尽是说不出的忧色。
“公瑾!”
鲁肃挑灯来寻周瑜。
“子敬!”
“今激将法不成,不知公瑾作何打算?”鲁肃问道。
周瑜远望而叹,说道:“形势不妙,利在敌寇,且看丞相作何布置?”
鲁肃担忧道:“我恐兵败亡国啊!”
周瑜神色凛然,说道:“兵败亡国,乃大丈夫之耻。今无非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以报君王知遇之恩!”
鲁肃沉默不语,他虽志在建功,但却不似周瑜这般看淡生死之人。若曹操兵败亡国,他或许会转投唐室,之后努力搏个好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