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争功 (第1/2页)
“使君不好了!”
侍从连滚带爬入府,朝孙权急声道。
孙权心生不妙,问道:“发生何事,竟如此慌张?”
侍从说道:“刚刚溃兵至城下,言西进之军大溃,兵马死伤惨重,汉昌城失守。”
闻言,孙权先是呆愣原地,继而扬起声音,发怒问道:“谎报军情?”
“岂敢欺瞒使君?”
见状,侍从心中大惧,委屈说道:“今溃兵非止一人,而是乃有数十上百人。使君招人询问,便能晓得大军情况!”
“据溃卒所言,我军先是围困唐人于山垒,然大前日黄昏时,柯比率骑赶至,纵马突击新卒,大军遂是兵败。各部军情繁杂,仆暂不知后续细情。”侍从说道。
孙权长叹了口气,没有说话,而是挥手示意侍从出去。
及侍从离开,孙权忍不住重捶案几,并发出如受伤般野兽的低吼声,为大军兵败而忿怒!
“还我四万大军啊!”
孙权咬牙低吟,内心几近崩溃。他对军事虽说没那么了解,但确有基本的军事常识,是役四万大军兵败,意味着父兄留下的兵马损耗过半,仅剩徐琨麾下的四万兵马尚能动用。
即便有溃军逃回阆中,丢盔弃甲,丧失士气的兵卒岂能承担重任?
一时间,孙权顿感前程黑暗,浑身上下充满无力之感,竟有种出降解脱之念!
在孙权阴郁之时,侍从再次入堂,小心翼翼,说道:“使君,孙、吴二位将军与法军师正外求见!”
“请三君入府!”
“诺!”
少许,孙河、吴景、法正三人趋步入府,见到孙权上前迎接他们,三人大为惭愧。
“仆有负使君重托,望使君恕罪!”
“三位竭力尽忠,权怎敢怪罪!”
因初登大位,自知威望不足,故孙权没有怪罪三人兵败,反而以安抚的语气抚恤三人。
“惭愧!”
见孙权没怪罪自己,还好声好语安抚,孙河羞愧说道:“河用兵有失,功亏一篑,实有负使君之期望!”
法正苦涩说道:“伏兵未阻柯比回援,正献计有失!”
“诸君不必如此!”
孙权请三人入座,叹息说道:“唐军一统中国,气势汹汹,无人能阻。我军今败,或乃天命尔!”
说着,孙权犹豫了下,问道:“此番兵败,我军兵马或损失惨重。今下难阻唐军,我欲率部降唐,不知诸位意见何如?”
三人对视几眼,遂陷入沉默当中。
吴景考虑几许,说道:“归降唐室,使君或能裂土封爵,富贵一生无忧,其能延续子嗣。使君若真有意归降,景以为可行!”
吴景作为孙权的舅舅,他希望姐姐吴夫人的子嗣能够衣食无忧,故对孙权投降的选择颇是认同。毕竟现在投降所得到的条件,肯定会比后续形势恶化投降来得好。
孙河犹豫良久,说道:“河愿听使君吩咐,如使君愿降,河便愿率兵归降;若使君不降,河愿率兵抗拒。”
“孝直呢?”孙权看向法正,问道。
法正思索许久,问道:“使君莫非因丧师败绩,自认为难御唐军,故方有意出降?”
“然也!”
孙权无奈说道:“巴地空虚,唐军席卷而下。阆中少兵,难以久御唐军。今时不降,兵败之时则为阶下囚尔!”
沉吟了下,法正拱手说道:“使君,我四万大军虽败于唐人,但聚集兵马尚能有数千、上万兵丁,另阆中守军五千,则能有上万兵马。兵据阆中,固守险要,未必不能退敌!”
“今曹操、刘备围攻江陵,如能破城北上,动摇河南,张虞将会抽兵回援。而我军固守汉水,敌寇不能入蜀,则是有退敌之希望!”
法正的思路很简单,纠集残军败卒守阆中,让巴郡于唐军,他们依托嘉陵江之险,抵御满宠的进攻。久持之下,如果曹操、刘备联军在荆州战场有所突破,蜀地又迟迟打不开局面,张虞或许就会放弃南征,转而南御曹、刘。
孙权沉默少许,问道:“守阆中能御唐军?”
“能!”
法正剖析蜀中地理,说道:“阆中直去汉昌数百里,西临剑阁一二百里,唐军如若南下,阆中之军能截退路。故汉昌陷落,唐军必伐阆中。阆中告破,唐军方能直取入蜀。”
之前有提及阆中的重要性,然实际上阆中地理位置极其关键。
历史上,刘备在未拥有汉中之前,阆中由张飞坐镇,实际上成为抵御北方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尤其张郃入侵三巴迁民,张飞守阆中,遏制张郃向蜀地肆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