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天降猛男 (第2/2页)
不过对第一点,张虞不是不能接受,毕竟时代局限所在,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同样有迷信鬼神之人,故真正让张虞排斥佛教在于第二项。
支谶行了个佛礼,说道:“君侯所忧,仆愿解之。我佛僧受领田亩,愿依法缴纳赋税。而若佛僧苦修化缘,无力耕作田亩,望君侯能减免赋税。”
“若人皆以佛僧苦修为由,岂不人人能减免赋税?”张虞摇头说道:“我无意为难佛家,如在汉地建寺,僧人必须缴纳田赋人税!”
“汉地?”
支谶心有所感,问道:“如我沙门至羌、氐、鲜卑界内建寺,不知待遇何如?”
见支谶有意至胡人地界传教,张虞顺势说道:“沙门如至胡界建寺,我愿令各部首领礼佛学。而凡入沙门为僧者,则免僧众徭役、赋税、兵役等优待,然一旦为僧,不准还俗。”
支谶若有所思,说道:“汉界胡乡需有不同,汉人为僧需事生产,胡众为僧准研佛法。”
张虞说道:“不仅如此,沙门需受大将军府督导,由孤授法师号!”
佛教在东亚传播的趋势,非张虞一人所能阻挡。故佛教如能在他引导下传教,或许能成为他控制少数民族的利器,将凶狠的胡人驯化为温驯之人。
毕竟满清统治蒙古,为了保持蒙古迂腐落后,不仅禁止汉人与蒙古往来,更是执行‘兴黄教以安众蒙古’的政策。而今张虞不介意借鉴满清的政策,利用宗教去约束胡部首领的政权。
“君侯之恩,仆代沙门之众叩谢!”支谶行礼道。
支谶游历天下数十年,岂会不知张虞有意利用沙门统治胡人。然今为了传播大乘佛教,支谶愿意接受张虞的条件。
张虞笑道:“法师从西域而来,学识渊博。我意聘法师为幕僚,以便我咨询西方诸事。平日无事,法师可居于城外寺庙,与西域胡僧同住,研讨佛学。”
“君侯不弃仆学识粗鄙,某愿为君侯效力。”
见能在张虞身侧任职,支谶考虑一番,便应了下来。
张虞念及一事,问道:“君可知西域胡语?”
“略知一二!”
“劳法师授孤与诸子西域胡语!”
支谶喜出望外,说道:“君侯为般若之人,今通学西域胡语当易尔!”
“善!”
如果不看支谶的胡僧身份,其为天下少有的国际性人才,尤其是精通西域、中亚之事。而今张虞虽说未统一天下,但凭支谶渊博的知识,或许在某件事上,能为张虞提供新颖的视角。
不仅于此,支谶作为沙门的高僧,将更有助于张虞了解原始的佛教,以便他改造佛教。
至于学西域胡语,则是出于另外一个维度考虑。如张虞起家以来,因通鲜卑胡语对他的帮助不小。而今不得不说张虞的野心很大,眼前中原尚未一统,他便将视野看向更为辽阔的西域、中亚。
寒暄几句,支谶心满意足告退。
“君侯让胡僧在胡界传教,莫非欲消胡人野性?”贾诩问道。
见贾诩眼观独到,张虞笑道:“我治胡人,需拉拢胡部首领,如首领反复,则胡人不宁。而今令胡僧入胡部传教,则能限制胡部首领。今欲治粗鄙之胡人,非双管齐下不可。”
贾诩赞叹说道:“君侯治政实有大慧,历代治胡皆安抚首领。而今用沙门治胡,不仅能劝胡人向善,更能制约胡部。”
“沙门初入中国!”
张虞惋惜说道:“如欲令诸胡信仰沙门,无数十年或百年之功,不足以见成效!”
“君侯为植树之人,后世百姓将享君侯遗恩!”贾诩恭维道。
“希望如此!”张虞叹道。
相比之前,张虞思想渐渐有了变化,如今的他不仅笃信天降猛男,甚至他渴望成为留名青史的天降猛男。