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南征不易 (第2/2页)
“呵呵!”
张虞放下巾帛,笑道:“刘备与曹操联姻时,朕尚以为两家齐心御我,后续南征不易。然谁料曹操以联姻之名,囚禁刘备,再夺荆楚。”
“今曹操虽夺荆州,但曹刘两家结为仇寇。曹操无刘备为盟,我军后续南征,以关、张为前驱,或有利于我军。”荀攸说道。
“难说!”
贾诩说道:“荆楚被曹操所夺,荆南兵吏皆被其所用。相比两家用兵不同,今曹操能聚重兵,专心于一地。”
曹操囚禁刘备并夺荆楚属于是利弊皆有之事,之前有刘备在荆楚为曹操分担压力,曹操能够专心向北发展。而今曹操夺取荆楚,那么曹操将承受益州、江汉两地的压力。
然相比之前的话,曹操无需与刘备配合,他能直接调用荆州兵马,集中兵力抵御唐军。
或许对曹操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夺取荆楚,向属下证明了他开疆拓土的能力,并鼓舞麾下文武士气。后续唐军南征时,让属下相信他尚有抵抗之力,不必着急更换门庭。
“看来南征不易!”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曹操据有荆南与扬州二地,他若倾出兵马,或能有十五万之众。而欲灭曹氏,无三十万大军南下,恐难一举灭敌!”
荀攸说道:“动用三十万大军,陛下需征调举国精锐。益、荆二州水师并进,扫灭荆楚诸郡;豫、徐水陆并进,清平扬淮敌寇。故以此而计之,至少兵分四路,多则五路。”
张虞说道:“今岁初下巴蜀,益州尚未太平,故明岁先修养兵民,让荆、益、徐三州造船。及至后年时,舟舸大成,水师渐精,便能举发大军一役而灭东南。”
“陛下,那今刘备部下如何安排?”荀攸问道。
张虞思索半响,说道:“招诸将入京册封,其部兵马移至樊城扎营,编为荆州水卒。”
顿了顿,张虞说道:“文聘招降有功,加封食邑三百户,迁任伏波将军,专御南寇。”
“诺!”
张虞对文聘颇是喜欢,除了他忠心外,最关键是文聘没让他失望。招降楚地,南郡太守空缺,张虞有意让文聘出任太守,时众人以为文聘不能胜任,然在张虞的力荐下,最终由文聘坐镇江陵。
自文聘坐镇江陵以来,便为刘备之大患。否则的话,刘备不会将公安设为治所。之前曹、刘联军围困江陵,多亏文聘守住江陵,才有所谓郦嵩击败联军之事。
江陵之役后,张虞专门拜文聘为南郡都督,并授假节,负责南郡地区的军政大事,地位仅次于荆州刺史郝昭。
文聘有了假节,其具有出兵之权。否则依照之前的职责,文聘仅有守土之职,无亲自出征之权,故今才有出兵为关羽解围之事。
说着,张虞念及刘备夺取的鱼复、秭归等城,问道:“我闻刘备在三峡设西平郡,由吴巨出任太守。今刘备被曹操囚于江东,关羽、张飞投靠中国,不知吴巨情况何如?”
“禀陛下!”
荀攸说道:“曹操顺势西进,横断长江,令我水师无法渡河。其又命太史慈为前驱,时用乡人为使,以巧言说服吴巨。故据攸所知,吴巨举郡降曹。”
水师的机动性很强,顺风顺水一日甚至能行千日。即便逆江行驶,舟舸速度都不慢。今曹操有备而来,兵马西进时,直接安排人前往西平郡,而唐军后知后觉,根本没有曹操来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